清朝最具爭議的一位降將,兩次降清後被康熙帝重用立下大功

清朝最具爭議的一位降將,兩次降清後被康熙帝重用立下大功

讀透文史,點擊好看👇

作者:王金百

編輯:莉莉


大清王朝之所以能夠定鼎中原,其功勞很大一部分要歸功於明朝降將。這些漢人將領歸降清朝的原因雖然不盡相同,但本著“一臣不事二主”的忠君思想來看,他們無一例外的都應該被冠以“貳臣”的帽子。一說起這些“貳臣”,恐怕有些網友朋友難免要從道德層面對這些給予無情地鞭撻。但事物都有其兩面性,需要分開品評。至少,有這麼一位前明降將,他一生可謂是功過參半,雖然完成了自己的人生理想,為大清攻取臺灣,但是也因自己“劣跡”而被後人嗤之以鼻,他就是施琅。
 
施琅的人生處在明清交際,動盪的亂世,人生十字路口何去何從?想要搞清楚施琅之生平,就不能繞開對其人生軌跡有重大影響的幾位歷史人物,第一位就是鄭芝龍。
施琅(1621年—1696年),字尊侯,號琢公
 
鄭芝龍當時是遠近聞名的“大海盜”,因壟斷東南沿海海運貿易(就是走私)而聚集大筆財富,同時也擁有一支實力非凡的海軍軍隊,施琅就是鄭芝龍麾下的一員將領。施琅之所以能夠成為一名出色的海軍將領,這與他早年隸屬鄭芝龍部下,有過多次航海和海上作戰之經歷有莫大關係。公元1646年(清順治三年),面對一路南下的大清軍隊,鄭芝龍為保全身家,決定降清。鄭芝龍本以為憑藉自己的實力能夠得到清廷加官進爵並委以重用,但是結果卻被清廷軟禁在北京,既沒有加官進爵,更沒有委以重任,只能委曲求全苟活罷了。施琅作為鄭芝龍的部下,也跟著領導一同投降了清朝。
 
由於建立大清王朝的滿族是一個馬背上的民族,打天下依靠的是強有力的騎兵和步兵,因此對海軍這個新興軍種不感冒,於是施琅此次降清並未得到重視,甚至是過著被人排擠的日子。素有志向卻鬱鬱寡歡的施琅,政治立場的再次變更已成必然之勢。
鄭芝龍雕像
當時的大環境是北方清廷政府,由於兵力有限,加之滿清貴族都是北方人,很不習慣南方水土,所以清廷對南方的整體控制力度比較薄弱,主要依賴歸降漢人加以治理。隨著部分歸降將在清廷“混”的不如意,以及對所謂不可一世的八旗子弟之戰鬥力有了真正瞭解之後,很多人開始有了反水的念頭。尤其是此時廣西還有一個苟延殘喘的南明永曆政權朝廷,這無疑給那些準備反水清廷的將領們一個很好的政治理由:驅除韃虜,反清復明。但實際情況是,這些人大多是打著政治道義的幌子,來完成自己軍閥割據之野心,這類軍閥的典型代表人物就是李成棟。
 
李成棟和鄭成功是對施琅人生軌跡有著重大影響的第二和第三位,尤其是這位鄭成功,對施琅之人生髮展,起到決定性之作用。就在施琅一家反清歸明不久,曾為清廷平定南方大小南明政權的李成棟,在廣東扯旗反清復明,曾讓永曆皇帝朱由榔每天都瑟瑟發抖的李成棟,如今搖身一變成了永曆朝廷的救命稻草,看來身處亂世,手握兵權之人是想怎麼玩就怎麼玩。當年,施琅跟著清廷混的時候,就受這位李成棟節制,李成棟向來看不起南方士兵,所以對施琅等人冷嘲熱諷,不屑一顧,誰成想歸降南明永曆之後,還是沒有擺脫李成棟。

當然,李成棟也不喜歡施琅,於是上表永曆皇帝勒令施琅經遣返回籍跟隨鄭成功。此時鄭成功也已經上表尊南明永曆朝廷為正統,所以施琅這次歸附鄭成功,表面上屬於南明朝廷內部軍事調動,但實際上李成棟另有陰謀。施琅到福建需要經過廣東,廣東可是李成棟的地盤,李成棟居然就在廣東安排下屬伏擊施琅等人,施琅是費盡周折才逃離廣東到了福建。
1647到1648各地反清活動
 
李成棟之所以這麼落井下石,主要原因並非全是他與施琅之間的個人恩怨,他一方面是想除掉施琅,一方面更不想鄭成功做大做強。整個南明這段歷史,始終貫穿著一個主題,那就是無休止的內鬥,大多數情況是,南明政權和地方豪強並非滅亡與清廷之手,而是亡於內耗。而這李成棟和鄭成功之間的內部火拼絕對“精彩”,此文暫不贅述。
 
好不容易逃到福建的施琅,本以為這回又跟著本家混了(鄭成功乃鄭芝龍的兒子),這回總應該能夠施展拳腳了吧,可惜結果並不是這麼回事兒。
 
鄭成功對施琅的管理,最大的敗筆就是對施琅的不公正待遇。施琅確實是一位難得的將才,舉一個例子,廈門失守被清軍佔領,施琅帶領著不足百人的士兵,硬是將廈門從虎口中奪了回來,廈門可是鄭成功海軍登陸的門戶,重要性可想而知,而施琅的才幹由此也可見一斑。但是,就是在施琅立下如此奇功的情況下,鄭成功在論功行賞之時,對施琅採取忽視的態度,僅獎賞了施琅200兩銀子(一說是200文錢),同時提拔原本位居施琅之下的一位副將執掌軍事兵權,而施琅依然被賦閒不用。鄭成功之所以如此所為,較為合理的解釋就是鄭成功忌憚施琅,擔心施琅做大做強,會對自己乃至整個鄭氏家族造成威脅。不管怎樣,鄭成功對施琅的不公正待遇,造成施琅心理上極度失衡,這為二人的最終決裂埋下伏筆。
鄭成功(1624-1662),本名森
 
鄭、施二人正式決裂源於“曾德事件”,曾德原本是鄭芝龍的部下,後來鄭芝龍降清被軟禁,曾德就混得不咋地了,而且曾德這個人品行方面很不端正,就被“下放”歸施琅節制。在施琅沒了兵權之後,曾德這小子利用自己為鄭氏舊將的身份四處活動,就重新被鄭成功接納,成為鄭成功直屬部下。施琅知道這個消息後極為憤怒,將曾德捉了回來處以極刑,鄭成功直接下令不得殺害曾德,但是施琅無視鄭成功的命令,執意將曾德處斬。

鄭成功在得知施琅執意違抗自己命令之後,也是怒不可遏,調動軍隊逮捕了施琅以及其父施大宣和其弟施顯。這施家在福建還是有些根底,所以這施琅在入獄之後,竟然通過老部下和陳年老友們的幫助下,神奇般的逃了出去。鄭成功聞訊施琅潛逃,簡直憤怒到了極點,將施琅之父親和兄弟滿門斬殺。從此,施琅與鄭氏家族就不是政治分歧而不和的問題了,而是刻骨銘心的血海深仇,所以,施琅此次真是堅定不移地投靠清廷,寄希望有朝一日,藉助清廷力量報此殺父弒弟之仇。
 
再回頭來看鄭成功之決策,作為一位身處亂世而素有大志的風雲人物,最後將施家父子滿門抄斬,的確是令後人詬病的不明智之舉。那麼,鄭成功為什麼總和施琅過不去呢?並且如此痛恨施琅逃跑呢?很有可能是鄭成功對施琅的懼怕,從日後施琅在大清王朝的表現完全印證了這一點,最終搗毀鄭氏老巢之人正是施琅。
康熙皇帝
 
最後一位影響施琅的歷史人物就是康熙皇帝。施琅逃離鄭成功大獄正式降清是在順治末年,這期間施琅僅有過幾次不大出彩的表現,原因還是海軍不是滿洲起家軍隊,朝廷給予重視度遠遠不夠。但是,躊躇滿志的康熙皇帝親政之後,一直蟄伏待機的施琅終於等到用武之時。康熙二十一年,再平定三藩之亂之後,康熙皇帝下一個要征服的目標直指海峽對岸,而施琅在李光地的舉薦下,成為攻取海峽對岸的大將軍。

施琅領命之後,馬不停蹄地開始準備工作,在他廢寢忘食、夙夜匪懈的工作之下,很快一支海軍建成了,並且研究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攻克方案。次年施琅帶領著一支組建時間並不長的海軍直搗黃龍,最終攻克鄭氏老巢,施琅也終於完成了人生理想。取得勝利的施琅還是很深明大義的,並沒有因自己家門不幸而對鄭氏後人實施報復,他在肯定鄭氏家族治理功績同時,還是積極推進鄭氏招撫工作,最終鄭氏歸順大清。
 
此後施琅就被委任於臺灣。當時,就這片孤島是否繼續保留在大清王朝版圖之內,朝廷內部出現分歧,原因就是中國歷史上就沒有多少經營和治理海島的經驗,認為治理海外孤懸之地是勞民傷財之事,得不償失,再加之大清王朝對海軍素來不重視,根本意識不到這片島嶼的戰略意義,所以在朝廷內部“放棄”之聲很高。施琅帶著海峽對岸百姓籌措的資金,到京城遊說王公大臣,終於將這片島嶼保留在大清王朝版圖之內,應該說這才是施琅一生最大之功績。
清朝版圖
客觀來說,施琅這個人一生“汙點”很多,他政治立場很不堅定,在明清之間多次反覆,但是就當時的實際情況來看,明清之間左右搖擺之人,又何止施琅一人。此外,施琅在治理臺灣時,利用“山高皇帝遠”,朝廷不易挾制自己權力之便,巧取豪奪侵吞海島大片良田為己所有,其家族成為當地不折不扣的豪紳,這些都被後人所詬病。但是,施琅無論是出於大義也好,還是為一己私慾也罷,對於其一生的功與過。怎麼說呢,功過兩邊開,自有後人評了。
參考資料:《清史稿》
文字由歷史大學堂團隊創作,配圖源於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