備課札記 | 黃牧航:古代戰爭與地域文化演變的斷想

備課札記 | 黃牧航:古代戰爭與地域文化演變的斷想

高二選必3第五單元《戰爭與文化交鋒》第11課題為“古代戰爭與地域文化的演變”。本課的重點不在於戰爭的過程,而是戰爭對地域文化的影響。苦於相關素材的欠缺,在備課中記錄了一些斷斷續續的想法。

1

馬其頓王國的崛起是個奇蹟,亞歷山大帝國把希臘文化傳播到亞非歐三大洲是個不可思議的事情。馬其頓早期的歷史缺乏記載,需要考古成果來彌補。沃基納位於希臘北部,一直被認為是馬其頓首都埃蓋的遺址及馬其頓國王的葬身之處。1977年,希臘考古學家馬諾里斯·安德羅尼科斯(Manolis Andronikos)開始挖掘該地的古墓,出土了不少文物。他確信已找到了腓力二世的墓,但很多考古學家表示懷疑。郵票為安德羅尼科斯頭象。教學中提這個點,主要是強調馬其頓偏僻的地理位置。

2

亞歷山大的畫像,高中教材起碼出現過三次。一次是《中外歷史綱要》下冊第2課“古代世界的帝國與文明的交流”,提供了“亞歷山大在伊蘇斯”圖片;第二次和第三次就是本課提供的“戰場上的亞歷山大”雕塑和“亞歷山大大帝和波魯斯”圖片。“亞歷山大在伊蘇斯”的郵票希臘郵政發行過一枚;而“戰場上的亞歷山大”雕塑的郵票希臘郵政發行過兩枚。我覺得教學的重點不應該放在描述雕塑和繪畫的內容,而在於它們出土的地點。“亞歷山大在伊蘇斯”出土在意大利著名的龐培古城遺址,“戰場上的亞歷山大”出土在腓尼基(今黎巴嫩),現藏於伊斯坦布爾考古博物館。宜提問學生為什麼歐亞各地都出土了亞歷山大的畫像?

3

亞歷山大的父親腓力二世的形象已經難以考證,安德羅尼科斯發現了一枚體積很小的象牙雕像,他相信這就是腓力二世,但一些考古學家並不認同。相比之下,亞歷山大的肖像卻非常豐富。英國郵政曾經發行紀念大英博物館的郵票,其中一枚就是亞歷山大的頭部雕像。父子肖像數量差距巨大,這也是一個教學的切入點。

4

講述亞歷山大遠征對地域文化的影響,不能不談他的師承。亞里士多德是亞歷山大的老師,這對希臘文化的傳播影響巨大。關於亞里士多德的紀念郵票數量不少,但希臘發行的這枚亞里士多德的郵票出自紀念馬其頓帝國的專題,應該是最有教學價值的一枚。

5

1977年,為紀念亞歷山大帝國2300年,希臘郵政發行了7枚紀念郵票。我認為這是極具價值的教學資源。郵票呈現了硬幣上的亞歷山大城以及歐洲風格、波斯風格、拜占庭風格、印度風格(?)的亞歷山大畫像。這些風格迥異的藝術作品都指向了同一個人物——亞歷山大,足以說明帝國地域之遼闊,以及帝國對各地文化的影響。

6

希臘化世界的文化成就,教材提了許多具體的例子。我覺得斷臂的維納斯是需要補充的重要內容,因為學生都熟悉這個知識點,又通常誤認為是希臘城邦時期的文化成果。作為盧浮宮鎮館之寶的“米洛維納斯”其實是希臘化時代的產物。

7

古代戰爭對地域文化的影響,教材主要舉了兩個例子,一是亞歷山大遠征,二是蒙古西征。這兩個例子一個是從西往到擴張,一個是從東往西擴張,因此在選材上有一定道理。教學上,宜提醒學生結合高一所學的知識,思考還有哪些帝國的擴張極大地影響了地域文化的。我覺得羅馬帝國和阿拉伯帝國也非常典型。羅馬人對希臘文化的傳承,教材在“問題探究”欄目中有所涉及,宜進一步解說。例如我們所熟知的《擲鐵餅者》是希臘雕刻家米隆於約公元前450年雕刻的青銅雕塑,原作已經丟失,今天所看到的全是羅馬人的複製品。

8

關於羅馬帝國,中學教材敘述的內容不算多,一些基本的知識反而是初中教材說得相對詳細。例如凱撒這個重要人物,似乎只有初中教材提到了,而且提供了其塑像。關於凱撒的形象,相關的圖片資源甚多,近年新出的兩幅圖片十分有趣。

一是2007年在法國阿爾勒的羅訥河中發現一個雕像,許多歷史學家認為這就是凱撒的雕像。雕像所呈現的特徵與史料記載的凱撒的外貌特徵相符,當然也有人認為這只是一個阿爾勒人的塑像。2014年,法國郵政還是專門為這個考古發現發行了一枚郵票。

二是2023年,西班牙郵政發行了一枚凱撒的特種郵票,票中的圖畫是一幅巨型的壁畫,呈現的是凱撒的威武形象。這幅壁畫出自西班牙盧戈市,被評為2021年世界最佳壁畫。盧戈市是於西班牙西北部加利西亞自治區盧戈省的首府,因保留了世界上唯一一處保存完好的古羅馬城牆而聞名。2021年,西班牙郵政還專門為這處世界文化遺產發行了紀念郵票。至今,盧戈已經有兩處跟古羅馬帝國相關的城市地標——城牆和凱撒的壁畫。想到這些資源,是希望講述羅馬帝國戰爭對今天法國和西班牙的文化影響。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