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無論是頸肩痛、腰痛、腿痛還是頭痛,又或者是感冒咳嗽、脾胃病、婦科病等等…都在外治法的運用範圍之內,而且有不輸給中藥內服的效果。
黃帝問曰:醫之治病也,一病而治各不同,皆愈何也?
岐伯對曰:地勢使然也。
……砭石者,亦從東方來。……
……故毒藥者,亦從西方來。……
……灸焫者,亦從北方來。……
……故九針者,亦從南方來。……
……導引按蹻者,亦從中央出也。……
故聖人雜合以治,各得其所宜,故治所以異而病皆愈者,得病之情,知治之大體也。
——《素問·異法方宜論》
中醫五術包括了砭、針、灸、藥、導引按蹺,五術各有所宜。也就是說,吃藥只是我們中醫的一個手段,但並不是唯一的手段。有時候吃藥不管事,不管怎麼調方向用藥下去就是效果不好的時候,也許我們可以換個思路從外治入手。
之前董晗老師就講過這樣一個例子。
一個九歲的小男孩,年紀很小,但是患哮喘已經六年多了,以哮證為主,喘促、呼吸困難、前胸憋悶,咳喘帶痰音,嚴重時有類似驢叫的聲音。而且每每發病必嘔吐,多為未消化的食物和痰涎,一吐就是一小盆。
董晗老師說:“處方用藥是用對了,但是有的患者不一定能夠吸收。
你比如這位患者,他的脾胃非常的虛弱,而且瘀阻很嚴重,小孩吃東西都腹脹難受,更何況吃這麼多藥呢?所以,我們除了能開出對證的處方,還要保證患者可以吸收呀。
因此,我在治療的時候,並沒有以藥為主,而是先用了手法和艾灸。用艾灸是讓患者從穴位直接吸收。而用手法,是幫助患者打通瘀滯的地方,讓該補的能夠補進去,該排出來的能夠排出來。
這一點實際上非常重要,現在的醫生不太注重外治的治療,或者只注重針刺而忽視手法、艾灸、刺絡、拔罐等外治的方法。這是不合適的。
人體是一個整體,藥物是從臟腑吸收到四肢百骸扶正祛邪,但藥也有所不及的地方,尤其是身體的末端,而外治則剛好,它從表及裡,從經絡到臟腑,一個手法,一個刺絡,可能就可以打通瘀滯。
中醫外治同樣是可以治病的,而且對於很多疑難疾病反而會有意象不到的效果。”
聽到這裡我豁然開朗,五術各有所宜,就算是用藥也有它到不了的地方,有它的侷限性。若是我們能就五術而言,各取其所長,綜合運用,對患者來說,這難道不是一件幸事嗎?
今晚,我們有一個外治案例分享的直播,歡迎對外治感興趣的你參加↓↓↓
添加客服微信,回覆“直播”,獲取直播鏈接及董晗老師純乾貨答疑資料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