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對於吃的講究,從八大秘技“煎炒煮炸焗蒸燜燉”就能看出。
不論是哪種烹飪方式,人們都更習慣“趁熱吃”。
哪怕是純淨的白開水,我們也大多喜歡倒進保溫杯裡,以其“有病治病、無病強身”的特有功效,以不變應萬變的姿態,穩居最便宜的保健品之首,比秋褲還要無所不能。
然而,有研究指出,溫度超過54℃就可能增大患食管癌風險。
難道,那句“多喝熱水”真的要翻車了?
01
溫度超54℃可能致食管癌
食物過燙已被國際癌症研究機構列為食管癌的病因之一,但對於其內在機制仍不清楚。
2022年,發表於《英國癌症雜誌(British Journal of Cancer)》的一項研究,首次揭示高溫促進食管鱗狀細胞癌(食管癌的一種)的發生機制,並提出了熱激活溫度為54℃,低於國際癌症研究機構的高溫飲食風險溫度。
而另一項發表於《國際癌症雜誌》的前瞻性研究指出,喜歡喝超過60℃茶飲的人群,在患食管癌的風險會增加41%。
研究由中國科學院廣州生物醫藥與健康研究院李志遠團隊完成,實驗通過對小鼠進行體外實驗和體內實驗,以54℃對食管鱗癌細胞進行刺激。
結果發現,體外實驗中,食管鱗癌細胞的增殖、侵襲和促血管生成等惡性細胞行為明顯增強,體內實驗則可顯著促進裸鼠皮下成瘤、尾靜脈注射的腫瘤轉移。
通俗來說,54℃熱刺激會激活促癌通路,促進食管鱗癌的發生和轉移。
早在2016年,國際癌症研究機構就將65℃以上的熱飲列入了“致癌物”。
最新這項研究結果發現的“熱激活溫度”54℃,低於許多人的膳食溫度,也遠低於國際癌症研究署建議的高溫飲食風險溫度。
研究再度告誡大眾,長期吃得太燙,致癌風險可能大增。
02
全球一半食管癌發生在中國
世界衛生組織數據顯示,2020年我國食管癌新發病例為32.4萬例,死亡病例為30.1萬例,分別佔全球食管癌發病與死亡的53.7%和55.35%。我國是世界上食管癌發病率最高的國家之一。
浙江醫院消化內科主任鄭培奮主任醫師表示,食管癌早期症狀往往不典型,多數表現為進食時有異物感和梗噎感等不適。具體表現為:
1、在吞嚥粗硬食物時可能有不同程度的胸骨後不適感覺;
2、咽喉部乾燥與緊縮感;
3、嚥下食物時哽噎感,飲水後消失;
4、胸骨後灼燒樣、針刺樣、牽拉樣疼痛;
5、食道內異物感;
6、食物在食管內通過緩慢有滯留感;
7、胸骨後悶脹不適;
8、劍突下疼痛等。
這些症狀缺乏特異性,輕微、短暫,間斷或反覆出現,甚至間隔幾月發生一次,進展緩慢,容易與其它消化道疾病、慢性咽炎等混淆。
建議4類高危人群最好每年做食管癌篩查:
1、年齡在40歲以上的人群;
2、家族成員中有食管癌或消化道惡性腫瘤病史或其他惡性腫瘤病史人群;
3、食管癌高發地區的人群;
4、吸菸或重度飲酒人群;
5、高鹽飲食人群,如醃製品愛好者。
這些群體即使沒有症狀也要篩查,可以做胃鏡檢查,這樣食管、賁門和胃都能檢查到。
來源:浙江醫院
點擊下方預約 直播開始前將提醒你↓↓↓
分享
點收藏
點點贊
點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