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相信孩子能從書本里汲取到智慧,也有足夠的能力去分辨善惡,有時候家長的矯枉過正,反而會讓孩子長大後很面獨立面對風雨。
打著教育孩子的名義到處舉報,懟天懟地,但凡有這些家長不理解的,會歪曲的,都難逃魔掌。
這不,最近家長們的目光,轉移到流傳千年的古詩詞上。
意思是因為喜歡楓葉,所以把車停下來,欣賞作者喜愛的楓葉景色,併發出感嘆,這晚秋的楓葉比二月的花還要紅。
這是九年義務教育中必學的一句古詩詞,一句詠流傳的經典。
這麼“汙”的詩句,居然還出現在九年義務教育的課本里,教壞孩子,汙染了孩子純潔的心靈,這可怎麼行!
於是,為了“自救”,這群家長,開始了他們的騷操作。
有人提議,把原詩句改動一下,把“坐愛”改成“坐賞”或者“由愛”。
若教科書上的古詩詞都要遵從這批家長的邏輯,那孩子們真的不用讀書了。
人家杜牧說停車,這些家長們倒好,非要開起車來,開不了也得尬開。
你永遠不知道一句正常的話語會被天才般的家長曲解成什麼意思。
這到底是在保護孩子,還是在剝奪著孩子受教育的權利呢?
還記得去年新版教科書的插畫出爐後,也引起了不少家長的熱議。
在二次元文化裡,“鴨子坐”這個姿勢,被賦予了不太好的意味。
我覺得,對孩子們的課本有所質疑是好事,但是找茬式的質疑,就大可不必了。
畢竟,當你想要在雞蛋裡挑出骨頭時,意味著這個雞蛋,今天就必須有骨頭。
覺得插畫裡的坐姿不雅,並不是插畫不雅,而是看插畫的人不雅。
教材的選文、封面都能被“雞蛋挑骨頭”,正兒八經的性教育科普書籍就更不用說了。
性教育專家劉文利,花了十年時間,編寫了《珍愛生命——幼兒性健康教育繪本》。
並解釋道,這是對女性的不尊重,以及壓迫,也是對男性的限制。
隨著時代發展,傳統社會性別已經落後,不能適應現代社會的文明和進步。
性教育,不應該只是生理衛生課,還應該有平等尊重和愛。
而且,她堅持使用生殖器官的學名進行解答,沒有用任何比喻,並搭配非常形象的圖片為孩子解答疑惑。
然而,這樣高含金量的教材,一上線就遭到了大量網友舉報。
一些家長認為,書中的插畫“下流至極,會危害社會”,文字又說得太赤裸,大人看了都臉紅,孩子看了更不得了。
更有甚者,掐頭去尾,只截半張圖,發到網上,嘲諷道:
好好一本性教育教材,硬是成了一些人眼中的黃色讀物。
這位老師,在懷孕期間上課,看同學們對此好奇,於是藉此機會向同學們普及一下這方面的知識。
該家長認為,自己的女兒才9歲,老師不應該教給孩子這些「亂七八糟的東西」。
不管老師怎麼解釋,該家長都不接受,並揚言“要找你們校長”。
雖然現在大家已經認識到性教育的重要性,但“羞答答”的性教育並未順利落地。
反倒是更“鑽牛角尖”,諧音也好,專有名詞也罷,只要有一丁點和「性」聯繫的可能性,都要扼殺在搖籃裡。
在百度上搜索「家長建議刪除」,可以看到一個個熟悉的名字:
《詩經》、《陋室銘》、《水滸傳》、《岳陽樓記》……
它們都是經過時間的考驗的,無一不是我們文化裡最璀璨的精華,無一不曾光耀了時代。
時光不曾埋沒它們,我們卻要掩去它們的光澤,多麼可笑。
我們這一代,看著這些經典的、優秀的、傳承已久的古典文學長大。
中華文化的深邃雋永和中國文字的博大精深,都烙印在我們的血液裡。
今天舉報這個,明天舉報那個,我們的下一代可以看到的經典越來越少。
孩子的心性還不成熟,父母想要為孩子構築一個相對純粹、真善美的世界,也是人之常情。
但,帶著顯微鏡找茬,凡是跟男女之事稍微帶點關係的,都上綱上線批判,然後一刀切,讓孩子不再讀、不再看。
就是矯枉過正了,讓孩子們活在真空裡,長大後很難有面對人生的風雨的勇氣。
真實的世界是光明與黑暗共存,還有不可道明的灰色地帶。
請相信孩子,相信他們能從書裡學到智慧,且會有足夠的能力去分辨善惡。
這樣,哪怕我們生活在一個不那麼詩意的年代,至少還有詩歌,讓我們的心間常駐詩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