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有肩背痛、脖子僵硬等這些毛病,經常被疼痛折磨卻又沒有好辦法解決。那麼為什麼會出現這些症狀呢?其實這些病痛都與小腸經不通有關,不通則痛,這是由於坐的時間長活動時間少造成的。
怎樣就能改善這些疼痛呢?
做法很簡單。我們只需要敲打小腸經就可以。
小腸經是從從手部小指的少澤穴開始,一直沿手臂向上走到肩膀,止於聽官穴,一共19個穴位,其中11個穴位在肩部。由此可見,它對於肩背、頸椎的影響有多大。我們平時出現落枕時,按按小腸經上的後溪穴,就能緩解落枕帶來的痛苦,其原理也就是對頸肩上經絡的調理。肩背疼、脖子僵也是同理,原因就在於坐的
時間太久了,使經絡循行受到制約,導致氣血不通。《黃帝內經》說小腸是“受盛之官”,有“化物出焉”的作用,胃輸送來的食物,經小腸的加工,分清泌濁,清者化生成氣血、津液,給全身供應營養,濁者通過大腸、膀胱以二便的形式排出。在氣血、津液運行暢通的情況下,各經絡受到滋潤後,痛也就自然沒有了。
怎樣敲打小腸經呢?
我們敲打小腸經分成兩個步驟:
一個步驟是敲打。
在敲打按摩小腸經的時候,可以握成空拳也可以用手掌敲打,最好保持端坐挺直的姿勢,以減少腰椎的壓迫感,同時使肩部處於放鬆狀態。從小指上的少澤穴開始,沿著小腸經的經脈走向肩部敲打,從下到上,一直敲到小臂中間的支正穴;這樣敲打不但能放鬆這一段的肌肉、軟組織,同時也有助於暢通整條經絡,改善肩頸的僵硬感。接著,繼續敲打至肘部的小海穴,繼續向上或敲打直到肩部。
每側這樣敲打10次。
另一個步驟是對幾個重點穴位進行按摩。
這幾個穴位是後溪穴、小海穴,肩貞穴。
後溪穴找穴方法:握拳,小指掌指關節後有一皮膚皺襞突起,嘴尖端處即是。
小海穴找穴方法:屈時,時尖最高點與肘部內側高骨最高點間凹陷處即是。
肩貞穴找穴方法:正坐垂臂,從腋後紋頭向上量1橫指處即是。
怎樣按摩呢,用大拇指垂直按壓,按下後再揉一揉。每個穴位按摩3分鐘左右。兩邊手臂上的這幾個穴位都要按摩。通常我們按到一定的時間之後,會感覺背部有一種溫潤的暖氣上升,感覺是從皮下透出來的熱,這時,整個肩臂部的肌肉會感覺非常舒適,痠痛感很快就不見了。
因為小腸經的工作時間是在下午的1— 3點,所以在這個時間段裡進行按揉,效果自然也會更強。
如果平時就經常敲打一下小腸經,並且養成保養身體的習慣,就不會出現肩、背、脖子不適的問題。
其他經絡養生的文章:
血管硬化想起來就後怕,動脈粥樣硬化、心肌梗死、腦出血等血管病變,都是血管硬化引起的,教你一個方法防治血管硬化
推腹法能調理你的許多慢性病,一個古代傳下來的健康方法,一早一晚推起來,推走疾病推來健康
心梗風險早知道,胃痛怎麼就變成了心梗?有這些症狀要仔細分辨,別耽誤了治療時間
上火了怎樣治療?要看看是肝火、心火、胃火、肺火、小腸火中的哪種火?看對了才好滅火!不同的上火,要用不同的滅火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