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內容
去痰溼,你只知道二陳湯嗎 ?不,張錫純的這個更是妙方!
說到痰溼,很多人往往會想到耳熟能詳的一句話,叫脾為生痰之源,肺為貯痰之器。
痰溼的生成跟脾肺兩髒的關係最為密切,脾把痰溼煉化出來,緊接著,痰溼向上遊走到肺,肺氣受到影響,不能宣發肅降,這樣,肺就變成了一個容器,一個貯痰的容器。
奇怪,痰溼跟腎又有什麼關係呢?我們從一則醫案講起。
話說民國時期,有一位婦人,體內痰溼很重,已經到了吃不下飯的地步,而且稍微活動下就氣喘吁吁,喝了三年的湯藥都沒能治好,最後找到了在當時頗有名氣的張錫純。
張錫純診完脈,再看這婦人喘的厲害,當下心中就有數了,這是明顯的腎虛,腎不納氣啊。於是就在化痰的方藥中加了幾味補腎藥,婦人只喝了幾劑就痊癒了。
腎主封藏,它可以把人體一些非常寶貴非常精華的東西藏起來,但是這個腎呢也會開小差,有時候藏得住,有時候藏不住。
我們可以把腎想象成一個木桶,有一天這個木桶出現了破損,桶裡的水就要往外漏。所以腎虛不只是說腎中精氣消耗太快,不夠用了,它還會往外漏,漏到哪裡去了呢?漏到膀胱去了。很快,膀胱就被填滿了,從一種空虛的狀態變的飽滿充實。
這個時候,脾胃裡面的水飲就沒有辦法往下排,本來這些水飲是可以通過膀胱,通過小便利出去的,現在全都堆在脾胃裡,慢慢地就形成了痰溼。所以中醫還有一句話叫腎為生痰之本。
顧名思義,它可以幫我們把身體裡的痰溼從肺到脾,再到腎,從上到下都理順,然後一併清理掉。大家看,這個立意就比較深遠了。
理痰湯:芡實30克,清半夏12克,黑芝麻(炒,搗)9克,柏子仁(炒,搗)6克,生杭芍(白芍)6克,陳皮6克,茯苓片6克,水煎服。
半夏、陳皮、茯苓,再加一味甘草是古方二陳湯的配伍,二陳湯主要是化脾痰和肺痰,理痰湯可以看作是二陳湯的一個加減方,用張錫純自己的話說,理痰湯可以彌補二陳湯的不足,當然不是說二陳湯不好,二陳湯是化痰的祖方,也是基礎方,所謂萬丈高樓平地起,二陳湯就是那夯實的地基,地基打不好,這樓就蓋不穩。
第一,他把芡實放在了第一位,而且用量很大,甚至遠遠超過了化痰的半夏。
它可以補,不光能補腎精,還能補漏洞。這樣一來,原有的精氣不會再往外漏,補進去的精氣也能收的住,從另一個角度來講,腎氣充盈也能及時地把一些痰溼水飲氣化掉,萬物療法公眾號提示芡實在入腎之餘還可以入脾,《本草經百種錄》說它是“脾腎之藥也”,《本草從新》說它能“補脾固精”。
歷史上有一個人對芡實情有獨鍾,這個人就是蘇軾,蘇軾不僅文章寫得好,他還非常注重養生,據說,蘇軾每天都要嚼食芡實,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堅持不懈,到了老年依舊思維敏捷,文思泉湧。
腹瀉的人,尿多的人平時可以多吃一點芡實,不一定要嚼食,可以煮粥,也可以打成粉,吃上一段時間,先天之本和後天之本都能培補起來。編輯萬物療法
半夏雖然是化痰良藥,但是半夏藥性偏溫偏燥,容易上火。
黑芝麻是胡麻科植物芝麻的黑色種仁,柏子仁是柏科植物側柏的種仁,仁類藥含有很多油脂,具有一定的甘潤滋養之性,可以牽制半夏的溫燥,還能潤腸,可以把痰溼通過大便排出去。大循環指灸導引術提示黑芝麻和柏子仁還有補腎的作用,能幫助芡實補養腎中精氣。
白芍和茯苓可以利尿,可以把痰溼導入膀胱,通過小便排出去。
陳皮在這裡的主要作用是行氣,痰溼不過是身體裡的一團敗濁,就像自然界的一潭死水,它是怎麼到處遊走的?靠的就是身體裡的那股氣。陳皮可以推動身體裡的痰溼往下走。
理痰湯的思路是這樣的,首先用半夏把痰溼化開,再借著降逆的作用和陳皮一起讓痰溼往下走,然後用黑芝麻、柏子仁來潤腸,白芍、茯苓來利尿,讓導下來的痰溼兵分兩路,一路從大便走掉,一路從小便走掉。芡實可以補腎,那邊攻,這邊補,等於是從根上切段痰溼的來源。
凡是頭面部老愛出油,不清爽,喉嚨裡時常有痰下不去,同時又伴有一些腎氣虛弱的症狀,比如,腰膝痠軟,怕冷乏力,口中乾渴但又不愛喝水等等,就可以用這個理痰湯水煎後取藥汁服用。
總之,有以上症狀,加上有舌苔厚膩,就需要理痰了,別讓痰涎四處撒了。
或戳下方「閱讀原文」進入購買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