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前言:vivo S系列將輕薄+影像進行到底
如果要評比整個手機圈中“角色最鮮明”的產品線,那麼vivo S系列毫無疑問是可以榜上有名的。
vivo S6 5G
往遠了說,在2020年年初5G商用還沒多久的時候,vivo S6可能是絕大多數消費者當時能買到,極少數同時具備“超薄”、“高性能”、“強影像”特性的5G機型之一。而且也幾乎正是從那個時候開始,這三大特徵就成為了後續該系列機型的家族形象。
vivo S12 Pro
往近了講,隨著這兩年高能效SoC、超薄大底CMOS相關技術的不斷進步,vivo S系列在產品定位上也愈發強調全能的“影像+性能”體驗。除了前攝與後攝更“均衡”的進步外,同時在性能方面也開始明顯增強。
那麼當時間來到2023年年中,在目前最新技術的加持下,vivo S系列又會有著怎樣的表現呢?在測試過了剛剛發佈的vivo S17 Pro後,我們對這個問題也有了自己的看法。
-
外觀:首發粒子水墨技術,應用新中式美學設計
vivo S17 Pro給我們的第一印象,就是它此次有著一副相當輕薄、且極具特色的外觀設計。
那麼它有多輕呢?從參數上來看,vivo S17 Pro在採用了一塊6.78英寸大屏的前提下,整機厚度僅7.46mm、重量為188g。再加上機背的曲面機身與正面的曲面屏,握在手中就顯得更加纖薄、輕盈了。
而在如此輕盈的基礎上,vivo S17 Pro基於全新工藝所實現的配色,則更是賦予了它極高的辨識度。
以我們手頭的“山海青”版本為例,正如它的名稱所示,隨著光影角度的變化,可以很容易地看到它機背上有如傳統中式水墨畫的紋理。
這種特殊的紋理又是如何實現的?可能大家想不到的是,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它真是“畫”出來的。因為vivo的工程師為了實現這種層疊式的、由點成面的塗裝效果,早在2020年就自研了一種被稱為“粒子水墨”的特殊顏料。
“粒子水墨”是一種帶有磁性的微粒材質,這也就意味著要藉助它來“繪畫”,首先就需要設計出複雜的磁場線形狀,同時通過選擇特定重量的水墨微粒,來使得受磁力線吸引的“粒子水墨”可以形成特定的、濃淡得宜的畫面。
正因如此,雖然水墨材質本身在2020年就已研發完成,但vivo最終還是組織了30多人的專家團隊、花費了1年的時間和數千萬元的經費,才最終實現了在vivo S17系列上首發的、基於這種新材料的機背紋理。
根據官方公佈的相關技術資料顯示,每一部vivo S17 Pro背部都使用了多達1500萬顆、直徑10-40微米的磁粉,而且經歷了兩次繪圖、三道高溫烘烤才營造出這種光影層疊的效果。
以結果來說,它既賦予了vivo S17 Pro足夠特別的機背觀感,同時在將其與此前vivo X90、vivo X Fold系列的外觀設計綜合起來更是會發現,它們似乎已經形成了一種帶有濃厚中式審美的統一設計風格。
-
外觀:水鏡雲窗後攝,“美型”不僅限於外在
除了高成本的、且設計思路相當“敢想敢做”的機背紋理工藝外,vivo S17 Pro在外觀上當然還有一些其他值得一說的細節。
比如說同樣是在機背上,可以看到一個面積相當大的、“水鏡雲窗”造型的後攝模組。
仔細觀察後攝模組就會發現,它一方面在厚度上控制得相當優秀,這對於配備了1/1.56大底主攝CMOS的機型來說,顯然相當難得的。
另一方面,可以看到它的後攝模組上還採用了多段的、帶有倒角的金屬包邊,將玻璃材質的飾板和鏡片包裹了起來。這不僅賦予了它更“亮閃閃”的光影細節,同時就還在一定程度上增強了後攝模組的抗跌落能力。
又比如說在vivo S17 Pro的頂部,可以看到vivo高端影像機型標誌性的“巧可”元素。而“專業人像(Professional Portrait)”的文字,則再次強調了它的產品定位:拍人更美,而且無分前後(攝像頭)。
而在機身正面,便是vivo S17 Pro的6.78英寸曲面屏了。它擁有2800*1260的“1.5K”分辨率,具備1300nit的峰值亮度,並支持10bit顯色、100% P3色域和最高120Hz的刷新率。對於一款2023年的中高端機型來說,這已經是一個相當“標準”的屏幕配置,也能夠滿足大多數消費者對於畫質、流暢度和色彩的追求。
-
性能:搭載天璣8200,輕薄機身也能性能全開
在輕薄、靚麗的外觀下,vivo S17 Pro此次配備的是一套基於聯發科天璣8200的“次旗艦”移動平臺。
從安兔兔評測的系統信息中可以看到,天璣8200基於臺積電4nm製程,擁有1顆Cortex-A78超大核、3顆Cortex-A78大核,以及4顆Cortex-A55小核。其超大核與大核頻率可以達到3GHz甚至更高,而這在當前的SoC裡也屬於並不多見的水準。
在此基礎上,天璣8200配備了Mali-G610 MC6作為GPU方案,並標配了等效頻率6400的四通道LPDDR5內存。
我們使用安兔兔評測V10的最新公測版本,對vivo S17 Pro的AI和存儲性能進行了考察。從測試結果來看,S17 Pro的AI性能符合天璣8200的應有水準,但它的閃存隨機性能卻可說是“異乎尋常”的高,甚至達到了當前UFS4.0的水平。
最終,我們手頭這臺12GB+512GB的vivo S17 Pro在安兔兔評測V10中,得到了超過95萬分的綜合成績。
這還沒完。考慮到vivo S17 Pro本身有著輕薄的體型,所以這也使得我們對它的持續性能釋放感到好奇。
因此我們使用安兔兔評測的壓力測試模塊,對vivo S17 Pro的高負載持續性能進行了長達45分鐘的測試。令人驚喜的是,S17 Pro在整個壓力測試期間完全沒有出現CPU降頻的現象,其3.1GHz的超大核與3GHz的大核全程“在線”,能夠維持全核全開的性能釋放。同時在30攝氏度左右的室溫下,它的機內溫度全程也只有30多攝氏度,足以見得其能效比之優秀,以及散熱“堆料”的水準。
-
遊戲:高清高幀率無壓力,輕薄機身也能玩得爽
既然理論性能測試成績不錯,那麼vivo S17 Pro打起遊戲來的真實體驗又如何呢?
《和平精英》流暢畫質 90幀模式 平均幀率89.6 平均功耗4052.2mW
《王者榮耀》高清畫質 120幀模式 平均幀率119.4 平均功耗4366.5mW
《原神》手動全高畫質 璃月港跑圖 平均幀率57.6 平均功耗6619.1mW
此次我們選用了三款主流遊戲,對vivo S17 Pro的遊放性能進行了考察。可以看到,正如在理論性能測試中所表現出來的那樣,S17 Pro完全足以應對當前主流的高畫質、高幀率遊戲需求。即便是在知名的“性能殺手”遊戲中,它也同樣能夠帶來令大多數玩家滿意的流暢度水平。
-
影像分析:前後柔光燈升級,新增獨立人像長焦
接下來,我們來聊聊vivo S17 Pro此次的影像配置,以及它背後的邏輯。
首先在機身的正面,S17 Pro配備的是一顆5000萬像素的JN1前攝方案,並支持自動對焦。要知道,在如今的很多同價位機型中,JN1甚至是能被作為後置主攝的CMOS方案。所以相比於許多其他機型裡的1600萬或3200萬像素前攝,它不只是像素高那麼簡單,本身還具備技術代次、感光能力上的巨大優勢。
在這個基礎上,S17 Pro在機身正面上方的邊框裡,還隱藏了兩顆照射角度為90度的前攝柔光燈。而且此次vivo方面還特意加強了這兩顆柔光燈的顯色效果,同時降低了色溫,從而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打光之後面部“死白”的問題。
機身背部S17 Pro的後攝模組,則是由一顆1/1.56英寸的IMX766擔當主攝,再加上一顆IMX663作為獨立的2X人像長焦以及一顆800萬像素的超廣角副攝。
變焦樣張:廣角 ISO72 23mm f1.88 0.0001s
變焦樣張:長焦(2倍) ISO40 47mm f1.98 0.0002s
很顯然,與以往相比新增的獨立人像長焦是S17 Pro在影像配置上的最大亮點之一。而且從效果來看,它也確實擔綱起了S17 Pro在絕大多數場景下的“遠攝”任務。
樣張:水池 ISO281 23mm f1.88 0.01s
樣張:花(2倍變焦) ISO72 46mm f1.88 0.004s
樣張:窗戶(2倍變焦)ISO989 47mm f1.98 0.03s
與此同時,S17 Pro甚至還成為了首發“超感知光譜傳感器”的vivo手機。這是一顆獨立的,專門用於感知畫面色溫、亮度信息的傳感器。它可以搭配S17 Pro的任意一顆後攝來使用,從而顯著提升其在各種場景下的白平衡準確程度。如此一來,S17 Pro便解決了許多手機上常見的、由於主副攝硬件差異過大,從而導致變焦過程中白平衡“漂移”的問題。
樣張:玻璃瓶(2倍變焦+柔光燈)ISO149 46mm f1.88 0.01s
最後正如大家所見的那樣,vivo S17 Pro還擁有兩套相互獨立的後攝照明組件,它們分別是體積碩大的4LED雙色溫柔光環,以及另一套雙LED的雙色溫閃光燈。與前代機型相比,S17 Pro的柔光環將尺寸和亮度都進行了大幅提升,使得它可以照亮更大的被攝區域,不僅適合人像攝影,也能用於拍攝靜物、食物等近距離對象的打光。
-
樣張鑑賞:專業打光+高性能硬件,成就全場景清晰人像
如果過去經常有關注我們的相關評測內容,可能就已經發現了,我們對於“人像攝影”一向有著自己的偏好。比起那些需要被攝者擺出Pose、然後再保持靜止不動,“方便”去拍攝的“影棚式人像”,我們更青睞記錄日常生活中各種自然、偶遇的面龐,並記錄下Ta們的一瞬間。
然而,這種“無準備”的、以抓拍為主的人像攝影題材,實際上就對設備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它必須要能瞬間準確對焦、必須要有強力的防抖,而且影像算力也必須夠高。因為只有這樣,在拍完一張後才能無需等待、可以馬上進行下一個瞬間的連拍,同時這也意味著更短的快門時間,更有利於避免“長曝光”所導致的畫面模糊問題。
樣張:人像(復古膠片) ISO69 49mm f4 0.01s
樣張:人像 ISO50 49mm f2 0.005s
樣張:咖啡師 ISO148 49mm f16 0.02s
很顯然,vivo S17 Pro的IMX766防抖主攝和IMX663兩倍焦距人像鏡頭,以及它這套由天璣8200驅動的ISP和成像算法,很好地實現了我們對於“快對焦”、“快成像”的需求。因此可以看到,在它的幫助下,我們很容易就能拍到一些中近距離上、有趣的人像瞬間。
樣張:室內人像 ISO182 49mm f4 0.01s
樣張:手牽手 ISO50 49mm f2 0.02s
如果被攝者距離較遠呢?在這種情況下,S17 Pro的獨立人像長焦就發揮出了很好的效果。它可以在哪怕較為昏暗的環境裡保證人像樣張的細節表現,也能在算法的幫助下,準確地識別人物的全身輪廓。在我們的實拍樣張中可以看到,它的近景非常清晰,而過了人物所在的焦距後,遠景部分會有一個漸進式的虛化效果,非常有趣、而且觀感也確實不錯。
樣張:室內人像 ISO593 49mm f4 0.01s
樣張:室內人像 ISO603 49mm f4 0.005s
樣張:畫家 ISO62 49mm f2 0.01s
樣張:演奏者 ISO2011 46mm f2 0.07s
樣張:燒烤小哥 ISO62 46mm f2 0.01s
到了夜間或是暗光環境下,vivo S17 Pro的光學防抖大底+大尺寸4LED柔光環的“威力”,就可以說是徹底地體現了出來。很多朋友可能以為,柔光環的“好處”僅僅是照亮被攝者的面部,讓表情更生動、夜間自拍的肌膚顯得更自然,但實際上它的好處遠不止此。
因為在充足的自帶“打光”加持下,S17 Pro相比於其他機型最大的優勢,就在於它在拍攝“夜景人像”時,完全不會需要“轉圈圈”等待多幀曝光的時間。這也意味著即便是在夜間,它也能用很短的曝光時間、拍下清晰的瞬間人物表情。這就已經不是拍得好不好看的問題,而是“能不能拍出來”的壓倒性優勢了。
-
總結:由內到外的進化,用技術詮釋手機美學新境界
總的來說,在vivo S17 Pro身上我們可以很明顯地感受到,它對於vivo S系列定位的繼承,以及在此基礎上,通過大量工藝、技術改進,進一步提升產品競爭力的努力。
比如在外觀方面,行業首發的“粒子水墨”材料,配合超薄超輕的外觀設計,賦予了S17 Pro當前難得一見的高辨識度顏值,同時也正如我們在前文中所說的那樣,成就了vivo自研外觀風格的進一步統一化。
而在性能方面,天璣8200即便是放到2023年年中,依然算得上是相當出色的次旗艦平臺。再加上S17 Pro不錯的調校以及足夠快的充電設計,也使得它在輕薄的機身裡提供了不俗的性能,甚至是遊戲體驗。
當然最為重要的是,作為一款主打“人像攝影”的機型,S17 Pro通過CMOS、柔光燈、鏡頭組合等多方面的升級,切切實實地在各種場景下都帶來了人像拍攝畫質和成片率的提升。這已經不再是 “迎合消費者喜好”或“繼承系列特徵”這麼簡單了,畢竟從實際體驗來說,新增的人像長焦和更大尺寸的柔光燈,就已經從技術上明顯拉開了與競品之間的差距。
換句話說,雖然表面上看起來是一款以“美”作為主旋律的產品,但vivo在S系列上到底還是選擇了以“技術”來作為“決勝負”的關鍵。相比於單純的“好看”,這顯然也是更值得我們關注、也更加有意義的一件事。
掃地機行業算法第一!追覓的破局之道
高研發驅動下,追覓或將引領家居電器AI新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