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內容

乾德三年(965年)正月初一日,大宋伐蜀大軍一舉拿下四川天險劍門關,劍門一下,成都指日可克。
正月二日,後蜀大軍全軍覆沒,主帥王昭遠被宋軍生擒,後蜀岌岌可危。
“陛下,大宋皇帝早就已經在開封為你準備好了江景大別墅,就等你拎包入住了,我聽說,高繼衝、周保權(南平末代國君和末代武平節度使)都活得挺好的,你大可不必擔心。”
主意是你出的,那降表就由你來操刀,這可是你李大宰相的獨門絕活。
李昊得意地笑了笑,回到家中,拿起紙筆,文不加點,得心應手地寫了起來。
正月十九日,宋軍主帥王全斌率軍進入成都,當他走到升遷橋畔,只見孟昶身穿白衣、口銜玉璧、手牽白羊,頭上纏著草繩站在橋邊;
身後的李昊帶著後蜀文武百官,穿著孝服,打著赤腳,趴在一口空棺材上,痛哭流涕。
當李大宰相回到家中,大門上赫然多出幾個大字——世修降表李家!
李昊長得很好,儀表堂堂,英俊不凡;生得更好,父祖都是官老爺,從小錦衣玉食。
為了躲避戰亂,他父親特意從中原舉家西逃到奉天(今陝西乾縣)。
天祐元年(904年)正月,梁王朱溫脅迫唐昭宗遷都洛陽,關中大亂。
戰火一起,士民百姓,命如草芥,家破人亡,李昊的父親和弟弟、妹妹全死於被亂兵刃下,李昊和母親僥倖逃過一劫,從此失散。
年僅十三歲的李昊,孤身一人,逃到邠州(今咸陽彬州)苟活於世。
乾化五年(915年)五月,邠州都校李保衡投奔後梁,再次引發梁岐大戰。
李茂貞趁晉王李存勖猛攻後梁,派帳下大將劉知俊攻打邠州。
名將對陣,邠州之戰打得格外激烈,雙方鏖戰幾個月,損失異常慘重,難分勝負。
這可慘了邠州百姓,隨時都有可能成為炮灰,無辜喪命。
十一年前家破人亡的慘劇浮現眼簾,他受不了了,不想重蹈覆轍,坐以待斃。
運氣還行,守軍沒有發現他,他幸運地從城裡逃了出來。
千鈞一髮之際,外出探查軍情的劉知俊發現了這個倒黴蛋。
他認定李昊是個人才,日後一定會出人頭地,收其為幕僚,還把女兒嫁給了他。
瞧瞧,長得好的李昊不費吹灰之力,白得一媳婦,這樣的好事上哪找去。
就在這時,前蜀王建趁火打劫,派大將王宗翰奇襲秦州,李茂貞只好調回劉知俊解圍。
劉知俊剛到陣前,秦州投降,他的家屬被裹挾到了成都。
李茂貞火了,以你的才能不應該啊,你該不會出工不出力吧。
劉知俊受不了李茂貞的猜忌,半夜帶著李昊和七十的親兵,斬關而出,逃出鳳翔,投奔前蜀。
少不入蜀,24歲的李昊卻陰差陽錯來到了四川,寄人籬下。
劉知俊入蜀後被王建任命為武信軍節度使,李昊為從事。
可前蜀將領非常忌恨劉知俊,而王建表面上很優待他,暗地裡也很猜忌他。
貞明三年十二月(918年1月),王建病重,他怕自己死後,兒子不能駕馭劉知俊,誣陷劉知俊謀反,一刀砍了他的腦袋。
劉知俊家屬全部被牽連,李昊走運,沒有被殺,只是丟官罷職。
貞明四年(918年)六月一日,王建病逝,幼子王衍即位。
龍德三年(923年),皇天不負有心人,李昊歷經幾番周折,終於找到了母親。
李昊悲從心來,一頭鑽進母親懷抱,放聲大哭,母親淚眼婆娑,如兒時般,輕輕撫摸著兒子的頭。
岐軍之難,昊母獨無恙。至是十九年,昊仕獨顯達,乃遣心膂張金、王彥間道迎其母。昊請告境上奉迎,衍賜以金勒名馬。昊至青泥嶺見母,母撫昊首號慟,哀感行路。
同光三年(925年)九月十日,李存勖派大將郭崇韜和魏王李繼岌起兵滅蜀。
前蜀兵無鬥志,將無戰心,後唐大軍長驅直入,如入無人之境。
王衍根本擋不住如狼似虎的唐軍,叫來翰林學士李昊,愛卿文采斐然,勞你寫份降表。
十一月二十七日,王衍正式投降,在成都升遷橋舉行獻降大禮,前蜀滅亡。
丙辰,李嚴引蜀主及百官儀衛出降於升遷橋,蜀主白衣、銜璧、牽羊,草繩縈首,百官衰絰、徒跣、輿櫬,號哭俟命。
此時的李昊怎麼也不會想到,40年後,同樣的場景,他將再來一次,只不過,他站的位置將更靠前一些。
同光四年(926年)三月,李昊跟隨大部隊來到了秦川驛。
重回關中故土,李昊已經沒有什麼念想了,他只想苟活於世。
正在這時,河北兵變爆發,李存勖為了以絕後患,下旨將前蜀君臣悉數誅殺。
幸虧樞密使張居翰於心不忍,將聖旨中“王衍一行”改成“王衍一家”。
景進等言於帝曰:“魏王未至,康延孝初平,西南猶未安;王衍族黨不少,聞車駕東征,恐其為變,不若除之。”
帝乃遣中使向延嗣齎敕往誅之,敕曰:“王衍一行,並從殺戳。”
已印畫,樞密使張居翰覆視,就殿柱揩去“行”字,改為“家”字,由是蜀百官及衍僕役獲免者千餘人。
兜兜轉轉,李昊又回到了四川,只不過這次他的主人成了西川節度使孟知祥。
有一次,有心據蜀自立的孟知祥新建了一座城池,防備李嗣源。
李昊奉命寫了一篇《創築羊馬城記》,這文章寫得漂亮極了,孟知祥驚為天人,提拔他為節度掌書記。
應順元年(934年)正月,孟知祥正式稱帝,建立後蜀,李昊又當上了翰林學士,成了後蜀開國功臣。
李昊的機會來了,孟昶最喜歡文臣,後蜀還有人比李昊更具文名嗎?
乾佑元年(948年),孟昶與李昊合謀幹掉了權臣張業,李昊榮升宰相,位極人臣。
浮沉幾十年,李昊只剩一個追求了,活著,更好的活著。
他主政四川期間,重要的是抓緊人事任免和財政大權,結黨營私,黨同伐異只是家常便飯;賣官鬻爵,貪汙受賄,只是常規操作。
他家裡妓妾多達數百人,個個綾羅綢緞,穿金戴銀,日常開銷海了去了。
趙季札投其所好,從江南買來了唐武宗任命李紳為宰相的制書,贈給李昊【李昊自稱是李紳後裔】。
他當場拿出兩千匹帛賞給趙季扎,然後專門搭建了一座綵樓,用來放置自家祖宗的制書。
忙完這一切,他宴請群臣,將成都城內所有的歌妓全部盡數召來助興。
有次,李昊讀《晉書》,當他看到王愷、石崇鬥富,他笑了,這只是兩個沒見過世面的乞丐,哪知道真正的榮華富貴,太可笑了。
昊事前後蜀五十年,資貨鉅萬,奢侈逾度,妓妾數百。嘗讀王愷、石崇傅,笑曰:“窮儉乞兒,以此為富,可笑可笑。”
攤上這麼一位將國家安危拋之腦後的宰相,後蜀國力迅速下降。
建隆元年(960年)正月五日,趙匡胤建宋,穩定形勢後,他開始了統一天下的步伐。
廣政二十三年春正月乙巳,宋受周禪,改元建隆。冬十一月,宰相李昊言:“臣觀大宋啟運,不類漢周,天厭亂久矣,一統天下,其在此乎?若通職貢,亦保安三蜀之長策。”帝曰:“卿且去,朕徐自圖之。”
乾德元年(963年)三月,趙匡胤攻滅南平、武平,盡取荊湖之地。
自此,大宋水軍可沿長江逆流而上,騎兵可出秦鳳階三州直入巴蜀。
李昊慌了,又來勸孟昶趕緊向宋朝求和,結果樞密使王昭遠不同意。
這哥們以諸葛亮自居,他想試試自己能不能挫敗宋軍,北伐中原。
乾德二年(964年)十一月三日,趙匡胤出兵伐蜀,宋軍所到之處,望風披靡。
不到兩個月,王昭遠拉攏的一幫烏合之眾全部完蛋,宋軍長驅直入,無可阻擋。
事已至此,李昊知道後蜀已經無可救藥,他趕緊勸勸孟昶投降。
“吾父子豐衣美食養士四十年。一旦遇敵,不能為吾東向發一矢。今雖欲閉壁,誰肯效死。”
老不離川,年逾古稀的李昊卻被迫離開巴蜀,來到大宋京都。
趙匡胤很念李昊的好,李大宰相一直勸蜀歸宋,還說服孟昶投降,這樣的投降派,待遇必須跟上。
《宋史》《舊五代史》《新五代史》《資治通鑑》《續資治通鑑長編》《十國春秋》《蜀檮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