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內障手術做完的第五天,我回去上班,第一項工作就是開會。
常規會議,大桌子對面坐了五個人。不戴眼鏡的我,能看清他們每個人的臉,彼此用眼色示意的時候也能順利發送接收——我想起我第一次去看眼科時對醫生表達的訴求:我的世界,核心範圍半徑大概也就是三米,我希望在這三米的範圍內,不需要戴眼鏡。
事實上,所有得知我做白內障手術的人,第一反應都是“你不是還年輕嗎?為什麼這麼早就做白內障手術!”年輕是不年輕了,年過半百啦,但對白內障來說,可能,有點年輕?
怎麼說呢,雖然我做的手術確實是個白內障手術,但我的白內障遠遠不到影響我的地步,甚至我是體檢的時候才知道我好像已經有點白內障了。我做這個手術,主要還是為了不想再戴眼鏡了,至少,大部分時候不想戴了,非要戴的話,也不想戴酒瓶底了!
我是一個高度近視,高到什麼程度呢?最後一次驗光,我左眼1200度,右眼825度再加一點散光,總之,離開眼鏡我就是個睜眼瞎。而令我本就慘淡的視力雪上加霜的是,大概在40歲的時候,我的右眼突然得了眼底黃斑病變——簡單形象地說,我的症狀就是眼底有個小血管爆了,出血點上有一點血,那一個出血點就像哈哈鏡一樣,看東西是扭曲的。好巧不巧,這個出血點在我的視線正當中,這就導致我只要專注看哪裡,哪裡就是有點歪歪扭扭的。萬幸左眼是我的主視眼,而那個出血點也不大,我扭著扭著,這麼多年,也習慣了。
醫生說,你這怎麼這麼年輕就得了這種病!我盲猜(字面意義上),這和我三四十歲時一個超級壞的習慣有關:在黑暗裡看電子產品。因為我睡得遲,所以為了不影響隊員的睡眠,就總是摸黑看手機啦、電腦啦、遊戲機啦……而自從我出現眼底黃斑病變,隊友就習慣了我和燈光同在的事實……嗯,有我,就有光。(特別提醒大家,一定不要在黑暗裡看手機!一定不要在黑暗裡看手機!一定不要在黑暗裡看手機!)
老實說,此前我確實沒有考慮過動眼睛手術的可能,因為我感覺自己的眼睛已經糟到不能負荷什麼手術了。
直到我出現了老花。
初老是什麼?打敗我的不是白頭髮和皺紋,不是越來越鮮豔的口紅顏色,不是突然出現又消退的五十肩,而是忽然有一天,我接過日常工作裡最常面對的稿件,內心出現的獨白:這字號是不是太小了?
有什麼比高度近視更崩潰的事?當高度近視開始老花的時候。
看稿子的時候,我要用度數略淺的舊眼鏡,它看起來是舒服的。但是當我下樓去看同事的電腦屏幕時,我得拿上我足夠度數的新眼鏡。同理,我在沙發上看書的時候,舊眼鏡可以,但是如果我要抬頭看電視,我得換另一副眼鏡,否則我看不清字幕。因為兩隻眼睛度數相差比較大,我平時白天習慣戴隱形眼鏡——這直接導致我要是出去做活動啥的只能即興發揮,畢竟我看不清我的稿子。同事如果一定要我照本宣科,我手卡上的字,可能得是別人的兩倍大……
據說我可以配一個不同度數的漸變眼鏡。但我真的不想永遠架一個這麼厚的框架眼鏡。
我說過。我需要看清的世界,基本並不大。
我的手機、iPad、Kindle、稿件、書都離我50釐米。我的貓總在我半徑兩米內躺下。我的電視離我最多三米遠。我的家人朋友們總在餐桌邊我能摸到的地方。我的娃總想離開我的範圍,我的隊員的臉……算了不重要。這樣的話,最近這一年我選擇的辦法是:白天戴著度數適宜的隱形眼鏡,並且配一副大概一百度的近視鏡以備不時之需,上晚班或者回到家就換上較淺度數的眼鏡,我也不要看更遠的地方了。
疫情期間,我爹媽忽然約著去做了白內障手術。特別是我媽,白內障已經有點嚴重了。這本來就是個正常操作,但是我媽和我說,她做白內障的同時,植入了戴度數的人工晶體,把近視眼做掉了。現在她基本可以不用眼鏡了(留了兩三百度的近視來中和老花)!
啊!還有這等好事!那是不是我做白內障的時候,也可以同步做掉我的近視眼呢?
在我興奮地開始研究這件事的時候,我阿姨已經奔向醫院,去做了同樣的手術,她更先進,做的是雙焦,就是同時把近視和老花都解決了。據說做完後,她一邊在家裡瘋狂打掃衛生(她說從來沒發現家裡角角落落這麼髒),一邊安利了整團老姐妹去做了這個手術……
然後我在看都市快報的時候,看到了關於三焦晶體的介紹。據說這是最新的技術,遠、中、近一鍵解決,從此打開清晰世界……
我十分心動!但是我對自己提出了後來別人問我的問題:我還年輕呢!這麼早就要去做白內障手術嗎?而且,我這破眼底,適合做這種手術嗎?
在糾結了幾個月後,我決定直接去問醫生。
掛的是姚克醫生的專家號,專家門診確實十分舒適,在一系列冗長的檢查後,姚醫生回答了我的問題:現在我其實已經有輕度白內障了,我現在不做白內障手術,以後也得做。那要不要等以後嚴重了再做?這倒是不必,現在做沒問題。因為以前的白內障手術,主要功能是防盲,而現在的手術,已經發展為“屈光性手術”,就是不但看得見,還得讓你看清。所以好消息是,我可以做手術。
但壞消息是,我眼底情況不好,配不上高級的三焦鏡頭,只能換單焦人工晶體。
(注:關於三焦和單焦的選擇,記者請教了姚克教授,他說,如果把人的眼睛比喻成照相機,黃斑就是照相機的底片,而三焦人工晶體的光學設計,是把100%的光能量分到三束光上,50%—60%的光能量用於看遠,20%左右的光能量用於看中,30%左右光能量用於看近。要是眼底黃斑不好,對光的敏感度會弱一些。如果再進行分光,可能會不適應,導致視覺反而會變暗。單焦點晶體可以把光能量全部集中在一個點,更適合眼底黃斑病變的情況。)
而我的訴求,其實是希望兼顧近和中,如最前面所說的,以我為中心,半徑三米的世界裡,我不想總是戴眼鏡了。
姚醫生和我在“留多少近視度數”這個問題上小小探討了一下。他給了我一個方案:右眼留200度,左眼留150度。這樣術後看近不需要戴老花鏡,看遠看近基本可以兼顧,三個月後穩定下來,可能還是需要驗光再配一副眼鏡的。雖然做不到完全不戴眼鏡,但大部分時候可以不依賴。
我還在那裡猶豫(雖然我自己都不知道在猶豫個啥),姚醫生已經說了,這個方案是針對我的要求設計的,應該預後是會比較好的。
那還等啥,整!畢竟能做手術已經讓我驚喜了。
先做一隻眼,我選的是右眼,就是已經有眼底黃斑病變的那隻眼睛。
手術約在5月4日,五四青年節,可能預示著我即將重返青春吧。
這是個日間手術,醫院需要提前一天去辦手續,並且做一系列的術前準備,包括但不限於:量血壓、測眼壓、做眼睛B超、通淚管以及……剪睫毛。
真的,剪睫毛這件事真是我沒想到的操作,比摘白內障還讓我多糾結了3分鐘!溫柔的護士小姐姐安慰我:沒事沒事,剪剪會更長的!
但是我媽明明告訴我過,我小時候她就是信了這句話給我剪過睫毛!所以我現在的睫毛就很短了!現在被剪了第二次,都不知道會不會長出來了啦!
這一天剪完睫毛,拿著醫院配給我的兩支眼藥水就回家了,要按要求在這天滴完四次眼藥水。到了4日早上,我就直奔醫院。
感謝我的朋友Yao Yao,我每次眼睛搞事情都是她陪在我身邊!青年節這天,也是她陪我在病房裡。
手術的過程其實很短暫。
這個手術的全稱叫做:飛秒激光輔助白內障超聲乳化手術。
從字面上來看就是個白內障手術,簡單說來,要做的就是通過手術,把我眼球內已經開始渾濁的晶體吸出,再換上人工晶體,而現在的高科技技術就是這個人工晶體是帶度數的。
不疼,但是真的很緊張。
手術分兩個部分進行。先是要完成的好像是眼部消毒、麻醉這個流程。當醫生用一個小圈圈(開瞼器)把你的眼睛撐開固定時起,你就已經開始緊張了。然後你要按要求注視一個很亮很亮的五環燈……反正你也閉不上。在這過程中,不斷有藥水沖洗著你的眼睛。這張床上逗留時間很快,大概5到10分鐘吧。
然後你得換一張床,在臉上蒙一塊布後,醫生會用一張半透明的膠布給你整個術眼貼上,等待主刀醫生的到來——他將輕輕剪開這張膠布,彷彿拆開一個盲盒,然後把它給搞明亮了。
真正動刀的時間應該沒超過10分鐘。整個過程你所要做的就是盯著燈光。
姚醫生用飛秒激光在角膜製作切口、晶體上撕囊、劈核等。隨後按照提前計算好的最佳入路,從顳上側做了手術切口,在顯微鏡下超聲乳化吸出渾濁的晶體,植入單焦人工晶體。
嗯,以上是請教了專業人士後才知道的,事實上我當時完全不知道事情是怎麼發生的。10分鐘後,姚醫生就把我的眼睛包了起來說,手術很成功。
做手術的過程中眼睛有微微的異樣感,但都在能接受的範圍內。在醫院等了兩小時,確定我沒有啥特別不舒服的情況發生後,就出院回家了。
拆眼罩的時間是第二天早上。我本來以為應該有個很慎重的儀式,結果完全沒有。到了醫院,人很多,護士走過來說,“昨天的手術啊?”然後伸手就拆掉了我的紗布。
怎麼說呢?很亮。這是我的第一反應。世界果然清晰很多!這是我的第二反應。拿出手機馬上看一下,可以看清!
但是我很後悔先做了右眼,這不是我的主視覺眼睛。另外,我原本想得好好的,把框架眼鏡調了一下,右眼鏡片換成了平光,想用這副眼鏡過渡一箇中間期——我錯了!現在我左右眼度數差高達800度,我戴上了左眼800、右眼平光的眼鏡後,整個世界都失衡了!
另外,我對比了一下左右眼,沒做過手術的左眼就有一點淺黃的濾鏡,怪不得上了年紀就喜歡鮮豔的色彩!
現在我開始迫切地期待第二隻眼的手術了。
第二次手術,在21天之後。一模一樣的流程,不知道為什麼,總覺得第二隻眼睛花的時間要長一點!護士小姐姐說,很多人都是這樣的感覺。
睡了一覺,5月26日這天,護士小姐姐伸手揭開了我眼上的簾。
怎麼說呢,你一定要說我眼前一亮,世界從未如此清晰blablabla……是沒有的。畢竟,我還留了150-200的近視呢,但是……我之前的訴求,不就是半徑三米之內不需要戴眼鏡嗎?可以的!甚至在客廳看電視,都可以不戴眼鏡而看明白字幕(沒有很清楚,但夠了)。
看手機、Kindle、iPad,都沒有問題(字號還是要稍微調大)。早上睜開眼睛發現不用去摸索眼鏡真是新奇的體驗!而更令我高興的是,我終於可以從容地做面膜和化妝了!一定要戴上隱形眼鏡才能好好化妝和做了面膜必須架上眼鏡是我不被人理解的痛!去餐廳吃飯,隔著兩米的大桌子我仍然能判斷對面女士的妝有點濃,這就是令人愉悅的社交感了!在這個範圍內,我完全不用戴眼鏡!
那麼對我來說至關重要的看東西呢?首先是看書,在露臺上看紙質書沒有問題。看報紙也沒有問題。看稿件的話,是可以的!不過以上所有的閱讀,都有一個前提:需要端正我的體態,方可以閱讀滋養我的心靈。看稿件的時候偷試了一下100度的老花鏡,媽呀真舒服,看來在不久的將來還是得搞一副,但現在,先養成良好的坐姿吧!
輕微不適也是有的。以前戴隱形戴慣了,眼睛總有點幹,一到家或者一到點就急著去摘眼鏡,讓眼睛透透氣。現在好了,常常也有要摘眼鏡的錯覺,但是沒有眼鏡可摘,只能稍微滴個眼藥水。我下單了蒸汽眼罩,親測舒服。
晚上開車回家,暫時戴個100度的眼鏡(無論是近視還是老花,最後都要三個月後,正式去驗光重新配鏡),已經感覺是我以前從未達到的清晰度,但是白熾光會有輕微眩光,據說漸漸會消失。
當然,白內障這件事已經徹底從我世界中消除了。我眼前的世界,透亮。
因為太多朋友關心我的眼睛,最後簡答一波大家最關心的問題:
1.幾歲可以做這個手術?
我在病房裡還碰到比我更年輕的呢!現在近視手術可選的太多了,白內障手術,也不是以前那樣非要等很厲害了再去做的,這個還得找醫生問。
2.單純遠視或者老花能不能做?
能的。近視遠視老花散光全部可以設計(膜拜現代醫學)。
3.多少錢?
我做的單焦,最後兩個眼睛自費花了兩萬多元,主要是飛秒手術費,我植入的人工晶體一片1600元,好像是進醫保的。但是三焦很貴,兩個眼睛10萬元起。
4.手術時間和恢復期多久?
提前一天準備(我還去上了個夜班),當天做好就能回家,第二天拆開紗布複查後醫生會再給你淺淺蓋一塊紗布,保護不讓灰塵入眼(醫生說戴個平光鏡也行),第三天就正常用眼了。
5.痛不痛?
真的不痛,但術後一段時間內會有異物感,這個忍忍就習慣了。
6.晶體有效期多久?
據說,300年。所以應該夠用了……吧?
還有啥問題?可以留言(編者注:可下載橙柿互動App到橙友圈“健康快報”發帖留言)。不過我的回答不專業,還是要去醫院請醫生檢查啊!
但願這個世界所有人都眼明心亮。
啊還有還有,但願我的睫毛早點長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