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日2種“傷肝果”千萬別碰,越吃肝越肥!3種“春菜王”絕不能錯過,養肝腎又祛溼

懂養生的都知道,一年之計在於春,春季養肝正當時。


說到養肝,離不開吃,但吃什麼頗有講究。如果吃不對,病從口入,肝也難逃其害。

譬如以下兩種水果如果吃多了,可是傷肝不淺吶!

牛油果


牛油果是不少減肥人士、健身達人眼中的“香餑餑”,不少人甚至奉其為減肥果。


但事實上,牛油果一點也沒辜負它的名字,簡直不要太“油”哦!


源/壹圖網


牛油果的脂肪含量高達15.3%,不但是一般水果的幾十倍,為水果中的脂肪含量冠軍,而且比瘦肉、魚肉(約3%~5%)要高得多,簡直比肉還肥!


當然,小編也不吹不黑,要客觀地告訴大家:雖然牛油果脂肪含量高,但其中約70%是單不飽和脂肪酸,特別是油酸約佔60%以上。


油酸不但能降低血液中的“壞膽固醇”和總膽固醇,從而降低心臟病的患病風險,還有助於降低2型糖尿病的發生風險。


源/壹圖網


不過話說回來,再好的脂肪酸,只要人體攝入就會產生熱量。


人體攝入的脂肪過多,獲取的熱量就越多,肥胖的幾率就越大。若脂肪囤積在肝臟,極易導致脂肪肝。


牛油果脂肪含量這麼高,其熱量自然令人咋舌,每100克高達171大卡,妥妥的水果中的“熱量炸彈”。


一般來說,一個稍大點的牛油果約有130~150克,吃一個就可攝入大概220~250大卡的熱量。


源/壹圖網


可能有些人對這個熱量值沒啥概念,小編舉個例子:


在正常情況下,女性的基本代謝率在1200~1400大卡之間。如果把它分配到三餐上,一餐約攝入400~470大卡。而吃一個小小的牛油果,一餐總熱量的一半以上就沒了!


即便你可以通過運動或調整飲食結構,讓自己總攝入熱量不超標。但還有個問題不得不面對,那就是牛油果中的脂肪!


通常,一個130~150克的牛油果約含20~23克脂肪,而我們每天吃油不能超過25~30克。換算下來,每天吃一個牛油果,一天的油量就接近滿額了!



榴 蓮

榴蓮有“四高”:高糖、高熱量、高脂、高價格,尤其是前兩者,每100克榴蓮竟含有23.3克糖、153大卡熱量。


前文聊了高脂和高熱量對人體特別是肝臟的影響,這裡說說高糖~


源/壹圖網


水果中含有相當一部分果糖,它的吸收不會促進胰島素分泌,會直接進入肝臟。


當果糖攝入量過大而沒被及時消耗掉時,就會被當成是合成脂肪不受限制的原料,轉變成脂肪囤積在體內。


從上世紀60年代起就有學者發現,過多進食果糖會引起肝臟疾病。


多項研究也表明,過食果糖會影響脂肪代謝,同時增加肝臟的負擔,導致脂肪肝。


得了輕度脂肪肝,如果及時調整生活方式,必要時減減肥,那麼大概率可以逆轉。

源/壹圖網

若對此不管不顧,那麼輕度脂肪肝會逐漸發展為為中度、重度,部分患者還會發展成脂肪性肝炎,進而出現肝纖維化、肝硬化,甚至肝癌。

因此,對於牛油果和榴蓮——


①健康人群偶爾嚐鮮可以,但不能經常吃;


②血糖不穩定者可適量吃牛油果,但不宜吃榴蓮;


③超重、肥胖人群最好都別吃。畢竟每多吃一口,肝就可能再肥一點,而且相較體重正常者,肥胖者的肝臟需要更努力地工作,才能滿足身體所需,但如此長期高負荷工作,肝臟難免積勞成疾。



說了那麼多傷肝水果,下面小編分享幾個養肝食物~


中醫認為,春季飲食宜“省酸增甘,以養脾氣”,即少吃點酸味食物,多吃點甘味食物,以養陽斂陰,養肝護脾。


黃綠色蔬菜就是一種優選,如枸杞葉、蒲公英、雞骨草等。


枸杞葉


中醫認為,枸杞葉性微涼,味甘微苦,入五臟,有清肝明目、清熱除煩、滋陰補腎、生津止渴、補虛益精等功效。


圖源/壹圖網

春季枸杞葉應季而發,此時吃一些有助於清肝熱,對肝火上炎引起的目赤腫痛或偏頭痛等有很好的調理作用,尤其適合熬夜後頭痛、眼痛時食用。而這一點,在現代研究中也被證實。


現代醫學發現,枸杞葉含有甜菜鹼、苦香苷、維生素C、肌苷、琥珀酸及各種氨基酸,對肝病目疾、高血壓、高血脂、糖尿病、心腦血管病等有防治作用。


蒲公英


蒲公英既是一種鮮嫩野菜,又是一味中草藥。


中醫認為,蒲公英味苦甘,入肝、胃二經,有清熱解毒、養肝祛溼、消癰散結、利水健胃、退黃疸、利膽之效。


尤其是在清肝火方面,蒲公英相當厲害,春季人體易上火,火氣盛時吃一把蒲公英正合適。


圖源/壹圖網

營養學家認為,蒲公英含有維生素C、維生素B和蒲公英素等營養物質,能增強肝腎功能,促進消化,使人精神起來。


注意:蒲公英性偏寒,平素身手易冷、大便稀溏、脾胃虛寒的人不適合吃,一般人也不要長期大量吃,以免脾胃受損。


雞骨草


中醫認為,雞骨草性涼,味甘、微苦,具有清熱解毒、利溼退黃、清肝利膽、疏肝止痛、解毒等功效。


北方的朋友可能對雞骨草不甚瞭解,其實,嶺南民間用雞骨草防治肝炎的歷史由來已久,其功效也屢經驗證。


圖源/小編拍攝

像是兩廣人,就很喜歡用雞骨草煲湯,比如雞骨草煲豬橫脷,就是廣東人最喜歡的靚湯之一, 有清熱、護肝、利溼之效。


要注意的是,雞骨草用於輔助治療肝炎病人時,其病程宜新不宜久。不過,尋常人可能把握不好這個度,因此如果是肝炎患者,那還是要聽醫囑行事,別自己亂來。


若是普通人日常調理,那偶爾用雞骨草泡水、煲湯飲用就可以了。



-《中國家庭醫生》雜誌社新媒體中心原創出品 –

轉載須得授權,侵權必究

#多動腦,不易老#

第三張圖的空白處應該填      

編輯:初醬


大家都在看
點擊圖片即可閱讀

點個點個在看,一起養生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