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說中醫不信神呢?因為中醫是講在陰陽氣的運動和變化過程中,我們就可以看到太極、兩儀、四象、八卦的關係了。
太極如果是個混沌宇宙的話,到了“積陽為天,積陰為地”的時候,就出現了天和地的變化,所以《內經》不說是上帝在那裡,而說應該有天,應該有地,應該有風,應該有黑夜。
在太極這樣一種混沌的變化過程中,當陽氣集中起來的時候就形成了天和地,這就是“兩儀”,也就是陰和陽的兩個基本方面!它們的性質是什麼呢?就是“陰靜陽躁”。
這個性質反映在正常人身上,你會看到女子都比較文靜,因為她是以陰氣為主;而小夥子總是活蹦亂跳的,因為他是以陽氣為主。
實際上,我們不要把中國傳統文化看得那麼神秘,它完全是從天和人的這種角度進行長期觀察,上邊觀天象,下面看人體,所以《內經》提出了“陰靜陽躁”。而“陽生陰長,陽殺陰藏”,這是從春、夏、秋、冬四季來談的。
大家都知道春夏的時候,地氣升發,萬物都在生長,反映的是一種“陽氣升,而陰氣長”的現象。“陽主氣,陰成形”,大家可能有這種感覺,從立春開始到驚蟄,大自然在春氣啟動的時候,先有氣的變化,然後再出現有形物質的變化。
什麼叫氣的變化呢?你去河邊看看,就會發現,河裡的冰先化,樹上的葉子後長。
冬至以後,從一九開始,陽氣就開始啟動了,到三九的時候為什麼最冷呢?因為這個時候在跨冬的過程中需要的熱量最多,所以這時候最冷。大家都學過物理,物質凝固的時候,需要散熱,在它融化的過程中需要吸熱,所以三九的時候,如果說整個陽氣出到地面是九分的話,那三九的時候已經是出了三分了,這個時候大自然已經是發生了很大的變化。
我們要是注意冰的凝結和融化過程的話,就會發現:冰凝結 時候,是從上面凍到底;而融化的時候,是從下化到上。三九的時候,你把上面的冰刨掉以後,下面早就已經融化了。
所以這裡講,春夏的時候,陽氣生,陰氣長。這個陽生陰長的陰是成形的,由於陽氣的發動,造成樹葉從葉芽變成了大的樹葉。
到秋冬季節,陽殺陰藏,夏至以後,陽氣就開始逐漸地衰落,樹葉就開始萎黃了。隨著陽氣的下降,造成了有形的樹葉的萎黃,以致葉子的枯落。這個枯落的過程,是陰氣閉藏的過程,不是說陰氣沒有了,而是從表面走向了裡面。
採中藥的話,有兩個最好的季節:一個是陽氣沒動的時候,一個是陰氣已收的時候。比如二月和九月採的人參都好,為什麼呢?二月的陽氣沒動,就是它還沒有長出來;而九月的人參,隨著“陽殺”的過程,陰氣全儲藏到裡面了。所以中醫沒有說“陽殺陰長”,而是講“陽殺陰藏”!
希望大家在學習中醫的時候,要把中醫和中藥理論認真地研究,它是很有道理的!
比如春天的時候,人的氣血開始從內臟跑到外邊來了;到了夏天,外面非常充盈,但內裡就相對空虛了,所以吃點什麼不好的就容易鬧肚子了;到秋冬的候,人的氣血從外向裡走了,外面不足了,裡面非常充盈,這時候就開始閉藏了。所以吃什麼涮羊肉啊,炒牛肉啊,就很容易運化了!“陽化氣,陰成形”,這讓人聽起來似乎很玄妙。
其實大家仔細想一想,咱們男子和女子,都是用陰陽來進行對比的。對年輕的女子,大家會說“千金小姐”, 為什麼說是“千金小姐”呢?“千金”表示很重,沒有聽說哪個小夥子被叫“千金小夥”的。“千金小姐”反映的就是陰成形;而小夥子呢,一般會講朝氣蓬勃, 很有生氣。這就是“陽化氣,陰成形”!我們中國文化絕對是一個符號文化,它的形聲義是有關係的,陽以氣化為主,陰以成形為主。
一旦成形,你能夠看到東西的時候,就是以有形的形式出現;以狀態出現的時候,就是以其能力、活動出現的時候,常常是氣化的表現。
我覺得在讀《內經》這段話的時候,不能採用研究現代學問的方法,必須把每個問題都弄得非常明白。其實中國文化的很多東西,需要不斷地在讀的過程中、領悟的過程中去理解,可能最後理解到的東西會更深刻,尤其是對《內經》的很多文字。
就像秦伯未老師說的那樣,對這些文字, 需要反覆讀,認真讀!其實“陽化氣”的過程,我們在日常生活中就可以經常看到。
比如在早春,當冰還沒有化的時候,如果在陽光下看,你可以看到一種薄薄的霧氣在上面飄著!這時候冰還沒有化,就是我們說的“陽化氣”的過程,真正從冰化成水,就是一會兒的時間!
對《內經》的這些理論,包括中醫的很多說法,對中藥的很多認識,我們如果只是坐在課堂上去讀,去理解,常常認識不深。只有把它運用到實踐裡邊,你會發現很多可以看到的現象,才會幫助我們很好地去理解。下一句“寒極生熱,熱極生寒”,這個大家可能都會有感觸!到了夏至以後, 熱到了極點的時候,殺戾之氣就起來了,寒象就慢慢出來了!冷,冷到冬至以後,陽氣就開始慢慢升發了,這就是用天地來解釋陰陽。
對“寒極生熱,熱極生寒”這句話,首先應從自然現象方面來理解。結合到臨床,比方說這個人高熱,到 39℃或 40℃的時候,會出現寒戰、發熱。臨床沒見過 37.5℃的時候就打哆嗦的,只有到高熱的時候才出現寒戰。而真正沉寒痼冷,冷到一定程度的時候,患者會出現一種熱象,臉面潮紅的假熱症狀。
這些都是我們臨床上可以看到的“寒極生熱,熱極生寒”現象,這種寒熱的症狀,是中醫臨床中的一種假象!如果說自然界冷了該熱,熱了該冷是一種正常現象的話,那麼剛才說的這種寒和熱的症狀,確實是需要中醫大夫加以辨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