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買南瓜?最值得買的草間彌生作品其實是……

還買南瓜?最值得買的草間彌生作品其實是……


這就是→



時尚芭莎藝術


收錄於合集
#草間彌生

1

#南瓜

1

#當代藝術

111

#藝術市場

31

#Yayoi Kusama

1

草間彌生《A-pumpkin [Bagn8]》,布面丙烯,162×130cm,2011年,2023年春拍成交價:約5517萬港元


提到草間彌生,你首先想到的多半是“南瓜”。從街邊櫥窗、公共空間到博物館展廳,再到拍場頻頻刷新作品價格紀錄,“南瓜”可謂無處不在,也讓人頗感乏味。作為一位今年已94歲的藝術家,草間彌生的創作生涯長達六七十年,其作品之豐富程度可遠不止“南瓜”。今天,時尚芭莎藝術帶你一起攻略。

 

🎃進擊的南瓜

近兩年,草間彌生勢頭太猛。市場上,她穩坐全球拍賣成交額第一的女性藝術家交椅;商業上,與LV的合作席捲全球大街小巷;學術上,M+博物館為其舉辦大型回顧展,吸引大量觀眾。

草間彌生與LV的聯名系列


今年春拍,多家拍賣行均以其作品作為焦點或領銜,成交價格亦不負期待。不過,當人們仔細分析其高端市場紀錄,則會發現:“無限網”與“南瓜”佔據大半江山。從數量而言,在其作品成交前100件中,超過50件為“無限網”系列;超過30件則是南瓜繪畫或雕塑。


草間彌生《南瓜(L)》,青銅,241×235×235cm,2014年,2023年春拍成交價:6263.8萬港元,藝術家第三貴作品


不過,從每平方米價格來看,南瓜畫作基本高於其他系列,甚至遠超那些四五米寬的三聯作。這無不證明了:南瓜不僅火,價格還(虛)高。不得不讓人感嘆一句:一個願打,一個願挨。


草間彌生《南瓜》,布面丙烯,112.3×145.8cm,1995年,2023年春拍成交價:5611萬港元

這當然有原因。首先,“南瓜”的確是藝術家最具代表性的元素之一,來源於其童年時去祖父家看到的一片南瓜地,並於上世紀90年代走紅。1993年,草間彌生代表日本館以“南瓜”為主題的鏡屋亮相威尼斯雙年展;1994年,第一座南瓜雕塑落地日本直島(即去年被颱風掀翻進海里那隻),並開始出現在世界各地的公共空間。


草間彌生《鏡屋(南瓜)》,1993年威尼斯雙年展現場

其次,南瓜之於草間彌生正如金寶湯罐頭之於安迪·沃霍爾,帶著濃厚的波普藝術基因。飽滿可愛的造型、鮮豔的色彩、圖案的易複製性,賦予了這一日常果蔬極強的傳播能力與辨識度,可謂老少皆宜。


草間彌生創作於1994年的南瓜雕塑,位於日本直島。

但也正因如此,對收藏而言,“南瓜”這一元素太讓人不假思索,太沒有挑戰性,太“大眾化”了。當藏家人手一件“南瓜”,就很難體現個性和思考。當然,這並非是說要為了小眾而小眾,而是花費時間精力去研究了藝術家不同的創作階段,挖掘、撿漏。如此不僅更能展示品位和眼光,對於收藏這件事而言也更有樂趣和成就感。


草間彌生《南瓜 (Lpasg)》,布面丙烯,130.3×130.3cm,2013年,2021年成交價:6254萬港元,藝術家第四貴作品

🤔不買“南瓜”
買什麼?

買“早”

——稀缺

1957年,在去往紐約前夕,草間彌生將自己的早期作品全部毀掉,只有極少數保留下來。近期春拍現身的1955年作品《魚腮》(A Gill)就是其一,該作因由藝術家贈予朋友而“倖免於難”。


草間彌生《魚腮》(A Gill),水粉、水墨、油畫、紙本,60.4×72cm,1955年,2023年春拍成交價:486.2萬港元


彼時,草間僅26歲,但人們已能初步看到其才華與未來創作軌跡。抽象而細膩的筆觸,勾勒出豐富的紋理與四散的浮游物,充滿詩意與神秘感。而其重要程度從過往的展出機構可見一斑:東京當代藝術博物館(1999)、巴黎蓬皮杜藝術中心(2011)、泰特美術館(2012)……其50年代的重要作品,可遇不可求。

草間彌生《魚腮》(局部),水粉、水墨、油畫、紙本,60.4×72cm,1955年

買“人”

——先鋒


“我覺得自己更像一名雕塑家。”被問及不同創作身份時,草間彌生如此答道。除了“南瓜”,最值得入手的雕塑當屬一系列佈滿波點的女性人體模型。上世紀60年代中期,藝術家已深受幻覺等精神疾病困擾,她將那段充滿恐懼與焦慮的時期稱為“自我消融”(Self Obliteration)。這一概念代表著身份、邊界的消失,並貫穿其藝術生涯。


草間彌生《Self Obliteration》,綜合媒介,尺寸可變,1966年,2011年成交價:102.2萬美元

草間彌生《無題 (出自〈壓迫意象展〉之人體模型)》,亞克力、聚酯纖維,174×49.5×33cm,1966年,2023年成交價:203.2萬港元


這些女性雕塑正好誕生於此時,從某種程度上是其自我形象與精神狀態的再現。1964-1966年,該系列作品相繼在紐約、米蘭的“Driving Image Show”個展呈現,該展也成為其藝術生涯的標誌性事件。


隨後,她還在人流聚集的廣場上演了多場行為藝術,赤身裸體、塗滿波點,是其最為大膽前衛、最具反叛精神的創作階段。相較於“南瓜”,這些人體雕塑或許少了幾分裝飾性,但無疑更能體現草間彌生的先鋒性。

“Driving Image Show”個展,1966年

創作行為藝術的草間彌生

買“大”

——划算


從每平方米價格來看,多聯作無疑性價比最高。目前,其最貴三聯畫的每平方米價格約268萬美元,單幅最貴的“無限網”和“南瓜”畫作則分別約為688萬和469萬美元。不僅如此,這些大畫體現了藝術家對畫面的掌控能力,以及旺盛的創作精力。尤其是自2000年後完成的作品,彼時藝術家已超過70歲。這些多聯作無一不是一種“活到老、畫到老”的宣言。



草間彌生《無限之網(TWHOQ)》,綜合媒介、畫布,194×390.9cm,2006年,2019年成交價:2772.5萬港元

草間彌生《Infinity Nets (G.E.R)》,布面丙烯,194.3×389.9cm,1999年,2020年成交價:362萬美元


今年春拍的一件“無限點”(Infinity Dots)就是典例。明暗交錯、大小不一的灰色波點充滿律動感,如同深沉的大海,又似滿天繁星。該作的每平方米價格則僅為46.6萬美元,同系列的紅色版還在M+博物館展出。買到即是賺到,當然前提是展示空間夠大。

草間彌生《無限的點(HTI)》,亞克力、畫布(三聯作),共194×390cm,2001年,2023年春拍成交價:2767.5萬港元

買“靜”

——獨特


從南瓜到其2013年開啟的“我永恆的靈魂”系列,絢爛的色彩與繁複的畫面生命力十足。但對一些藏家而言,這些作品可能過於“喧囂”,或與其口味和已有藏品相沖突。在這種情況下,如果資金充足,受極簡主義影響的“無限網”系列作為草間的標誌,當然值得入手。


草間彌生《永遠的愛》,布面丙烯,194×194cm,2014年,2022年成交價:196.6萬美元

草間彌生《Untitled (Nets)》,布面油畫,130.8×116.5cm,1959年,2022年成交價:1049.6萬美元

但如果資金有限,“無限網”就顯得不太友好。其在上世紀八九十年代創作的黑白靜物系列或是更好的選擇。彼時,草間彌生從紐約回到日本,創作進入新階段。她開始用其標誌性的無限網與波點元素,以抽象方式表現日常物件。黑白起伏的畫面靜謐而催眠,讓人想到歐普藝術,再加上豐富的細節,值得細細品味。

雖然這不是其最出名的系列,但隨著藝術家市場大熱,該系列中的一件去年已超過千萬港元拍出,是低估價的三倍多。如果想要入手,還需瞄準時機。

草間彌生《Lemon Tea》,布面丙烯,91×72.5cm,1981年,2022年成交價:1150萬港元

草間彌生《菸灰缸》,布面丙烯,15.8×22.7cm,1981年,2023年春拍成交價:216萬港元

近年來,草間彌生仍創作不停。她最具代表性的沉浸式鏡屋在世界各地頂級機構展出,成為場館的票房保證。在公共藝術領域,她和奇奇·史密斯(Kiki Smith)於去年底為紐約新中央麥迪遜車站繪製的巨幅壁畫令人驚歎。同時,今年五月,其最新個展在卓納畫廊紐約空間舉辦,帶來最新畫作。


草間彌生“鏡屋“裝置在泰特美術館展出至2023年9月

草間彌生為紐約新中央麥迪遜車站創作的壁畫

對這樣一位創作不息、面貌極為豐富的藝術家而言,“南瓜”成為其最具代表性的符號雖然無可厚非,但只知“南瓜”、從眾購買,卻是一種遺憾。作為外來者的草間,曾憑著一腔孤勇與才華,打入紐約藝術界核心。如果要列舉一個當代偉大藝術家的名單,她顯然位列其中。我們也祝願94歲的她健康長壽,創造更多作品與紀錄!

如果你是藏家,會買草間彌生哪個系列的作品?

精彩回顧:
2023上半年,4場設計周、20件新銳設計,你pick哪個?
繪製暗黑童話、被稱為藝術界“巫師”,他是誰?
具象繪畫,如何“挑釁”時代?

編輯、文  張劍蕾
本文由《時尚芭莎》藝術部原創,未經許可不得轉載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