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機歷史段子9個:其母曰:“人盡夫也,父一而已,胡可比也?”

隨機歷史段子9個:其母曰:“人盡夫也,父一而已,胡可比也?”

01

春秋時候,鄭國的大夫祭仲專權。
鄭伯聯絡了朝中大臣雍糾要搞死他。
雍糾正是祭仲的女婿。
雍糾這人大嘴巴,回家就跟自己媳婦雍姬說了。
雍姬聽說他老公要整死他老爹,不知道站誰好,就回家問她媽。
她媽說,爹只有一個,老公誰都可以是。

祭仲專,鄭伯患之,使其婿雍糾殺之。
將享諸郊。
雍姬知之,謂其母曰:“父與夫孰親?”
其母曰:“人盡夫也,父一而已,胡可比也?” 
——《左傳·桓公十五年》


02

南燕的君主慕容德與群臣一起飲酒。
酒酣,問群臣:“我可與古代什麼樣的帝王相比?”
青州刺史鞠仲趕緊上前拍馬屁:“陛下是中興聖主,可比得上中興夏的少康和中興漢的光武。”
慕容德很高興,命左右賞一千匹絹給他。
鞠仲聽說賞賜這麼多,嚇了一跳,連忙辭謝。
慕容德哈哈大笑:“你會開我玩笑,難道我不會開你的玩笑嗎?你的話不實在,所以我也騙騙你,你以為真的賞你嗎?傻帽。”


03

大明萬曆年間,一家四口。
兒子常年在外經商,家裡媳婦服侍公婆。
這婆婆總懷疑兒媳婦和自己老公有貓膩。
某天晚上,她想了個損招,偷穿了自己老公的衣服,趁夜從後面突然抱住了兒媳婦。
兒媳婦突然受驚,黑暗之中又看不清,就胡亂踢打,撓了他(她)的臉一下。
婆婆鬆開手跑了,兒媳婦只看見背影,認得是自己公公的衣服,以為被公公調戲了,第二天就回孃家跟自己的親爹訴苦,說自己被公公欺負了。
兒媳婦的父親氣沖沖去問罪,卻發現親家公臉上沒傷,以為是自己女兒撒謊,回家又把女兒訓了一頓。
兒媳婦一氣之下就自殺了。
兒媳婦的父親又悔又氣,就報了官,這下輪到她公公說不清了。
後來鄰居提供了重要線索,說看見老太太臉上有傷。
官府把老太太抓來詢問,這才真相大白。
此案轟動一時,人稱“婆奸媳”案。


04

李清照晚年的時候無兒無女,無人可傳衣缽。
一位孫姓友人家的女兒,才十歲但聰明伶俐,李清照非常喜歡。
她提出要把自己所有才學傾囊相授,傳給這個小姑娘。
然而小姑娘回以一句:

“才藻非女子事!”

小姑娘的父親因此而“奇之”,覺得自家姑娘這回答真是太棒了,太有出息了。然後“手書古列女事數十授夫人(即前文的孫氏小姑娘),夫人日夜誦服不廢”。
這段故事記載於陸游的《渭南文集》第三十五卷《夫人孫氏墓誌銘》。
夫人孫氏,就是這位孫氏小姑娘。
將此事寫入墓誌銘,也說明陸游對孫氏的回應也是持讚賞態度的。

夫人幼有淑質,故趙建康明誠之配李氏,以文辭名家,欲以其學傳夫人。時夫人始十餘歳,謝不可,曰:才藻非女子事也。



05

景龍四年,暮春,長安,昆明池旁,一群富二代正在飲酒作樂。
此時,旁邊一位身著戎服,臂上架鷹的年輕人正巧路過,看他們正在嗨,就騎著馬衝到前面,也要湊個熱鬧。
這幫富二代們都沒見過這個年輕人,看他的打扮還以為他就是個當兵的窮小子,就有人提議自報家門,“以門族官品自言”,想要以此來羞辱他。
等到這幫富二代們挨個吹完了牛逼,輪到這年輕人的時候,他站起來大聲說到:
“我太爺爺是皇帝,我爺爺是皇帝,我爸爸是相王,我是臨淄王李隆基”。


06

陰子春,南朝宋人。
曾任東莞太守,梁左衛將軍。
這人特別不愛洗腳,認為洗腳會洗掉好運氣。
他老婆好不容易好說歹說勸他洗了一回,結果洗完沒多久梁州之戰他就打敗了。
於是認為這次戰爭的失敗是洗腳導致的,所以從此之後終生再不洗腳。
北魏攻梁州之戰是505年,陰子春死於551年。
也就是說,他46年沒有洗腳。


整理於

zhihu.com/people/zhu-quan-92-76


07

楊繼宗,明朝成化年間任嘉興知府。
某天他不在家,有人來送禮,一隻熟鵝,一個豬頭,他老婆就收下了。
楊繼宗回來之後也沒問就吃了,吃完問老婆哪裡來的,老婆說人家送的。
楊繼宗頓時捶腦頓足,召集所有屬下開會.
會上,他做了深刻的批評和自我批評,檢討自己沒有教育好老婆,以致收人賄賂。
最牛逼的是,他當著眾人的拿出肥皂,吃下去,吃完肥皂,一頓狂吐,把吃人家的東西都吐了出來。
散會之後又派人準備行裝,把老婆送回了老家。

PS:
楊繼宗這個人的確是個難得的大清官。
連當時的大太監汪直都說:

“天下不愛錢者惟楊繼宗一人耳。”

有這樣的人,是嘉興百姓的福氣,就是有點委屈了他老婆。


08

明中期思想家黃縮,是朱熹的虔誠信徒。
早年曾發奮苦讀,修身養性。
到什麼程度呢?

“閉戶書實,以至終夜不寐,中日不食,罰跪自擊,無所不至”

廢寢忘食的讀書,還閒著沒事自己抽自己,有點苦行僧的意思。
還拿個小冊子,一邊寫“天理”兩字,一邊寫“人慾”兩字。

“發一念由天理以紅筆點之;發一念由人慾,以黑筆點之。至十日一數之,以視紅黑多寡為工程。”

除了這些,人家黃先生還拿小木牌刻上名言警句座右銘之類的,放在袖子裡,時常拿出來看。
黃先生的修行很刻苦,也很變態,但效果貌似不咋的。
他早年靠“大禮議起家 。

大禮議是明嘉靖初年的一次重大政治件。

老王之前寫過。

可點擊閱讀>>>

這大概是古代權斗的天花板了(1)

這大概是古代權斗的天花板了(2)

最初依附張瑰,後來背叛張瑰依附夏言。
一輩子雖有起落,但也算官運享通。
就是名聲不好。
也不知道早年費那麼大勁修行幹嗎?
黃綰這個人還有件趣事——
他曾經跟嘉靖吹牛逼,說自己學習岳飛,背上也刺了盡忠報國四個大字。
沒想到嘉靖較真了,讓人把丫衣服扒了看,一看沒有。
嘉靖受到了欺騙很傷心,黃先生亂吹牛逼也被人笑話了好一陣子。


09

宋徽宗崇寧年間,曾禁止食狗。
原因是一個叫範致虛的大臣上言徽宗,說陛下屬狗,所以應禁殺狗。
禁令下達之後,引起朝野上下一致反對。
其中最有意思的是太學生們提出的反對意見:神宗皇帝屬鼠,也沒見禁止天下養貓啊。
崇寧初,範致虛上言,十二宮神狗居戌位,為陛下本命,今京師有以屠狗為業者,宜行禁止。因降指揮禁天下殺狗,賞錢至二萬。太學生初聞之,有宣言於眾曰:朝廷事事紹述熙豐,神宗生戊子年而當年未聞禁畜貓也。—— 朱弁《曲洧舊聞》卷七
明朝正德十四年十二月,武宗南巡期間,也發過一條禁令,禁止養豬殺豬。
原因和宋徽宗一樣,他本人屬豬且姓朱,所以不許天下人吃豬肉。
這條禁令只維持三個月左右,因為祭祀也需要豬肉,不然不合禮法。
首輔楊廷和也上了一道《請免禁殺豬疏》,要求取消這種荒唐的禁令。
《萬曆野獲編》的作者沈德符對此事評論道:

“然則範致虛之說,又行於本朝矣。今古怪事堪作對者,何所不有。”
歷史反覆證明:
凡是與“吃”有關的,以搞笑或是荒謬的理由下達的禁令,多半都維持不了多久。

喜歡這篇,點我關注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