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高血脂三大認識誤區!給身邊有高血脂的朋友都看看

警惕:高血脂三大認識誤區!給身邊有高血脂的朋友都看看

老張體型消瘦,有高血壓病史,年前體檢的時候發現血脂升高,感到很不解,自己一點都不胖,怎麼會得高血脂呢?現在也沒有任何不舒服的感覺,血脂稍微高一點不要緊吧?

還有劉女士,高血脂、冠心病,吃了2個月降脂藥後去複查血脂,看到檢查報告單上的箭頭沒有了,感到很高興,就把藥給停了,結果上個月,突發腦梗住院了。

其實像這樣的情況絕非個例,我們有身邊很多人都認為,高血脂不痛不癢,對人體危害不大,而並不清楚血脂長期升高會導致動脈粥樣硬化,引起腦梗死、心肌梗死、冠心病等多種心血管疾病,今天這期內容,希望能夠幫助大家瞭解高血脂的危害,糾正認識上的錯誤,去正確對待高血脂。

第一個錯誤就是血脂偏高,沒有不適症狀,就不需要治療:

大多數高血脂患者,初期都沒有什麼症狀,因為沒有症狀,所以即使查出來血脂升高,很多人都不會重視。但是沒有症狀並不代表對身體沒有傷害。

血脂主要包括膽固醇和甘油三酯兩大類。膽固醇長期升高,會導致動脈粥樣硬化,造成管腔狹窄甚至閉塞。比如腦梗、心梗、下肢血栓、頸動脈粥樣硬化都與膽固醇升高有密切的關係。當甘油三酯超過5.6mmol/L的時候,患急性胰腺炎的風險就會明顯增加,而急性胰腺炎又是一種相當嚴重的疾病,甚至會導致患者出現生命危險。此外血脂長期升高,還會導致脂肪在肝細胞內堆積,引起脂肪肝、肝功能出現異常。因此如果在檢查中發現有血脂升高,一定要積極治療,千萬不可大意。

第二個錯誤是高血脂是吃出來的,只要一直吃素,血脂就不會高:

血脂高主要與遺傳、代謝和生活習慣等因素有關。比如有高脂血症家族史的人群,子女發生高血脂的幾率就會明顯增加。此外血脂升高跟肝臟代謝異常也有一定的關係,如果肝臟代謝脂質的能力下降,血液中多餘的脂肪就無法被排出體外。比方說吃同樣的高熱量、高脂肪食物,別人能夠完全代謝掉,而你卻只能代謝掉其中的一部分,那麼沒有被代謝掉的這些脂肪就會堆積在血液中,引起血脂升高。所以儘管有些人長期吃素不吃葷,但血脂還是高,主要可能和這個原因有關,而長期吃素,又會造成營養缺乏,導致糖、脂肪、蛋白質代謝紊亂,反而不利於血脂的控制。

第三個錯誤是血脂正常了,就可以停藥了:

許多人擔心天天吃降脂藥會損傷肝腎功能,所以看到血脂指標正常了以後,就趕緊把藥給停了。那血脂正常了,能不能停藥呢?這要分兩方面來看:如果只是單純的血脂高,沒有合併冠心病、高血壓、糖尿病、斑塊等其它方面的心血管疾病,血脂正常了,可以在醫生的指導下逐漸減量,直至停藥。比如血脂指標降到正常水平以後,可以把原先吃的藥減少1/3或者1/2的量,如果一個月以後複查沒有問題,可以暫時停藥。但停藥後3個月內,必須還要再複查一次血脂,如果血脂指標仍舊正常可以不吃藥。之後每隔半年再複查一次血脂,如果發現血脂再次升高,就要把原來用的藥再吃回去。

另一方面對於診斷明確的缺血性腦血管疾病、頸動脈狹窄>50%、冠心病、做過搭橋、放過支架等患者,無論現在血脂水平是否降到正常,都必須長期服用降脂藥,不然再次發生心血管疾病的風險是非常高的。長期服用降脂藥物可以起到延緩動脈粥樣硬化,保護血管內皮,穩定斑塊,防治心血管疾病的作用。

如果因為過分擔心藥物的副作用而自行停藥,導致病情加重或者延誤治療,是不應該的也是完全沒有必要的。就好比喝水可能被嗆著,吃飯可能會噎著,走路可能會摔跤,難道會因為擔心這個就不喝水、不吃飯、不走路了嗎?只要我們按醫囑服藥,定期複查,有情況隨時就診,就能減少或者避免藥物不良反應的發生。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