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天,“叶音”這個名字登上了熱搜榜一,我的第一反應是:哈?不會是我知道的那個叶音吧?
點進去,還真是,《這就是街舞!》第二季的冠軍,當時我圍觀了比賽,真覺得叶音跳舞的律動感實在太好了,拿第一實至名歸,後來看到他在其他節目都能當指導大神了,覺得吧,練了很多年“舞功”的舞者終於出頭了,挺好的。
沒想到這回叶音不是因為絕佳舞技上熱搜,而是疑似“塌房”?
可惜當事人表示她想留證的時候,被對方奪了手機。沒有錘的事兒,咱們也不好說。
只是有一說一,叶音這種style要真是渣男,確實挺值得上一熱搜的,主要是把葉師傅的舞技屏蔽掉的話,他給人的感覺就是……emm網友也只能想到“老實”這種形容詞。
問題來了,為什麼有些男的看著其貌不揚,卻超有異性緣?
有網友總結:說唱(以及搖滾)、電競、街舞、相聲(包含脫口秀 )是男人的四大醫美,有了這些技能buff,再普的崽都能浪到飛起。
反過來說,是有些普男在某種技能圈子的加持下,無形之中有了謎之“氛圍帥”。
說唱&搖滾,河童變浪系帥哥?
說唱和搖滾雖然在音樂形式上有區別,但是在表現和精神上倒是有一點相似之處,就是盛產“浪子式歌手”。
浪子帥哥一直是女性愛情大殺器,李師師見了燕青都沒抵擋得住,不過浪子質量是連年下降的。
想當年鄭鈞為代表的搖滾浪子,座機畫質都仍然能看出是個大帥哥,現在就……浪子帥哥是沒有了,只剩浪子,沒有帥哥。
國搖最近幾年有復甦跡象,主要是搞樂隊的節目多了起來,戀愛瓜自然也多了起來。觀眾們這才發現,怎麼這個圈子總是出河童和美女的戀情?
和馬思純談戀愛談得讓大家紛紛高呼快跑的“小樂”,據說是在曼徹斯特學搖滾。我相信張曼樂先生肯定具有很強大的意志和靈魂,馬思純談戀愛總歸還是得找點什麼值得喜歡的點吧。
也正是這段戀情,讓很多完全不瞭解國搖的朋友知道了“月亮組”這個地方,也吃了無數關於滾圈普男的瓜。
唯二獲得月亮組公認,在私生活方面還算正常的,一個是大張偉,一個是彭磊。不過彭磊看了或許高興不起來。
由於裡面的很多爆料噁心到有些玄乎,這邊建議口味重的閨蜜們自己去搜一搜裡面的故事。看過的最好笑的一條是,馬姐當時和小白的《你是我的城池營壘》正在播,有劇粉很憤怒地說覺得白敬亭四捨五入和張曼樂接吻,看一次笑一次。
但搖滾圈好歹還不以作品夾帶黃暴為榮,只是精神上帶點叛逆,平日作風比較狂,那說唱rap嘿啪這個圈子,則是把迪克轉成大風車擺在檯面上。
要說兩個有什麼區別,人工智能告訴我們,都小心點:
最離譜的,是之前還有一位女生指控某說唱er利用戀愛關係,強迫她賣身,而當時她還未成年……
事情曝光後涉事選手註銷微博賬號,女生也說自己報了警,希望能等來正義的裁決。我去看了一下,那位顏值哪哪都不是能吸引女生的類型,結合女生的微博來看,“文字、愛和音樂”真的就是她的濾鏡了。
我也認識一些男性朋友,平時看著普普通通一人,只是因為會玩樂器,偶爾去跑場彈琴演出,竟然也能吸引到不少女生朋友。
包括街舞也會給人這種濾鏡,那其實是生活中普普通通的人太常見,你難得看見一個好像有點叛逆靈魂的,或有超多創作才華輸出的、與眾不同的類型,自然很容易被吸引。
當一個圈子裡的這類人越來越多的時候,這個圈就會給人一種很亂的感覺了……但太把自己當回事的人,浪過頭通常是一無所有。
醫美亞軍:直播衍生行業&現場語言表演
在醫美濾鏡裡排行亞軍的,就是電競,實際上這個群體以電競選手、up主、配音主播為主,基本都是網絡職業轉型或者衍生出來行當。
由於長期接觸粉絲群體,所以粉絲特別容易產生“別人對他不瞭解,還是我最瞭解他”的情緒。其中配音主播這個領域最複雜,因為圈層涉及小說、耽美、遊戲、漫畫很多個交疊的領域,粉絲的情感相對來說很複雜。
像配音圈天花板姜廣濤在被警方帶走之後,仍然很多粉絲堅持他是無辜的。他的作品,用word排版,打三四頁紙都放不下,從電視劇網劇到二次元全方位涉獵。他和寶木中陽還配過《古劍奇譚》,讓這部劇登頂成為一劇5塌的史詩級廢墟國產劇。
這個圈子不分國別,外娛配音top塌房之後,也有很多中粉痛心疾首,甚至對當事人還有一點點幻想。
凡是看日漫的多少都瞭解一些的櫻井孝宏,在隱婚時騙單身女生戀愛,中途還出軌其他女生,劈腿次數多到能把自己絆倒。就這樣,還有很多粉絲稱“私德不影響能力所以不能這樣批判他”。
粉絲說得也挺有理有據:人家老婆都原諒他,你們又有什麼資格指指點點呢?
電競圈同樣也是一個很容易被粉絲稱為“菜才是原罪,私德不算原罪”的圈子。文無第一,武無第二,音樂、配音這種東西沒有絕對的王者,可是電競畢竟是體育項目,只要成績在,總有粉絲護盤。
像之前網傳一位隊員要女友打胎,之後還不負責,派出的是殺招是讓自己媽媽蕩婦羞辱女友,說造成這個問題是女友不自愛……
而隊裡對他的處罰是禁賽1次,罰一個月工資。也可能是當時他未成年,所以有道德上的未成年人保護法吧。
名列季軍的還有相聲&脫口秀。
和配音不同的是,配音演員多多少少還沾點他扮演的角色的濾鏡,相聲和脫口秀這種屬於面對面交流,粉絲基本是完全不看臉的,如果看臉的話應該也不會進這個圈子裡找心中的男神。
相聲圈的底線能比脫口秀高一些,相聲就算再不濟,入門入行也要接受行業規訓的職業道德教育。脫口秀那邊就比較慘了——
不過這些事情本身不是最離奇的,最離奇的還有粉絲替他們叫屈,以“脫口秀是冒犯的藝術”要求大眾對他們網開一面。很懷疑這些粉絲實際上是對家扮演的,目的是——
綜上,因為行業的屬性不同,大家各自能營造出來的“氛圍美”就完全不一樣。你以為的“濾鏡”是加了能變帥,殊不知有人喜歡某類人,可能喜歡的就是TA不夠帥,但又會敲鍵盤或者很會說話呢?
能力越強,塌房越狂?
研究這類話題時,我看到的最多的說法是:“因為他能力很好啊,所以我能原諒他。”
我們小總結一下,電競是靠技術,說唱搖滾街舞相聲脫口秀需要很強的臨場反應和舞臺表現力,配音不僅要有紮實的功底,還得需要對觀眾愛好有很強的認知,確實會比靠臉突出重圍的演員、愛豆看起來更有業務能力強的感受,這是他們“醫美”氛圍感的來由。
但是,不要被PUA!既然他們這些行業不是靠臉吃飯,所以如果他們能力不強的話,就沒有飯吃了啊姐妹們! 他們的能力不是為了你而產生的,是為了在這個行業裡紮根而產生的!
寶石:主打一個氣氛組配圖,和本文無關
這其中還有一個很容易被洗腦的點:
大粉經常會強調“他們是不靠粉絲起步的,都是靠能力,所以沒有粉絲也不影響”。問題是如果他們沒有能力,別說粉絲,壓根連入行資格都沒有,沒有粉絲會莫名其妙喜歡上一個要能力沒能力要顏值沒顏值的人啊。
“人不是靠衣服存活的,是靠吃飯睡覺呼吸”,那所以有人會不需要衣服貼在身上嗎?沒出小區門,就會被強制扭進小亭子吧?
由於能力高,所以發瘋發癲沒錯;由於能力高,所以私德差很正常;由於能力高,所以不在乎粉絲的心情天經地義?
事實上,能力壓根就不是這些塌房怪胡作非為的藉口,很搞笑的是他們還往往以梵高有梅毒、王爾德也有梅毒去開脫“人和作品要分離”,不知道是在碰瓷梵高還是在碰瓷梅毒。
當然,以上情況基本是“自己發瘋”和“粉絲慣的”打配合造成的當代行為藝術,這些圈子本身還是有很多能力在線精神也正常的從業者的。就事論事,咱們也不要誤傷其他無辜同行。
E姐結語
以我塌房多年的經驗來說,勸閨蜜們如果真的做好了“就算塌房也要入坑”的準備,記得搞得長得好看點的。不然到時候回憶起來,只有噁心的份兒。
多數情況下,剛塌房完的那陣子,可能還會有“不可能吧,再等等看”和“可是他能力真的很好……”的濾鏡。不過再過幾個月,基本就沒啥感覺了,再過半年或者一年,甚至會反問自己:
當時是不是自己被什麼奪舍了?怎麼會看上這麼個玩意兒?
說到底,“四大醫美”這份濾鏡,還是建立在期許的基礎上。如果沒有什麼期許,就算是鮮嫩小帥哥,也會被油到連夜cos退錢哥。
如果有的姐妹真的就是對職業能力濾鏡特別上頭,那還可以去看椰樹直播間,裡面全都是職業擦邊的男模,特別敬業、努力、靠自己去尋找職業方向,而且對粉絲還很客氣。
男人可以揮灑汗水辛勤勞作天天守著兄弟的臭襪子,也可以揮灑汗水就要擦邊日日炫耀自己的二頭肌,就是不能靠著一點才華附加的光環,以為那是自己魅力無限大,有點粉絲就開始搞清高姿態,搞當代花魁人設。
沒有粉絲你賣什麼票?沒有粉絲你開什麼打賞?沒有粉絲你搞什麼付費專屬物料包?都是出來靠曝光賺額外收益的,還一副老子只賣藝不賣營業,你們要倒貼,我才會大門常打開的做派啊?
適度職業帶來的醫美濾鏡是整容,過度消費職業濾鏡是毀容。多照鏡子,少撩粉絲,男德是最穩的駐顏針。
今天的深夜話題是:
你如何看待這些“男人的醫美”?
來評論區說說吧~
-今天頭條の主筆-
你的小仙女E姐,睿智的碧雕,打醬油的小椒
值日生:小椒 美術:樹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