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體有溼氣怎樣排除?
溼氣不除百病生,溼氣在進入人體之後會阻礙氣血運行,導致身體水腫,入睡困難,頭腦昏沉等一系列的問題,如果不及時的去溼,還有可能會導致風溼等極難根治的頑疾。那麼怎麼知道身體有溼氣了?溼氣重的人多虛胖,脂肪積聚在腹部或腿部擁有“草果形或者“梨形”身材。體內有溼的人,大便不易成形。因為溼氣有黏膩的特點,大便若經常粘在馬桶上不易衝淨,便後常覺不易擦淨,則說明體內有溼了。
身體有溼氣了該怎麼排除呢?在我們身體上有兩個窩窩,一個是腋窩一個是膝窩,在這兩個窩窩裡藏著兩個穴位。
在腋窩裡的穴位是極泉穴,極泉穴是心經上的重要穴位,活血散瘀的功效,經常拍打就能將滯留在體內的溼氣給拍出去。因為是拍打,不用很準確的找出穴位的位置,怎麼拍打呢?拍腋窩時將手抬過頭頂,肘部彎曲手指摸住耳朵,用另一隻手的手掌拍打腋窩,力度可以稍微大一點,每側的腋窩拍打5分鐘。
膝窩中心點上有一個穴位,是膀胱經上的委中穴,膀胱經是人體最大的排毒去溼通道,怎麼拍打呢?抬起小腿,用手掌拍打,力度稍微大一點,每側膝窩拍打5分鐘。拍打膝窩不僅能清除人體的溼寒之氣,還能疏通人體的經絡氣血,將身體中的毒素垃圾運出體外。
只要我們堅持拍打這兩個窩窩,就能排除體內的溼氣,一身輕鬆。
腦供血不足,改善氣血不足,遠離腦梗
我們很多人經常是手邊的事,轉個身就會忘記,有人就說,這是年紀大了腦子不好使了。究其原因呢,這是由於腦供血不足引起的。腦供血不足的症狀主要是有反覆的頭暈頭痛,經常耳鳴,心煩氣躁,情緒容易失控,睡眠質量差,注意力不集中,健忘等等。也有人還會出現面部,或者是一側肢體發麻,語言障礙,精神不濟,意識模糊等症狀。造成腦供血不足的原因,主要有動脈血管狹窄,微血栓的形成,血壓降低,血液粘稠度增高,頸部關節的錯位和頸椎曲度的改變等。
那麼我們該如何預防和緩解腦供血不足呢?今天說一個非常簡單的小動作,堅持練習就可以預防腦供血不足,緩解腦供血不足帶來的一系列不適的症狀。
我們做這個動作時,站立雙臂放鬆自然垂放於身體兩側,肩膀上提然後放鬆自然落下。每天早晚各進行一次,每次五分鐘左右就可以了。聳肩時可以幫助我們放鬆肩部和頸部的肌肉。為我們的血管提供驅動力,為我們的大腦提供充足的血液和營養物質,從根本上的緩解腦供血不足。
再一個動作就是空抓手,我們手掌衝前伸直胳膊做出空抓手的動作,五指張開時胳膊前伸,五指併攏時那彎曲胳膊。這個動作也是一早一晚各進行一次,每一次空抓手2分鐘左右就可以了。空抓手可以改善我們的身體末梢循環,疏通胳膊上面的經絡,促進我們上半身的血液循環,從而為大腦輸送更多的營養物質和養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