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
譚平老師主講的線下茶課一期結束了,在新的課程開啟之前,我們來聽聽上一期同學的心聲。
本文作者:茶課一期慶慶同學
編輯:厚朴生活課
厚朴線下茶課一期
主講老師:譚平
厚朴中醫臨床班四期畢業
高級茶藝師
中國非遺茶療傳承師
茶 · 通神 · ?
“豆香,純正的豆香,典型的碧螺春的豆香。”隨著茶課老師的這句話,我喝了一口同學帶來的碧螺春,綿綿悠長的豆香像是一條時光隧道,載我回到幽暗的兒時。
捧著一個豁著小口的玻璃杯的外公,讓我聞他杯中的“豆香”,又好像怕我把他的“豆香”吸光而收回他的舊杯子,回身轉向他的桌前,清瘦的身軀在洗的發白的寬大的藍色中山裝中正正的坐著,喝著他的“豆香”,微閉雙眼,滿足的表情時至今日仍然依稀可見。
碧螺春的豆香伴著熱湯和茶氣湧入口中,在我的細胞間肆意跳動,我的心被她擊中,瞬間眼淚佔據了眼眶。助教知道我喜歡聞杯蓋香,示意我再聞杯蓋的豆香。此時的我不敢再觸碰杯蓋,可又鬼使神差的拿起它,深深地吸了一口氣,想把“豆香”全部吸到肚裡,深深地,深深地。瞬間我理解了同學們在喝到某款茶後的淚如泉湧和展喉一吼。這是第八次茶課的“試毒”環節,我們叫它“試毒”,是因為在這個環節,老師會泡同學們從家裡帶來的茶,並先行試喝。這些茶往往不知優劣或沖泡不得法而束之高閣,拿到學堂,老師“試毒”。茶好,老師教會我們泡出好茶;茶劣,給茶另找出路。
第八次茶課了,我蹉跎了茶齡,又蹉跎了前七次茶課。回想前幾次茶課,老師精心佈置的茶室不能打動我;精緻的茶器不能打動我;精美的茶點不能打動我。我只能羨慕同學們喝茶之後的反應。有的同學在排寒氣,有的同學感覺到別的同學的寒氣,排寒氣的同學道歉,說自己對不起大家,把寒氣帶到了溫暖的教室,此時老師寬慰她說:你鍛鍊了大家的抗寒能力。有的同學一直在打嗝,她還給自己起了“打嗝一族”的名號,我多麼希望這個嗝是從我嘴裡打出來的呀。大家都在出汗,有的同學說出汗的同時還在冒油。而我只出了汗。茶課我是白上了嗎?我的心情就像今年北京的春天,溫度像坐過山車,溼度像零極限,能見度像霧裡看花。直到“豆香”的出現。“豆香”像禮花的引線,引燃了禮花的內涵。這些內涵是在茶課上一次次調息、讀茶、識茶、試茶、聞香、品茗、觀色、見茶底的過程中積澱起來的;是在老師的碎碎念,“關注體感”中注入體內的。我好像終於捨得放下時時萬馬奔騰的大腦,能感覺到身體在喝茶後的一絲絲變化。關注體感,關注自身就在這絲絲暖意中長在了我的身上。感謝茶課,在這裡我找回了自己的身體,這麼多年我最珍貴的身體被我忘在了大腦之外,這麼多年我是一個行走的大腦。在厚朴上茶課,應當把大腦放在家裡,只帶著身體。
徐老師說:茶能通神。我好像感受到一點點,我在這裡拋磚,茶課同學抱著美玉來碰撞。茶用她特有的物質之身,遇見能讀懂她的人,用浸潤著人之氣的水和溫度激發茶自帶的茶氣、茶湯、茶色,喝茶人又通過自己的感官,讓茶氣、茶色、茶湯流通身體,茶人契合,可通人的神,人的神被茶滋養,迴歸本神應有的樣子。茶可能還能通天地之神,只有初級體感的我目前還不得而知。
回想小時候的外公,可能就是與茶溝通,經茶通神,讓茶浸潤心田,滋養生命,走出了那段艱苦歲月。
感謝茶!感謝豆香!
–END–
-廣告-
厚朴線下茶課
譚平老師週三班
6月14日開課~8月16日結束
其間每週三13:30-16:30上課
共十次,每次三小時
8~12人成席
授課地點
小紅門厚朴中醫學堂茶室
報名、諮詢請掃下圖二維碼聯絡專屬客服
點閱讀原文瞭解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