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古至今,有許多中醫人都是因為疾病與中醫結緣。他們在自己或家人身患疾病時,被中醫所救,從此開始相信、熱愛並深入學習中醫這門流傳了數千年的醫術。
有這樣一位中醫人就有類似的經歷。他叫王鵬,年輕時曾多次身患重疾,徘徊在生死的邊緣,備受心理和身體疾病的摧殘。後來,他緊握住了中醫這顆救命稻草,終於得以脫離疾病的苦海。
在與中醫的“對話”間,王鵬開始思考人類醫療的前途在哪裡,並追溯到《黃帝內經》的年代尋找答案。他依據《黃帝內經》“五體刺”的理論框架,綜合中醫以及少數民族醫學的針具、刺法以及民間療法,構建了“廣義針灸學”體系,由此打開了認識腧穴和針灸方法的新視角,並帶領越來越多的人回溯經典本原學習針灸醫學。
這本《兼山閒庭廣義針灸串講》,就是王鵬老師根據錄音整理而成的講稿。走進本書,你將從娓娓道來的“故事”中,完成從入門到實戰的針灸學習之路。
四君中醫叢書
閒庭堂下懸壺僧,六經不達半生窮
四壁雲天畫秋扇,一簾風月寫丹青
笑看人間千般疾,飲斷寒江萬里冰
欲問前途何處是,孤舟滄海蓬萊東
這本書不枯燥。王鵬老師將自己研究廣義針灸理論的感悟錄成音頻,最終形成書稿。因此,我們看到的內容,就是王鵬老師在“講故事”,不急不緩,娓娓道來。
王鵬老師結合自己臨床實踐總結,從“進化論視角”以及“人體本能論視角”,深入淺出地梳理並還原了《黃帝內經》“五體刺”的理論框架。
按照經皮系統、經筋系統、經脈系統、神經系統、狹義經絡系統、經骨系統的順序,從系統作用到取穴方法,通過生動的臨床案例和清晰的示意圖,幫助讀者理解並掌握如何運用廣義針灸理論治療各類疾病。
這本書有個特別的地方,翻開目錄,你會發現“跳出醫療的視角”“上帝視角”“歷史視角”“上帝造人的原則”這樣有趣的字眼。不免發問,什麼意思?王鵬與上帝對話了?請大膽相信,他真的做到了!
舉個例子,《靈樞·經脈》中有個觀點叫太陽主筋。張景嶽解釋“周身筋脈,唯足太陽為多為巨。”為什麼周身筋脈就是足太陽為多為巨呢?王鵬老師認為,這個問題應該從進化的歷史視角去看待。
“人類最早還是猿的時候基本是以爬行為主,後來隨著進化,這些猿就從樹上下來了……直立行走要一個前提,那就是我們所說的足太陽經筋系統需要足夠的發達,要不然人類是站不起來的……實際上足太陽經筋系統還有一次大的進化,那就是距今一萬年左右,人類開始進人了農耕文明……因為農耕最大的一個特點是要求人要俯身勞作。人家好不容易從猿進化成人能直起身子走兩步了,這下倒好,又趴下了。”
點擊封面進入悅醫家·中醫書院購書
在書中,有些觀點讓人耳目一新,比如說作者把廣義的穴位分為皮穴、筋穴、脈穴、骨穴、神經穴和氣穴。他認為,在經筋系統上出現的非正常表現,都稱為筋穴。並在書中對一些常見的疼痛給予針灸處方指導。
又比如,作者將他在臨床上常用的五個脈穴總結為風府脈穴、大椎脈穴、靈臺脈穴、命門脈穴、八髎脈穴,每個脈穴都針對治療一大類的疾病。
溯源經典學針灸
點擊封面進入悅醫家·中醫書院購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