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週二去靈隱,想要十八籽的請私。”手串“代請人”羊羊每週都要去一趟靈隱寺,幫網友代購熱門的十八籽手串。個別客戶要求代購法喜寺和香積寺等其他寺廟的手串,“那是另外的價格。”羊羊回覆。
她的本職工作並不是代購,而是一名家裝設計師,只是去年把靈隱寺的十八籽發到社交平臺,就吸引了很多人留言。
區別於其他的代購,代購手串一般叫“代請”,客戶留言時還會跟個拜一拜的表情,儀式感十足。本著對客戶負責的態度,羊羊還增加了一個環節,只要時間允許,手串都會免費“過香”,“就是一種祈福的儀式,這樣手串上就加持了香火”。
她會把“過香”的視頻發給客戶看,經常會收到另一個拜一拜的表情。
在距離杭州1200多公里外的北京,同樣有一群人做著和羊羊一樣的生意。雍和宮的香灰琉璃手串寄託了年輕人對事業成功、家庭美滿的期待。
在北京和杭州之間,古都南京的寺廟同樣香火正旺。五一假期,雞鳴寺原定每天限流3000人,清明小長假時遊客數量猛增到超過25000人,寺廟不得不設立“反悔門”引導遊客離開。
“代請”的人越來越多,需求也在不斷迭代。不久前,羊羊收到一封私信:“能不能結緣一串佛像腳下的無患子?”細問之下才知道,他們想要靈隱那邊無患子的果子,打磨後穿成串。
無患子,是一種在杭州比較常見的樹,在通往靈隱寺的一路上有很多。在民間,它又被稱為 “鬼見愁”,“舊俗採之令童子佩戴,或懸於門上,雲可以避鬼魅。”
羊羊真的去了,隨手找了根小棍棍在枯枝落葉堆裡翻找起來,半天也沒找到幾顆。經過的路人好心提醒她,“你來得太晚了,今天的早被人撿光了。”第二次她提早了些,花壇邊、大樹下,三三兩兩蹲著的人,都在撿。有的人拿了個剛喝完的奶茶杯子當容器,裡面已經裝了大半杯。
她聽到他們的聊天,“聽著經文長大的無患子果然不一樣,油性大,靈氣就是足。”周圍人悶聲笑起來。羊羊不知道什麼是油性很足,勉強撿夠一串的量後,只覺得自己滿手都黏糊糊的,去洗了好長時間的手。
出門的時候,一位熱心大哥伸出一根手指,告訴她門外不遠處就可以拋光。“那個攤子上坐了位大叔,手指指尖黢黑,說明生意很不錯。”不到40分鐘,她就拿到了手串。按照慣例,她也拿著它“過香”,和眾多年輕人一起在香火中迎風落淚。
不是想徹底躺平
而是想借助“外力”
一串靈隱寺十八籽,外加一個智能手錶,這是暖暖去年以來的必備出門裝備,她說這是“科技和命運一把抓”。十八籽是她去年排了兩個小時隊,好不容易求到的,當時靈隱寺規定每人只能購買一條。
暖暖在互聯網公司做運營,1991年出生的她三天兩頭被父母催婚,而她只想一心忙事業。可事業也不順,被同事搶走了項目後丟失了晉升機會,持續性想擺爛,然而到手的工資總是會將她打醒。
相比遙遠的雍和宮,靈隱寺似乎更得暖暖青睞,“那邊風景很好,去轉轉能散散心,十八籽18種寓意,管他什麼事業愛情平安的,總得有個讓我沾到點邊邊吧?”
在杭州另一座知名寺廟法喜寺,出門口的匾額上寫著“莫向外求”,但進門處被摸得光亮的文字石牆,暴露了很多人真實的目的。暖暖說自己包括更年輕的朋友並不是想徹底躺平,而是太累想借助一些“外力”,“以前騎車可以站起來蹬,現在想的是買一輛電助力自行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