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服玻尿酸,吃出下一個千億賽道

口服玻尿酸,吃出下一個千億賽道
OUT了,現在已經是“萬物皆可玻尿酸”的時代啦。精華液、面膜、洗髮水、滴眼液,甚至安全套中都有玻尿酸添加。“玻尿酸+”的廣闊邊界,源於其功效。
第一財經商業數據中心(CBNData)聯合時尚芭莎發佈的《中國美顏消費趨勢白皮書》中,玻尿酸連續多年蟬聯“最受消費者歡迎的美容護膚成分”榜首。越來越多的品牌希望通過玻尿酸吸引受眾、增加流量。
關於玻尿酸,新的故事還在上演。隨著2021年中國玻尿酸入食政策的放開,“玻尿酸+食品”迎來新風口。
國貨首次拿到玻尿酸食品入場券
2021年1月7日是中國玻尿酸產業一個里程碑式的日子。
在這一天,國家衛健委正式批准了透明質酸鈉(俗稱“玻尿酸”)准許其在普通食品中添加使用,使用範圍包括乳及乳品、飲料類、酒類、可可製品、巧克力和巧克力製品以及糖果、冷凍飲品等。
得益於此前在美容市場的消費教育,和國外功能性食品對於國內用戶的輻射普及,口服玻尿酸讓越來越多的中國消費者產生好奇。2021年度國內“玻尿酸食品”的搜索熱度持續居高不下,全年增幅達到283%。
數據來源:《2021中國線上高增長消費市場白皮書》
製圖:第一財經商業數據中心(CBNData)
不僅消費者認可,玻尿酸食品還受到了資本的青睞。據觀潮新消費不完全統計,2021年功能性食品融資事件約13起,背後不乏IDG資本、紅杉種子基金、北極光創投、華映資本等頭部機構。
隨著消費者教育及品牌和資本的持續佈局,功能性食品這一價逾千億的賽道的新起點已然愈發清晰。

口服玻尿酸“新世界”?

當玻尿酸食品成為風口,食品中添加的玻尿酸是否能被良好地吸收成為公眾關心和熱議的話題。“玻尿酸能吃嗎?安不安全?有什麼效果?”“玻尿酸食品是不是智商稅?”等問題數次登上各大網站熱榜。
隨著越來越多中國專家開始關注玻尿酸食品,大量國外研究論文被引入中國。這時國內才發現,海外口服玻尿酸的功效研究已在胃腸道皮膚美容眼部關節等多個領域取得關鍵性進展。
2021年由美國哈佛大學醫學部麻省總醫院黏膜免疫及生物學研究中心、中國北京中醫藥大學等科研機構共同發表於國際知名醫學研究期刊《Gut Microbes》的一項研究成果顯示,口服透明質酸對改善腸道炎症促進腸道內益生菌生長調節腸道屏障功能有重要作用
      同年,清華大學藥學院、博士生導師王釗團隊,綜合歷年國際口服玻尿酸領域權威研究,在《食品科學》上發表論文《經口給予透明質酸的生理功能及其作用機制研究進展》。該研究對經口給予玻尿酸對於皮膚健康關節健康腸道健康眼部健康的影響均做出了大量系統性論證,證明了口服透明質酸有望對機體的透明質酸進行補充,進而調節機體相關功能,維持和促進機體健康
玻尿酸對皮膚、關節、眼睛和腸道的保護作用
圖片來源:論文《經口給予透明質酸的生理功能及其作用機制研究進展》
相關研究為玻尿酸在口服上的功效性提供了佐證支持,我國江南大學的研究,也揭秘了玻尿酸吸收和應用機制。
揭秘口服玻尿酸的吸收、代謝與應用
被譽為”中國玻尿酸之父“的凌沛學院士,對玻尿酸口服的功效做過大量的研究:
江南大學陳衛院士團隊撰寫的論文《透明質酸的吸收、代謝、功能及其與微生物聯用的治療前景》在《Carbohydrate Polymers》上發佈,為我們解釋了口服玻尿酸在人體中的吸收過程。
      陳衛院士是江南大學食品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中國工程院院士,歷任江南大學食品學院院長、國家功能食品工程中心主任等職,目前擔任江南大學校長。他的主要研究方向就是食品微生物學,長期從事食品生物技術的教學和教研工作。國際權威期刊《Carbohydrate Polymers(碳水化合物聚合物)》 在2022年Elsevier 發佈的CiteScore中評分達16.0,在高分子科學領域排名前三。這是中國人第一次在國際權威期刊上發佈口服玻尿酸相關研究
《Carbohydrate Polymers》介紹及影響因子
圖片來源:iikx
研究顯示,大分子玻尿酸與小分子玻尿酸的吸收機制不同。玻尿酸是由相同的重複單元組成的聚合物,由於分子量不同,個體間的大小可以差上數千倍。大分子HMM HA(玻尿酸),由於其較大的聚合結構難以穿過腸道屏障,口服後並不能被胃腸道直接吸收。但是,當大分子HMM HA被分解為小分子LMM HA,就可以在大腸和小腸中被吸收,通過血液和淋巴轉運至人體各個部位。HA分解代謝由腸道微生物的一系列酶和受體完成,主要由透明質酸酶家族成員(HYAL)完成。
這項研究進一步論證了益生菌在增加玻尿酸補充劑功效上的潛在作用。研究發現,多種細菌可產生HYA,HYA可降解玻尿酸,為細菌提供營養物質,促進玻尿酸在體內的吸收和運輸。
口服HA的吸收途徑。腸道微生物降解HA,並將其轉運至肝臟進行代謝,或轉運至其他組織,例如關節、皮膚、眼睛等。多餘HA會被排出。圖片來源:論文《經口給予透明質酸的生理功能及其作用機制研究進展》
這項研究還引證了多項研究報告,玻尿酸作為一種潛在益生元,能促進益生菌的增殖,幫助人體中的益生菌充分發揮調節作用,維持人體健康。玻尿酸與益生菌均具有獨立的抗炎抗敏免疫調節作用
微生物與玻尿酸的複雜作用關係
《經口給予透明質酸的生理功能及其作用機制研究進展》
隨著口服玻尿酸產業的發展,和消費者對於食品功能性的注重,未來越來越多的口服玻尿酸研究將問世,以提升食品產品中玻尿酸的吸收利用效率。

口服玻尿酸,

更適配功能性產品的日常需求
功效性當然是玻尿酸食品“走紅”的核心,但玻尿酸入食更讓人類攝取食品中的玻尿酸這一功能性成分變得隨時隨地,符合當下的養生需求。
據CBNData《2022天貓國際消費趨勢前瞻》報告,小紅書上“零食化”養生的討論度、天貓國際“零食化”保健品的銷售規模均增長可觀。
“零食化”養生的小紅書筆記討論數及天貓國際消費規模
圖片來源:CBNData
調查研究表明,37%的消費者會在意食品中的功能性,較去年同比增加23%。玻尿酸食品的出現,讓吃的意義不再侷限於果腹,更成為生活態度的選擇。食品業正迎來“成分至上,功能垂直”的新時代
食品級玻尿酸在日本、美國、加拿大、捷克、韓國等國家已普遍應用。美國的Move Free、澳大利亞的Swisse、日本的Fancl都是紅遍全網的功能性食品品牌,成為消費者的“出國必買”。
隨著對玻尿酸的相關研究的持續深入,玻尿酸這一小小物質中蘊藏著的維護人體健康的巨大功效被越來越多的確認和證實。
參考文獻:
1. 馮寧, 石豔麗, 郭風仙, 等. 口服透明質酸對皮膚水分的改善作用及體內抗氧化作用研究[J]. 食品與藥品, 2016, 18(6): 386-390.DOI:10.3969/j.issn.1672-979X.2016.06.003.
2. OE M, SAKAI S, YOSHIDA H, et al. Oral hyaluronan relieves wrinkles: a double-blinded, placebo-controlled study over a 12-week period[J]. Clinical, Cosmetic and Investigational Dermatology, 2017, 10: 267-273. DOI:10.2147/ccid.S141845.
3. OE M, TASHIRO T, YOSHIDA H, et al. Oral hyaluronan relieves knee pain: a review[J]. Nutrition Journal, 2016, 15(1): 11. DOI:10.1186/s12937-016-0128-2.
4. Jinggang Lan, Lefei Jiao & Hai Ning Shi (2021) Hyaluronan-induced alterations of the gut microbiome protects mice against Citrobacterrodentium infection and intestinal inflammation, Gut Microbes, 13:1, 1972757
5. KIM Y, MOON C H, KIM B Y, et al. Oral hyaluronic acid supplementation for the treatment of dry eye disease: a pilot study[J]. Journal of Ophthalmology, 2019, 2019: 5491626. DOI:10.1155/2019/5491626.
6. ZHONG J, DENG Y P, TIAN B, et al. Hyaluronate acid-dependent potection and enhanced corneal wound healing against oxidative damage in corneal epithelial cells[J]. Journal of Ophthalmology, 2016, 2016: 6538051. DOI:10.1155/2016/6538051.
7. Xueli Zheng , Botao Wang,et al. Absorption, metabolism, and functions of hyaluronic acid and its therapeutic prospects in combination with microorganisms: A review[J]. Carbohydrate Polymers, 299, 2023, 120153.
8. Burdick, J. A., & Prestwich, G. D. (2011). Hyaluronic acid hydrogels for biomedical applications.Advanced Materials, 23(12), 41–56.
文章來源於網絡,如侵權請聯繫刪除

堅持養生,時間會報答你!

對我們公眾號有什麼好的建議 歡迎直接在後臺留言O(∩_∩)O~

想了解更多酵素秘籍等資訊?

長按指紋識別圖中二維碼快速關注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