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了一年中最熱的夏季後,天氣悶熱多雨,空氣潮溼,導致人體頻繁出汗、水液代謝失調,再加上食慾下降、睡眠不好,體力消耗比較大,令人們常常感覺身體疲勞,體力下降,精神不振,有的人皮膚會出現溼疹皮疹,還可以引起慢性腸胃炎,嚴重的會引發高血壓、心臟病、腦缺血甚至猝死,這些都是中醫所說的“內溼重”引起的。溼氣重對工作和學習會造成一定的影響,甚至危及健康,是不容小覷的。
如何判斷身體是否 “內溼重”?
1.頭髮愛出油,面部也總是油亮亮的。
2.耳朵內總是溼膩膩的感覺。
3.舌苔粗糙或很厚,且發黃發膩。
4.睡覺流口水,是屬於溼氣飽和而自行流出的。
5.大便不成形,而且較黏稠,粘在馬桶上不容易被沖掉。
如果體內已經出現了“內溼重”的症狀,就要從生活習慣和飲食方面多加註意,一定要將溼氣趕出體外,以免由此引發其他病症。
如何才能趕走溼氣呢?
1.不要覺得夏天很熱就睡在地板上,那樣會使溼氣入侵於體內。
2.不要穿潮溼未乾的衣服或者長時間處於潮溼、陰冷的環境中。
3.下雨天儘量減少外出,空調的溫度不要調得過低,天氣好時要多開窗透氣。
4.適當進行一些體育運動,比如飯後散散步,或者快走、慢跑、游泳、做瑜伽等。
5.儘量不要在晚上洗頭,尤其是在頭髮未乾時就去睡覺,時間長了會在體內積聚溼氣。
6.飲食要清淡,儘量不吃甜食和油膩的食物,比較利於祛溼的食物有洋蔥、水芹、玉米、冬瓜、扁豆、鯽魚和馬齒莧,或用薏米和紅小豆煮粥也比較適宜。但祛溼食物的選擇也要根據個人的體質而定。
在“桑拿天”將要一個接一個到來時,一定要注意身體的變化,不要讓溼氣侵入體內。如果已經有了“內溼重”的症狀,務必要進行相應調整,儘快將溼氣趕出體外。
國家中醫藥管理局 主管
中國中醫科學院中藥研究所 主辦
中醫藥知識 健康養生資訊
文章版權歸家庭中醫藥所有,未經授權謝絕轉載、摘錄。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所載方藥請在醫師指導下使用。
本文作者:李靜
本文編輯:朝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