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瘀之人常見面色晦暗無華,伴有黑斑黑點等色素沉著,常有較重的黑眼圈。皮膚粗糙,嚴重者可見肌膚甲錯。口唇、舌上常有瘀斑瘀點,口唇顏色暗淡。身體經常在不自覺的情況下出現青紫瘀斑,某些部位感到疼痛,痛處固定不移,每至夜晚加重,白晝緩解。
自覺記憶力減退,常失眠、健忘;性情急躁易怒、不能保持平和;容易偏頭痛;女性月經多夾雜有血塊,且顏色較深,多為紫黑色,自覺經血排出不暢;對外界環境適應力下降,不耐寒邪。
膏方調理-活血通絡膏
【出處】《醫林改錯》。
【組成】當歸 200g,生地黃 200g,桃仁 150g,紅花 100g,赤芍 150g,川芎 150g,鬱金 150g,延胡索 150g,陳皮 200g,牡丹皮 150g,丹參150g,香附 200g,雞血藤 200g,炙甘草 100g,枳殼 150g,柴胡 150g,牛膝 150g,三七 60g,炙黃芪 200g,麩炒白朮 150g,蜂蜜 350mL,紅糖 350g。
【加減】身體固定部位出現針刺樣疼痛較劇烈可加入蒲黃 200g,五靈脂 100g。
【製備】上藥加水煎煮 3 次,濾汁去渣,合併濾液,放置小火上煎煮蒸發濃縮,逐漸使其成稠膏狀,加入炒制過的紅糖,收膏即成。
【服用】取適量膏滋 10~15g,放入杯中,加開水使之充分溶化後服下;也可用溫熱的黃酒將之調勻後服下;或將膏滋含在口中,慢慢溶化,使其藥效充分發揮,此法亦稱“噙化”。每日 2 次,服藥時間在早晚飯後半小時。
圖:延胡索
血瘀體質的人在我們日常生活中並不少見,針對血瘀的預防調理,應該注意以下幾點:
1.心情舒暢,保持樂觀、豁達的情緒,中醫學講“百病生於氣”,若情志不舒,肝失疏洩,氣機鬱滯,不能推動血液運行,則會加重血瘀的程度。
2.在飲食上可以多吃一些行氣補氣、補血活血的食物。俗話說藥食同源,有時不一定要吃藥才能達到效果,每日的飲食進補也非常重要,平時可以吃山楂、白蘿蔔、桑椹、羊肉、紅棗、魚類、海參、海帶、乾薑、木瓜、木耳、柑橘等食物,幫助體內氣血運行。也可適當飲用紅糖水、玫瑰花茶之類的飲品,這些都可疏通調暢血脈,幫助氣血運行。
3.血瘀可由多種邪氣引起,因此日常生活中要注意避開各種過極的邪氣,氣候轉涼時注意增添衣物,盛夏不要去過熱的地方,居處保持通風、溫度適中。
4.飲食上要少吃辛辣刺激油膩之品,以及一些性質過於寒涼或過於溫熱的食物,以免熱邪加重,耗灼津液,加重血瘀。
5.運動養生十分重要,血瘀體質的朋友可以選擇一些中醫養生功法如八段錦、太極拳、五禽戲等,這些功法可以導引人體真氣,促進氣血通利,減少血瘀發生。同時還要保證充足的睡眠,做到動中有靜,動靜平衡。
6.血瘀體質的朋友平時可嘗試拔罐、刮痧、按摩、艾灸等輔助治療方法,幫助疏通人體經絡,促進毒素排出,不失為一種舒適的養生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