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內容


眼前這個,身穿鮮豔西裝、腳踩高定皮鞋,與周圍環境格格不入的男人,正要去參加當地的一個時尚聚會。
一路上,他越是扭動著時髦的舞步,周圍人群的歡呼就越大聲,跨過滿是塵土的剛果大街,
當地的人們,稱這種人叫“薩普”(SAPE),法譯“工兵”。
一套高定西裝傍身,搭配其考究的領帶或禮帽,擦得鋥亮的手工皮鞋,還有腕部若隱若現的金錶…
身後雖是一片老舊斑駁,但他們所穿的服飾,大多都來自於LV,GUCCI,YSL,KENZO…這些我們都不一定買得起的奢侈品牌。
在這群“薩普”的眼裡,白色代表休閒、藍色意為夢想、紅色象徵著激情、黃色暗示著富有……
一番精心打扮之後,他們優雅地走上滿是黃土的街頭——去享受凡人們的尊敬與追捧!
誰說非洲尋不見時尚,他們不正是走在時尚前沿的弄潮兒?
但是,“薩普文化”的興起,其實源於一場有關尊嚴的矛盾運動,

任何從他身邊經過的人,都無不被他那性感的貓步與豔麗穿搭所吸引。
紅色高定西服、粉色蝴蝶結、右肩的3D胸花、還有墨鏡與金錶…
今天,馬克·西姆要降臨的地方,是離家不遠的一個菜市場——即便買菜,西姆也堅持盛裝出行!
剛進菜場,周圍的嘈雜就立刻被人們的喝彩聲所取代:“西姆,你可真像個貴族!”
肉鋪的老闆更是握著西姆的手,激動地說:“西姆是我們社區的驕傲,我們的冠軍!”
原來,就在上週,西姆獲得了社區的“最佳時尚達人稱號”,當之無愧的“薩普之王”。
每到週末,“薩普”們都會放下工作,穿上筆挺的西裝聚會。
在非洲剛果,他們就如明星一般,會在街上被索要簽名,同樣也會邀請去各種婚禮現場撐門面。
西姆說,為了當上這次的“薩普冠軍”,他不惜花費十幾萬在穿衣打扮上。
而像西姆這樣在穿搭上面揮金如土的花花公子們,可不是什麼富二代、礦二代。
他們大多來自於窮苦家庭,開出租、賣菜、挖礦、撿垃圾才是他們的真實身份。
他們寧願住在棚戶區、成天餓著肚子,甚至不結婚生子,也要置辦一身昂貴的行頭,追求一種“包裝後”的上流貴族氣息。
西姆說:“堂哥是我們家族中第一個薩普,是我們的精神領袖!”
堂哥年輕時,即便偷家裡的錢,也要去購置那些昂貴的衣服,以至於西姆家的工廠倒閉,一家子不得不靠種地為生。
西姆平靜地說著,不知此時的他是否也疑惑,自己追求的究竟是什麼…

當地的很多“薩普”都認識他,因為他不惜四次貸款,也要成為一名“頂級薩普玩家”。
他喜歡穿著一身乳白色西裝,帶著他那一根標誌性的禮杖,在農家土路上跳舞。

進入他的“秘密基地”,裡面掛滿了各式各樣、不同風格的昂貴西服,以及被擦得乾乾淨淨、整齊擺放的手工皮鞋。
塞維翰表示:“這些都是我的秘密武器,作為一名‘薩普’,最最重要的就是這些衣服。”
據他介紹,為了購齊這滿滿的一屋子“裝備”,他四次向銀行貸款,第一次是8600法郎、第二次是6500法郎、第三次是8000法郎……
但在塞維翰這樣一名“薩普OG”眼中,生活才不是最重要的,哥們玩的就是“回頭率”。
當然,他偶爾也會對自己這樣的“敗家行為”感到懊惱:
“我從來不敢將這些東西的價格告訴家裡人,因為他們理解不了…我遠在鄉下的姐姐,現在還在地裡吃苦…然而,我並幫不了她什麼。”
可鏡頭一轉,賽維翰依舊是一副玩世不恭的樣子,走在剛果的街頭,享受著人們的歡呼。
其實在剛果,像賽維翰這樣,不惜貸款也要置辦奢侈品的“薩普”還有很多,銀行家們非常樂意他們來貸款。
因為這樣更能將他們捆綁在這些奢侈品上,讓他們失去更多。
越是“盛裝華服”,就越容易出賣自己,越是“極力修飾”,就越無法自拔。

當然,薩普文化自上世紀90年代發展至今,也不是沒有優秀的傳承。
絕大部分“薩普”成員都認為,優雅不只是停留在外在,也要從內在風度上抓起。

他們嚴格遵守:反對暴力、反對種族歧視、不能吸DU、不能酗酒,感情要專一、要自食其力……
當街上出現的衝突,他們會攬下“勸架”的重任,安撫暴力,等待警察的到來;
在教育下一代時,他們會告訴孩子們從小要有良好的衛生習慣,注重儀容儀表,不要做有違道德的事情;
疫情期間,他們更是以身作則,呼籲大家勤洗手、多運動,提高免疫力。
知乎上有一個名為“如何評價非洲剛果薩普”的提問,第一條就是對“薩普”文化的肯定:

“每個人都可以用自己喜歡的方式生活,能承擔就各自安好。”

雖然“薩普”們,大多都窮,但是他們並不會為了金錢,去做一些傷天害理的事情;
儘管他們的三餐,四季不變,但是他們寧願存好幾年的錢,也堅決不買盜版。
他們以膚色的相同而認同,以信仰的相似而遵從,儘管依舊貧窮,但每當穿上那身華麗西服時,他們總能感到對未來的嚮往。
· “有人將‘薩普’簡單地看作是剛果年輕人賣弄奢侈品的行為,但這遠不是所謂的鋪張浪費…”
· “這是一種生活美學,一種瞭解世界的方式,一種憧憬未來的理想化包裝。”

一開始就說了,“薩普文化”的興起,是一場有關尊嚴的矛盾運動,是每個剛果人心中的疤。
法國殖民者將從歐洲帶來的二手服飾,以代替“金錢”的方式作為當地“奴隸們”的勞動報酬。
而這份“報酬”又在剛果黑市中,被蓄意抬高價格,以此換取更為廉價的勞動力。
可以說:每一個“薩普”的背後,其實都有殖民者們血淋淋的原始積累史。

華麗的服飾,只存在於表面,暫得人們的歡呼;但歷史的利劍,卻深深的在這個國家的人們身上,畫出道道的傷。
很慶幸,如今的我們生活在中國這樣一個安全、富足且幸福的國度,並不需要仰望前人留下的“時尚”去追求生活的光。
我們腳踏實地,活在當下,就是對過去最好的回應和治癒。
好在如今的“薩普文化”也正走向消逝,越來越多的年輕人懂得將精力放到強大自己,和發展家鄉本身。
期待他們靠雙手能創造出真正的“華麗世界”,也期待這個世界再少一點貧窮和不幸。
素材來源丨網絡
編輯丨Cash
搜索微信視頻號:格調生活 上上上線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