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下圖關注養生廚房
這兩天小廚已經覺得悶熱,容易出汗,臉上也容易出油,渾身黏膩難受……
潮溼多雨,難免有溼氣纏身之苦!
溼氣不除各種問題找上門!
整天肚子脹,啤酒肚明顯
不是大便不暢,就是腹瀉
大便粘滯,還容易黏馬桶……
中醫提醒:你可能不是真的胖
而是你體內的溼氣在作怪!
溼氣導致的虛胖、水腫!
很多人身體不舒服
專家提醒:體內有溼邪
身體問題更不容易好
吃再多的補品
都如同隔靴搔癢
自測溼氣
體內溼氣自測
1、起床後頭昏,面色發白、暗沉、油膩,有斑
2、大便粘馬桶,小便發黃,溏軟不成形,總有排不淨的感覺
3、舌苔白厚,舌邊有齒痕,則為寒溼;舌苔粗糙很厚,發黃發膩則為溼熱。
4、口乾、口苦,刷牙時噁心、乾嘔,感覺喉嚨有痰
5、四肢浮腫、虛胖
6、畏寒,四肢冰涼,女性月經不調,有帶下病
7、皮膚經常莫名發癢,易過敏,容易長溼疹
如果你有以上症狀
說明你體內可能溼邪入侵了!
溼氣重怎麼辦?
唐老帶來“溼氣剋星”:艾葉、艾灸
南懷瑾,臍療方
很多人為了祛溼吃了不少苦
吃藥、刮痧、拔火罐……
折騰半天效果差,還傷皮膚
肚臍在中醫被稱作“神闕穴”
為“五臟六腑之本,元氣歸髒之根”
《素問,舉痛論》講:臍為命之蒂。
現代醫學發現
肚臍皮膚薄且血管豐富
把溫和草本敷在肚臍處
易於吸收,有助於去除身上的溼氣
加快腸道蠕動與吸收
肚臍貼敷法
節目上專家介紹了一個肚臍貼敷法
點擊下面視頻看專家講解↓
1
艾絨
《本草從新》說:“艾葉性溫,純陽之性,氣血,逐寒溼,暖子宮”
採摘的蘄艾,要經過炮製、晾乾後,放置三年到五年,才能成為陳艾,再搗成艾絨,方能用於艾灸。
一般陳艾的顏色微黃,而新艾顏色發綠。
2
花椒
3
桂圓
三者搭配,打碎融合做成肚臍貼
每天晚上睡前貼一顆
輕鬆幫你祛除溼氣,睡得更安心
每天睡前貼它,趕跑溼氣
肚臍貼材料選擇、搭配、調和
自己做實在太難!
-
如圖左邊的這款肚臍貼撕開後可以看到綿綿的艾絨
-
右邊的這顆肚臍貼撕開後確是一個截斷面,看不到艾絨在哪
左邊這款正是
北京同仁堂艾絨肚臍貼
北京同仁堂出品
一個好的肚臍貼配方重要,選材更重要
北京同仁堂艾戎臍貼南懷瑾臍療方
以艾絨、花椒、桂圓為基礎
又加了2味食材:枸杞、酸棗仁
《金匱要略》中記載酸棗仁
可用來緩解虛勞虛煩、不得眠
心慌心悸、煩躁不安等
道地食材,精選產地
南陽伏牛山艾絨
漢源花椒
漢源花椒在古代是被列為貢品的
莆田桂圓
寧夏枸杞
邢臺酸棗仁
用過的粉絲評價說:
“中醫說我胃寒脾虛,這個肚臍貼回購多次了,很好”
“溼氣小了,睡眠也好多了”
“人精神不少,用完還會買”
精心製作,用的放心
睡前一顆,使用方便
1
貼神闕穴
2
貼湧泉穴
左右兩隻腳各一隻
一包剛好3顆
睡覺前分別在神闕穴
左右兩個湧泉穴各貼一顆
早上起來後撕掉即可,使用方便
建議一次貼敷不超過8小時
連續貼三天後建議暫停一天再使用
貨真價實復購高,用戶好評反饋也多:
“艾絨明顯”“真材實料,氣色好多了”
“睡眠變好了”“早上起來很輕鬆”
很快就要夏至了
接下來就是三伏
從現在開始
睡前1貼艾臍貼
溼氣嘩嘩譁排出
睡得香了,無溼一身輕
618年中狂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