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禁止碰它,心梗元兇!夏季吃它勝藥方!103歲中醫,早上3片,活血散寒、掃病氣

中醫禁止碰它,心梗元兇!夏季吃它勝藥方!103歲中醫,早上3片,活血散寒、掃病氣
專家說這竟然是腦梗的危險信號?

宣武醫院神經內科武力勇提醒:
有血管病變的老年人
當血管受到外界的冷刺激
血管收縮,血流減慢
容易導致心梗、腦梗死!!!


冷刺激導致血管痙攣
還會導致噁心嘔吐、血壓升高
老年人腸胃弱
吃生冷食物容易
噁心、嘔吐、腹瀉
甚至引發急性腸胃炎!

還會導致虛寒證
胃寒、手腳冰涼、關節痛
女性還容易痛經

俗話說“冬吃蘿蔔夏吃薑”
中醫講究冬病夏治
它含有薑黃素,可以殺菌
還有祛溼散寒、開胃止嘔
止胃寒、促消化的作用
養生廚房帶來生薑養生方
祛溼散寒、活血、補氣血
趕緊來看看吧~
生薑+陳皮
祛溼散寒
二皮飲
生薑乃辛溫發散之品
歸肺、脾、胃經
解表散寒,溫中止嘔,化痰止咳


生薑皮行氣消腫
陳皮理氣健脾、燥溼化痰

這兩味搭配在一起
有健脾理氣和胃的功效


國家級名老中醫張冰教授
帶來一碗暖胃理氣的橘皮養胃湯

橘皮養胃湯

食材:鮮橘皮3~5克或陳皮3克 姜2小片 香菜1小顆

做法:煎水服用

功效:行氣消滯 暖胃養胃

注意:生薑肉溫中散寒和胃,生薑皮偏寒利水,帶皮吃使湯喝起來不容易上火。
和胃散寒飲
胃寒、吃了涼的食物易拉肚子,可以喝這杯和胃散寒飲調理。

和胃散寒飲

做法:陳皮5克、生薑4克、紫蘇3克,加開水沖泡即可。

也可以把陳皮和生薑先下鍋煮10分鐘,再下入紫蘇煮3分鐘。

生薑+醋

活血散寒

著名的國醫大師路誌正路老享年103歲,養生秘訣之一就是醋泡姜,也曾數次在節目中介紹他的吃薑方法。

路老每天早晨都會吃上2-3片醋泡姜

路老說到,醋可以活血,姜能發散

有預防感冒的作用

路老這個習慣已經堅持了2、30年!

醋泡姜

1.嫩姜切薄片,撒上適量的鹽醃製一晚。

2.醃製好的薑片放入罐子裡,倒入沒過姜的醋。

3.根據個人口味加入適量白糖進行調味。糖尿病人建議不加糖或者少放。

4.罐子口包好保鮮膜,蓋上蓋子密封,四五天後即可食用。

適用人群:適合胃寒、女性痛經人群;陰虛火旺的人不建議吃;舌苔厚膩發黃有溼熱的人不建議吃


使用方法:每天早上吃2-3片

用醋泡過的姜,減少了姜的熱性和辛辣。

醋泡姜有助於養脾胃,醋活血,兩者都有開胃、健脾的作用,經常吃也有助於保護血管

生薑+豆豉

抗衰降脂

豆豉是中國傳統特色發酵豆製品調味料。
《綱目》中就有記載:性平,味鹹,歸肺、胃經,和胃,除煩,解腥毒,去寒熱。

研究發現豆豉中含有大量的豆豉纖溶酶
溶解血栓、軟化血管
輔助降血壓、降血脂、降血糖
作用時間長,且安全不易出血
幫助預防腦血栓和老年痴呆症
北京中醫藥大學的王玉英王教授告訴我們
她有一個抗衰老、降血脂的秘
每天早晨或晚上都要喝上一碗
豆豉做的——抗衰降脂飲

這道抗衰降脂飲就是將生薑和豆豉、陳皮搭配
消食降脂、保護心腦血管的功效

養生廚房的專家和大廚依據王教授的配方
重新做了這道抗衰降脂飲

抗衰降脂飲

食材:淡豆豉10克、生薑5克、陳皮3克

做法:

鍋中水煮開,加入5克淡豆豉、適量浸泡過的陳皮、3片生薑片,大火煮5-10分鐘即可。

生薑+大棗

補氣活血

《傷寒論》共113個藥方
有55個藥方用到了姜和棗
其中33個是姜+棗合用
用藥頻次的前五名
紅棗甘緩養血,健脾補心
養心血的作用
生薑辛散,有生陽氣的作用
大棗+生薑,補而不滯膩

這時候喝上一杯姜棗茶
生薑2-3片,大棗3枚
既能溫中健脾胃,提高消化能力
又有助於陽氣升發,祛溼散寒
還可以養心血

升級版姜棗茶

過度貪涼不僅傷脾胃

當身體寒氣過重時還會傷腎

專家帶來升級版姜棗茶

適合脾腎陽虛的人群飲用

補氣養血、脾腎雙補

專家帶來一個養心、補腎、止瀉的寶貝:五味子。益腎寧心、斂陰護心的功效。
入肝,肝鬱、肝血不足都會用到它。
入腎,五味子對腎虛有好處。
入心,尤其對心臟有好處,心慌失眠都會用到它。

升級版姜棗茶

做法:生薑3克、大棗3克、五味子6克、杜仲6克、玫瑰花6克

將所有食材放在一起煮水喝,脾腎雙補

生薑外敷
姜搗碎放入紗布包,外敷關節處,驅散寒邪。
如果家裡有艾灸,可以把姜切厚片,放在關節處,用艾灸做成隔姜灸,緩解關節冷痛。

今日互動

夏季貪涼,過多吃冰

對嗎?

《養生廚房》邀請資深中醫康復師

教您幾個夏季祛溼小動作

每天練一練,收穫大健康

點擊預約直播↓↓↓

注:本文內容來自養生堂2023年5月29日節目,僅用於知識學習和分享。

本文為養生廚房原創,公眾平臺未經同意不得擅自轉載。轉載請留言聯繫養生廚房。

有任何疑問,請留言或聯繫客服詢問,謝謝合作。

求分享

求點贊

求在看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