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內容

來源丨北美省錢快報
id丨dealmoon
話說,大家在tiktok上有刷到過嗎?一個名叫 @yesipe.fruit 的賬號。
這個賬號非常有趣,賬號的主人看樣子是想要打造一個互聯網上的“水果帝國”,因為這個賬號只發一個內容:水果。
逛了很久這個賬號,感覺這些視頻應該首發不是在tiktok,而是先發在國內某視頻平臺上,再直接搬到tiktok這邊。
畢竟,這個在橙子上面倒水的操作小編可太熟悉了
歪個樓,有段時間小編很愛看這類表現橙子水分充足的“藝術視頻”,因為我知道,網友的整活兒不會讓我失望哈哈哈哈哈嗝~
在這類橙子“飆水”的視頻下,我們可以看到如下畫風的評論——
總之,整個賬號的畫風非常淳樸:沒有對話互動,沒有嘈雜的配樂,只有簡單粗暴的水果展覽視頻,偶爾會有一箇中國小夥露面。
漸漸的,大家發現小夥兒的留言規律了:不管留言的內容是什麼,他都只會回覆一個表情:🥰
有網友也好奇詢問為啥你的每個回覆都用這個表情啊,得到的回覆還是🥰🥰🥰
在發現這個規律後,畫風漸漸開始變了,越來越多的國外網友組團來小夥兒的視頻底下打卡,留下奇奇怪怪的留言捉弄他,留言的內容越來越不友善。
像之前一樣,小夥會盡量多回復一些留言,如果恰巧回覆到了這樣的留言,就會變成一個地獄笑話生成現場…
@yesipe.fruit 觀看量最多的一個視頻有400多萬,但那是因為評論區全是在玩梗的。
這樣的留言方式被一些網友截圖放在了網上,引來了滿滿的惡意,但從賬號主人最初的回覆和火了之後的回覆看,始終如一的表情包證明他不太懂英語。
當然,不少理智的網友不贊同這種捉弄的行為,玩梗也要適度,這樣消費一個溫和的人實在是不厚道。
“賬號主人可能還以為,互聯網上的大家怎麼都在發這個表情,大家都好友善。
”
“萬一他以為評論裡的每個人都在誇自己發的蘋果一定很好吃呢。”
去年11月22日,該賬號發佈了最後一個視頻後,再也沒有更新。這下好了,本來很多人挺愛看這個賬號的,覺得很解壓,現在沒有新視頻看了……
最後一個視頻底下還有粉絲留言詢問為什麼不更了,也有粉絲表示本來是衝著惡搞的心情來的,看了這些視頻後反倒真心喜歡上了。
想想看也覺得很遺憾:一個老實本分的人每天在tiktok上認認真真發點兒水果視頻,本以為網友都是一片善心,結果卻是在玩梗,被傷到以後退網了。
小編蒐羅了一大圈,沒找著@yesipe.fruit 在別的平臺的賬號,所以也就不知道賬號運營的本尊到底是誰了。
語言可以是暖人的太陽,也可以是傷人的子彈。玩梗的前提是尊重與善意,好梗是大家能共同共情,而不是把惡毒當有趣啊。
祝他現在還是開開心心地在研究水果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