膝蓋咔咔響,有一箇中成藥,把血補到了,堪比潤滑油

膝蓋咔咔響,有一箇中成藥,把血補到了,堪比潤滑油

點擊上方藍字關注我們

文/溫暖中醫

人生有大願力,而後有大建樹。

膝蓋老容易發出咔咔的響聲,這種情況通常是因為缺血了。

可以補血的中藥有很多,比如當歸,當歸又被譽為補血聖藥,血虛的時候不由自主的就想到當歸,由於它性質溫和,做食療也行,生活中經常用到,當歸這個藥基本上無可挑剔。

但當我們把範圍縮小到關節,要調理關節病,雞血藤更好。

為什麼說雞血藤更好?因為中醫有一種說法,軟藤橫行筋骨中。這句話道出了藤類藥的特點。

雞血藤是豆科植物密花豆的乾燥藤莖,我們現在見到的雞血藤是切成片的,實際上它連起來是一條很長的藤蔓,有一些野生的雞血藤非常粗壯,發達而有力的藤蔓在山野間彎曲蔓延,如果有機會見到了一定會驚歎它超強的生命力。

雞血藤入藥時間比較晚,我們可以在清代的《本草綱目拾遺》中找到相關記載,書裡說,雞血藤“一莖長數十里”。

植物的藤穿行於山野,入藥則能通行筋骨經絡,在這方面,雞血藤比當歸表現得更突出。

當然在眾多的補血藥中,當歸也有自己的優勢,我們大家都知道當歸不但能補血,還能活血,又能補又能通的藥材實屬難得。

雞血藤也可以,因為它善於走竄,如果一味中藥去到體內以後,它是不動的,喜歡固守在某個地方,這樣的“通”的作用就不大。再看這雞血藤,在它的橫截面上有圓形紋路,還有無數細小的孔,這些孔可以輸送水分,說明它的通透性很好,從中醫的角度講,可以通利氣血。

雞血藤性質溫和,因為有著豐富的汁液,是一味溫潤的中藥。

除此之外,雞血藤還擅長祛風除溼,有一種疾病好容易受天氣影響,就是風溼性關節炎,這是現代醫學給取的名字,風邪溼邪在骨關節疾病中確實非常多見。如果又血虛,又有風溼阻滯,這時候用當歸,就不如用雞血藤,一方面祛風溼之邪,一方面令血氣充足,血氣通暢。

綜合來看,病在臟腑,當歸更好;病在關節,雞血藤更好。

有兩個選擇:

一個是服用中成藥雞血藤顆粒。

一個是用雞血藤煎湯,內服或者燻洗、泡腳,一天的用量在30克。

有一位老爺子,年過七旬,2012年立春剛過,就在家人的陪同下來到了醫院。

因為什麼原因呢?

膝關節不靈活,走路有異響,這種感覺就像一個老物件,用久了,失於修理,一動就發出咔咔的聲音,同時還伴有關節疼痛,腿部肌肉伴有麻木感。天氣好的時候會幹點兒農活,天冷就不行,有時候氣溫驟降或者遇上陰天下雨,會比平常更加難受。

我們講膝蓋有異響是因為血虛,而麻木、疼痛也是血虛,得不到滋養的表現。考慮到老人家脾胃不是很好,建議用雞血藤燻洗泡腳。過了有半個月,情況明顯好轉。醫案收錄於《中醫雜誌》。

通過這篇文章,我們大家就知道了,在調理關節病的時候通常會用到雞血藤,單用或者配伍,對膝關節異響、疼痛,以及血虛引起的肌膚麻木效果非常好。

氣虛可以加黃芪15克,或者配黃芪顆粒。一個作用在氣分,一個作用在血分,黃芪和雞血藤是非常好的搭檔,就像黃芪配當歸一樣經典。

活血的中藥孕婦不可服用。

版|權|聲|明

本文首發於公眾號溫暖中醫,原創文章,版權歸溫暖中醫所有,侵權必究!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