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江西一高校飯菜中吃出疑似“老鼠頭”一事,持續引發關注。
據央視新聞客戶端消息,6月10日,“江西工職院‘6·1’食品安全事件”聯合調查組發佈情況通報,針對江西工業職業技術學院“6·1”食品安全事件,江西省已成立由省教育廳、省公安廳、省國資委、省市場監督管理局等部門組成的聯合調查組,進行調查。下一步,聯合調查組將及時向社會公佈有關調查處理情況。
相關報道
6月8日,江西南昌,江西工業職業技術學院的學生大山(化名)稱,他中午在食堂一樓就餐時,發現一位同學在飯裡吃出了大青蟲。
大山稱,那位同學比較內向,自己發現後第一時間拿出手機拍照,隨後有工作人員將飯端走,並添加了那位學生的微信,後續如何處理他並不知情。大山表示,此前疑吃出老鼠頭的窗口目前還在營業,但很少有學生去吃。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此前該學校“鼠頭鴨脖”事件在網絡引起網友熱烈討論,此次又因大青蟲再次衝上熱搜。
此前6月1日,一段“食堂吃出疑似老鼠頭”的視頻在社交平臺出現並廣泛傳播。在視頻畫面中的飯菜內,可以看到體積較大的黑色異物,異物還有類似動物“牙齒”的東西。
視頻截圖
6月3日晚,江西工業職業技術學院官方微博發佈情況通報稱,事發時,拍攝視頻的學生本人和同學對“異物”進行了比對,確認“異物”為鴨脖,系正常食物。通報還稱,這位學生已經現場作出說明,對視頻內容進行澄清。
江西工業職業技術學院官微 圖
情況通報還提到,南昌市高新區市場監督管理局接到情況報告後,第一時間派出執法人員到江西工業職業技術學院開展調查,問詢學校工作人員、食堂負責人、當事學生及相關知情人,對食品留樣進行採樣檢測。
6月4日,南昌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工作人員表示,6月1日當天高新區市場監督管理局已經派人去核實了,拿去專門的檢測機構送檢,有時候看東西形狀很像,但是經過工作人員核實,確實是鴨脖。
網友對此似乎並不買賬,“指鼠為鴨”、“鴨脖怎麼長了牙”…..
6月7日上午,江西省教育廳回應稱,相關處室已經介入該事件。
新聞多看點
“鼠頭鴨脖”事件曝光後,涉事學校一名學生告訴記者,學校食堂幾乎每個月都有大量投訴,“鋼絲球、毛髮、小蟲子等異物都是很正常的事。”
該名學生表示,食堂早前在聊天軟件上建立了一個意見反饋群,每個月在群裡學生投訴菜品問題的圖片20張還不止,“截圖一張圖裡都截不全,基本上吃出鋼絲球、頭髮、小蟲子等異物在這個學校都算正常的事情了。”
據該學生向記者出示的社交軟件群聊圖片記錄顯示,光是2023年4月,就有多達20張圖片反映食堂菜品出現問題,5月則有近30張圖片。
在6月2日,也就是學生在食堂吃出“鼠頭鴨脖”事件的第二天,就有兩名學生在意見群裡反映吃到體型大小不同的蟲子。
該名學生還說,自從“鼠頭鴨脖”事件發生以後,雖然碗筷都進行了更換,但是食堂的人流量還是少了約有五分之二,“剩下的人基本都是抱著,趁著這段時間檢查,食堂應該相對乾淨一點的心態去吃的。”
記者檢索發現,早在2021年就曾有媒體報道過,江西工業職業技術學院有學生反映,學校食堂後廚有很多老鼠橫行。事後學校公佈調查結果,是由於食堂工作人員未及時蓋住下水道蓋板所致,學校表示立即整改,做到“零疏忽”、“零死角”。
2021年,南昌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就曝光該校有老鼠問題的情況說明(視頻截圖)
對涉事學校進行現場執法視頻畫面(視頻截圖)
對涉事學校進行現場執法視頻畫面(視頻截圖)
橙柿互動·都市快報 記者 高欣奕
綜合 央視新聞、紫牛新聞、江西職業技術學院官網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