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輕鬆學歌賦之玉龍賦》|| 第33講—— 內庭、臨泣(三)​性剛就百症欺,心柔就萬邪熄

《輕鬆學歌賦之玉龍賦》||  第33講—— 內庭、臨泣(三)​性剛就百症欺,心柔就萬邪熄

臨泣,臨,居高臨下,這水呢立著的,它不是平著流的,立著的,像線一樣往下掉。所以你看這泣字多形象,一滴兩滴三滴,三滴水是立著的,水立著的,要麼就瀑布,要麼就下雨,要麼就流眼淚,水倒著橫著的,就是江河或者湖泊。

所以水是屬於泣狀態,臨泣就是凌空的,居高臨下,往下掉,所以你看老師怎麼解臨泣這個穴,眼淚水往下掉的,障礙的,功能障礙,所以我們臨泣要配肝俞。

鼻水往下掉,所以我們臨泣要配迎香肺俞。

口水往下掉,所以我們臨泣要配地倉頰車,你口喎斜嘛,這口在哭泣,這掉口水固不住,叫做歪嘴巴,流口水,老師說這是口在流淚。

還有呢,吞嚥障礙,食道癌,咽乾口燥,什麼可以祛口舌乾燥之悲啊?復溜嘛。

所以復溜配內庭以後,它可以有助於這個吞嚥功能加強,所以食道癌呢,他要吞嚥舒暢呢,內庭要配這個臨泣。

從上往下降失常,就要選臨泣。

膽道,這膽在上,這個腸在下,膽汁要往下掉,掉不下來,在那裡阻成結石了,臨泣配光明,配日月,配陽陵泉,配這些膽經的募穴,它就呢從上至下,降本流末。

所以臨泣呢,在老師看來,它就實證了《清靜經》上這句話,降本流末,而生萬物啊。

臨高屋建瓴,泣呢往下掉,所以它是一個相當順氣的降濁的。

如果老師用一個湯方來形容臨泣,它就是什麼湯?麻瑞亭老先生最喜歡用的,從黃元御《四聖心源》裡取出來的,下氣湯,對了。

你看一個人鼻子酸酸的,再流一點慈悲的淚水,哎呀,什麼仇怨都已經消失了,下氣了,順氣了。

所以你可以看父子之間打架吵架了,突然之間,兒子跪下去,父親馬上心軟了,淚水都流出來了,一筆勾銷了,那些怨統統都消掉了。

所以這就是從上而下的,叫撫順的,叫下氣湯。所以臨泣就下氣湯,那你小腹撐脹可以治,那胃脹可不可以治?那梅核氣能不能醫,那胸中悶氣不過來,煩躁,能不能治?

它通通是下氣湯,所以不要簡單看治小腹撐脹,所以你看一個臨泣穴就不得了啊,了不得。

我們講完膽了,再來講胰腺,胰腺炎還有闌尾炎,它不外乎就高處往低處落的途中受到阻礙,還有痔瘡。

如果到肛周就下不去?那裡有團氣阻著,臨泣配長強、承山,治痔瘡。

臨泣配這個脾俞,可以治療這個胰腺炎。

臨泣配這個大腸俞、天樞,可以治闌尾炎,再加這陽陵泉,闌尾的經外奇穴。

反正哪個地方從上往下降呢,降濁功能減退的,你就選臨泣,都是有好處沒壞處的。

臨泣的作用,泣者澀滯不通,所以它可以對這個不通的凝滯的不爽利的有好處。

所以它可以化痰消腫,清利頭目,可以疏肝熄風。

足腫呢,足臨泣要配解溪,就可以把腫解開來。

腳崴傷呢,這個臨泣要配這個丘墟,商丘,這個痛風起結石呢,臨泣要配這個崑崙,崑崙就像石頭一樣。

所以這個癲癇呢,腦裡頭有這個結塊,包塊,那麼我們就用慈悲的淚水去消融它吧。

那癲癇的人,粗暴的人,暴躁的人呢,屬於這肝木當令,肝木當令,要用什麼去克肝木?要用肺經,肺經它行什麼令?行悲令,所以慈悲穴,你們去找七情穴,慈悲穴一定是臨泣,所以讓人心軟的。

老師最喜歡講這句話,

性剛就百症欺,

心柔就萬邪熄啊。

所以臨泣就是執行心柔令,能夠讓呢心性慈良,心往慈悲模式方向轉。

臨泣配合這個乳根,治療乳癰。

配合大包,治療乳腺增生。

配合肩井,治療胸部跌打。

配合這個支溝,外感,治療脅肋痛。

配合日月,跟這個光明,就治療這個膽道里頭結石。

配合這個太陽,列缺治療偏頭痛。

配合這個睛明,上星,治療眼目腫,畏光羞明。

這個臨泣穴呢,非常廣用。

這個腋下腫,怎麼辦?也是臨泣主之。

《醫宗金鑑》講到:

中風手足舉動難,

麻痛發熱筋拘攣。

頭風腫痛連腮項,

眼赤面疼合頭眩。

這中風以後呢,舉動手腳都困難,臟腑又枯竭乾燥,臨泣。

所以這個《西遊記》裡頭講得好,這龍王一旦打噴嚏咳嗽,然後呢,掉點鼻涕下來,酸酸的,天上就下雨了。

人也是,他一旦慈悲以後呢,這個火氣呢,就會下降,所以有人說,誒,曾老師怎麼消炎消炎。

我說,消炎從慈悲中求,再次從發汗解表中求,最次才服消炎藥下火藥。有三招可以平息炎火的,所以覺得最近你跟人較勁多了,肯定你準備吃這個消炎藥吧,因為火氣就上來了。

所以無事常生煩惱,臨泣主之,臨泣穴,增長慈悲的元素。

那麼嗔恨的這個怒火就會減退。

古代又有一種說法叫八脈交會穴,臨泣膽經連什麼?連帶脈。

所以那月經呢,淋漓不盡,斷斷續續,像子宮在哭一樣,臨泣它可以連帶脈,所以臨泣配帶脈穴,可以調經的。

這個不單是小腹吃撐,小腹月經不調的、不順暢的、有血塊的,都是臨泣穴。

臨泣他是什麼穴呢?足臨泣,輸穴,對了,輸主體重節痛,所以你身體重痛,笨重,要找這臨泣穴。

病時間時甚者取之輸。

所以這個婦女呢,只要月經期間來臨的,因為月經就是一種臨泣之象,只要月經期間來臨的,不論你是時好時壞的頭痛、眉稜骨痛、耳痛、眼睛痛、睡眠障礙,或者這個胸肋脹滿、肚腹痛、小腹撐脹,月經期間呢時好時壞的,情志波動厲害的時候,它會加重,平時的時候就減輕,通通取臨泣穴。

《玉龍賦》講,內庭臨泣理小腹之䐜,這句話總結得真好,因為小腹就是月經所存之處。

情緒一波動,小腹就如絞,所以老師最喜歡講這句話,心中波濤洶湧,腸胃就翻江倒海。

所以通過內庭跟臨泣可以平這個波濤洶湧,翻江倒海,它是理情志波動的。

好,今天到這裡,更多精彩在明天!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