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
魚鱗病是一組不同程度魚鱗樣脫皮並伴有皮膚粗糙、乾燥的角化障礙性皮膚病。絕大多數魚鱗病是遺傳的,還有一部分與惡性腫瘤、自身免疫性疾病、感染性疾病、營養缺乏和藥物等有關。推送選取全國著名中醫學家治魚鱗病的秘、驗、單方二則,每方列有處方、功效、用法、說明等,條理清楚,一目瞭然,使用方便,療效可靠。可使閱者得其要領,易於師法,適合廣大醫務工作者及自學中醫者使用。
//////////
1.魚鱗湯
周鳴岐經驗方
【處方】生黃芪 50g,黑芝麻 40g,丹參 25g,地膚子 25g,當歸 20g,生地黃 20g,熟地黃 20g,枸杞子 20g,何首烏 20g,白鮮皮 20g,生山藥 15g,苦參片 15g,防風 15g,川芎 10g,桂枝 10g,蟬蛻 10g,甘草 10g。
加減:心悸、失眠、健忘加炒棗仁、合歡皮;納呆、脘脹去生地黃、熟地黃,加白朮、雞內金;便溏去黑芝麻、枸杞子、生地黃、熟地黃,加白朮、山藥;氣短、自汗加黨參。
圖:枸杞子
【功效】滋補肝腎,健脾潤燥,益氣養血,祛風活絡。
【用法】水煎服。每劑煎 3 次,分 4 次服,早晚各 1 次,作兩日用量。小兒酌減。
【說明】本方適用於治療魚鱗病。共治療70例,臨床痊癒12例,明顯好轉45例,好轉11例。總有效率為 97.1%。方用生地黃、熟地黃、首烏、枸杞子、山藥、當歸滋補肝腎,健脾養榮;配黑芝麻滋補肝腎而潤燥;加黃芪益氣而固表;加桂枝溫通經絡;川芎行氣活血通絡;白鮮皮、苦參、地膚子、防風、蟬蛻以祛風;甘草補中益氣,緩和藥性。結合臨床體會,五臟榮衛氣血盛衰與本病有很大關係。故其病因病機屬肝腎陰虛,脾胃衰弱,榮血不足,血虛生風,風盛則燥,肌膚失去濡養而成。在治療中以滋補肝腎、健脾潤燥、益氣養血、祛風活絡為主。根據臨床觀察,凡體質較強,食慾良好,無其他合併症者,療效滿意。
2.土茯苓湯
張夢儂經驗方
【處方】野菊花 10g,黃柏 10g,生梔子 10g,金銀花 30g,土茯苓 120g,生地黃 24g,生黃芪 15g,當歸 10g,丹皮 10g,木通 10g,蟬蛻 10g,地丁 30g,荊芥 10g,白鮮皮 10g。
【功效】瀉火敗毒,益氣滋陰,兼散風熱。
【用法】水煎服。兩日 1 劑,分 6 次服完。每次加白砂糖一大匙,調和微溫,飯前服。30劑為 1 療程。
【說明】本方適用於治療魚鱗病。曾治多例,均在兩療程內痊癒。服藥期間忌雞、牛、羊、豬肉和鯉魚、蝦蟹以及蔥、蒜、姜、辣椒、胡椒等發瘡助火之物。由於本病為風溼熱毒,蘊久化火所致。故方中以野菊花、金銀花、地丁草清熱敗毒;以梔子、木通、黃柏、土茯苓瀉火解毒,併除溼熱;以上諸藥皆有清熱解毒之專長,凡溼熱化火,毒邪風聚,用之無不立驗。由於火灼營陰,故方中以生地黃、丹皮滋營涼血;當歸和血,血能榮養肌膚,則皮膚乾燥粗糙可愈;更加黃芪益氣,瀉陰火,解肌熱;白鮮皮、荊芥、蟬蛻疏風邪,除溼熱。合而用之,共奏瀉火敗毒,益陰滋陰,疏散風熱之效。
登場書籍
《當代資深名老中醫秘驗單方精選》
本書是筆者廣集全國著名中醫學家的秘、驗、單方數千首,經整理而成的,從中精選近200位專家的秘驗單方近500首,範圍涉及內、外、婦、兒、腫瘤等臨床各科,近300個病種。每方列有處方、功效、用法、說明等。條理清楚,一目瞭然,使用方便,療效可靠。適用於廣大醫務工作者及自學中醫者使用。
中醫書院購書鏈接——
養生正道
版權聲明
本文選自《當代資深名老中醫秘驗單方精選》,徐福寧 柏立群 霍敏◎編著,中國中醫藥出版社,版權歸相關權利人所有。全部圖片所有版權圖片,請勿盜圖。
商業合作或投稿:[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