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陽虛煩躁證證治(桂枝甘草龍骨牡蠣湯證)

心陽虛煩躁證證治(桂枝甘草龍骨牡蠣湯證)

心陽虛煩躁證證治(桂枝甘草龍骨牡蠣湯證)

心陽虛煩躁證代表條文是《傷寒論》第118條

火逆下之,因燒針煩躁者,桂枝甘草龍骨牡蠣湯主之。

心陽虛既可能因發汗引起,也可能因燒針引起,燒針也屬於峻汗的範圍。屬於舉例的寫法。

心陽虛煩躁證的典型表現就是煩躁。心陽虛不能養神,神不寧則煩躁。與實熱煩躁相比,無明顯熱象是一個重要的鑑別點。

心陽虛煩躁證的病機也是心陽虛,不過還伴有心神不寧。

心陽虛煩躁證的基本治法是溫通心陽,伴有心神不寧,故兼以重鎮安神。

心陽虛煩躁證的代表處方是桂枝甘草龍骨牡蠣湯。

桂枝甘草龍骨牡蠣湯方

桂枝一兩,去皮  甘草二兩,炙  牡蠣二兩,熬  龍骨二兩上四味,以水五升,煮取兩升半,去滓,溫服八合,日三服。

方中桂枝、甘草溫通心陽,龍骨、牡蠣鎮驚安神,除煩。請注意:第一,本方甘草重於桂枝,故溫心陽的力量比上方輕;第二,煎煮時間比桂枝甘草湯稍長一點,偏味之力略增,既長通行,又長緩急;第三,本方是“溫服八合,日三服”,而不是頓服,說明本方是一個力薄緩調之方。

      有人認為心陽虛煩躁證比心陽虛心悸證重,理由是:其一,“心者,君主之官,神明出焉”。煩躁是神的異常,悸是氣的異常。其二,上方兩味藥,本方四味藥。這種觀點首先是把兩個心神混淆起來了。一個心神是廣義的心神,即生命活動,是不可傷的,傷則為重。另一個心神,是心自己所管的意識、情緒等,這個神傷了是可以恢復的。精神病患者神志不清,影響的是狹義的神。有些症狀如心悸與煩躁、失眠,咳與喘究竟哪個重沒有可比性,最好不要去進行比較。看疾病的輕重主要是看病機,而不是單純看症狀。其次,仲景治病,病越重,考慮的面越窄,藥味越少;恰好是病輕,才會騰出手來處理其他兼夾問題。實際上這兩個條文是可互參的,不管心悸也好,心煩也好,都可以用。

END

【本文選自聽名師講傷寒論,人民衛生出版社,作者:傅元謀。人衛中醫編輯整理。文中部分圖片來源於網絡。掃描下圖二維碼點擊閱讀原文可查看本書詳情。】

長按上方二維碼

【掃描二維碼】

進入購買

隨手點個【在看】傳播健康、分享知識~~~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