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 日 話 肝
按照五行學說,春天屬木,在人體對應於肝膽。
肝開竅於目,主筋,其華在爪甲,也就是指甲。同樣肝也屬木,這個木不是木頭,而是有生命的樹木。
古人說“木曰曲直”,也就是說樹木的本性是能屈能伸的,當大風颳來時木可以彎下去,而風過以後,木又會挺起來。所以,與此相關、有此共同屬性的一些臟腑器官組織,就歸屬到五行中木的這一類裡面。這怎麼理解呢?
首先,肝主藏血,藏血是什麼意思呢?
就是人多餘的血會藏到肝裡面;
另一方面,肝主疏洩,疏洩簡單地說就是疏通開洩。收藏和疏洩貌似非常矛盾的兩個功能被奇妙地體現在肝上。
晚上,肝把血藏起來,魂也休息了,人就睡著了;早上,肝把血放開,人就醒了。這一收一放正像樹木的曲和直一樣,這就是為什麼說肝屬木的原因。
跟肝這個臟相對應的腑是膽,膽的功能與肝類似,平時它先把肝臟分泌的膽汁藏起來,當人吃了肥膩厚味的食物以後,膽就把膽汁放出來,這也是曲和直的功能。
肝屬木,主宰人體藏血與疏洩,二者平衡則身體健康,如果二者失衡又會造成什麼麻煩呢?
如果肝疏洩有餘而藏血不足,人就會興奮狂躁有餘而安穩沉靜不足。表現為入睡困難,或淺睡、多夢、早醒,有的人還會有說夢話、夢遊、夢魘等等魂不附體、神不守舍的症狀表現。尤其是到了春天來臨,肝氣升發的時候,這種症狀表現得尤為突出。
碰到這種情況,我們建議患者要少吃辛熱辛辣的食物和藥物,相反要吃一些酸澀收斂的食品和藥物,比如蓮子、話梅等等。
如果肝藏血有餘而疏洩不足的話,人就表現為嗜睡、睏乏、疲倦、手足逆冷等症狀,這些人在開春以後症狀會減輕,需要的話可以多吃一些辛辣、芳香、刺激、提神醒腦開竅的藥物和食物,比如肉桂、生薑、紫蘇葉等等。
適合春天吃的菜—香椿
香椿是多年生落葉喬木,中國人吃香椿歷史悠久,早在漢朝,香椿就和荔枝一起作為南北兩大貢品,進貢到宮廷。
還有一種樹叫做臭椿,
我們先來說說如何分辨它們。
香椿樹髙大、挺直,質地堅實、細膩。古代多用香椿木來製作車轅、樂器和傢俱什麼的,堪稱上等木料。
而臭椿可就不行了,它生來矮小不說,還七扭八歪,質地疏鬆粗糙不成材。
香椿葉根部是淺綠色,葉梢部是黃褐色;
而臭椿葉根部是深綠色,葉梢部是灰綠色。
另外,香椿葉的邊緣有稀疏鋸齒;
而臭椿葉則沒有。
此外,香椿每一枝葉片數目總是雙數;
而臭椿每一枝葉片數目則是單數,它總是在幾對之外,上端再多長出一片來。
區別它們最好的方法就是:拿一片葉子用手一搓,用鼻子聞聞是什麼味兒?香味兒,就是香椿;如果濁臭刺鼻,就像藥肥皂味兒,那可就是臭椿了,絕對不能吃。
按照中醫的理論,香椿葉味辛、性溫,入肝經、肺經,有宣發疏洩的作用。
鑑於它這種特點,我們就用香椿炒雞蛋吃,香椿的溫性配合雞蛋的寒性,這樣就使寒熱有一個平衡。
第二種吃法,就是香椿配上鮮竹筍炒著吃,這個素菜也是非常鮮美可口的。
還有就是用香椿拌豆腐,其實跟小蔥拌豆腐的道理是一樣的。這樣做都是充分利用了香椿的辛香、溫潤的性質。
另外一種常見的吃法就是把香椿嫩芽醃製後再吃,這種醃製的方法應該有這麼幾個講究:一定要先用開水把香椿焯熟,然後再醃,醃製時間最好超過一週再食用,這樣吃了效果是最好的。
香椿味道鮮美,但是,吃香椿還要注意以下幾個問題:
首先,不要過量食用香椿。香椿辛香的昧道能鼓舞肝膽之氣,但是一旦鼓舞過了,就會變成肝風、肝火,人就會出現抽搐或者不由自主地顫抖的症狀,還有人出現醉酒的狀態,昏昏欲睡。
另外,香椿如果跟寒性的豬肉一起吃的話,也容易導致噎食積滯,壅塞經絡。
香椿芽以穀雨前為佳,應吃早、吃鮮、吃嫩; 穀雨後,其膳食纖維老化,口感乏味,營養價值也會大大降低。
《大明本草》中說:“香椿能止女子血崩,產後血不止,赤帶等。”這裡說的是香椿樹的根皮,而且是炒焦炒黑的根皮,它有止血的效果。
而香椿嫩葉、嫩芽的效果正好相反,能夠刺激鼓舞肝血,所以女性來例假期間,如果出血量多、來勢較猛,不適合吃香椿。
而那些月經遲遲不來,或子宮虛寒不孕的婦女,適合多吃香椿。現代醫學發現,香椿芽含有維生素E等類激素,有助孕的效果。
最後給大家推薦一個巧用香椿治療斑禿的方法,這在《本草綱目》中有記載。
可以把香椿的嫩葉搗爛,取汁液塗在脫髮的部位,每日塗幾次,堅持使用,生髮的效果特別好。另外呢,患腳氣或者瘡癖疥癩,也可以把新鮮的香椿芽搗碎塗在患處,或者用香椿葉煮水外洗,(對證的話)都有很好的治療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