閒雲一片真畫圖,掃去一切名利心。近日,重慶晚報記者在南岸區熱心居民妙青的帶領下,打卡了社會主義學院內兩塊很有意思的石匾。它們有什麼故事呢?
兩塊石匾靠得很近,一塊上刻“白雲居”三個大字,隸書。另一塊上面的大字有兩個,因被牆上生命力旺盛的野草遮擋,這兩字識別稍有出入:有的老師覺得是“化(作)機”,有的老師覺得似“仁義”,行楷。
字面意思,大致是與白雲為伴居住的地方。但白雲居這三個字,很是縹緲有意趣。早在唐宋時期,不少詩人就在自己的詩中提到“白雲居”。
比如,唐·陳子昂《酬暉上人夏日林泉》,提到過:聞道白雲居,窈窕青蓮宇。巖泉萬丈流,樹石千年古……
明·李之世《寄張約之讀書白雲山中》:白雲山上白雲居,嫋嫋丹梯萬仞餘。君自磨厓尋勝蹟,何須服食檢方書……
再後來,有文人雅士用“白雲居”做齋號,有的則題聯,提到“白雲居”。
比如,元·楊維楨有朱文長方印:九山白雲居。
“明四家”之一的沈周,曾自題聯“自安清懶性,高掩白雲居”。
明末著名書畫家倪元璐,他的室名堂號,也有白雲居。
到了近代,齊白石老人,號三百石印富翁,擁有數百枚閒章的他,也擁有“白雲居”的鈐印。
當然,說起白雲居,人們印象可能最深刻的,當屬宋代米芾的書法——《白雲居碑帖》。
這碑刻的兩字稍有爭議,暫選更多辨認的“化機”釋義。化機,字面意思,變化的樞機。
唐代,和李白關係很好的吳筠在《步虛詞》中提到:“二氣播萬有,化機無停輪。”
“導遊”妙青:
這裡應該是某些名人的故居,可惜相關文史資料很少。這裡我最喜歡的是“白雲居”這塊石匾,因為居住在附近,所以經常過來欣賞。如果朋友來了,有興趣的,也願意帶著過來參觀。但遺憾的是,白雲居三字的旁邊,其實有三個小字,但離這麼近看,還是看不太清。我給朋友們介紹的時候,缺乏文史資料,不知道石匾原來是在哪,誰人題刻,有什麼故事,很是遺憾。若有知道的人就好了。
重慶市工藝美術行業協會會員甘信榮:
白雲居這一塊石匾,字體是隸書。石質看不太清,難以辨認。匾額的周邊框上還雕飾了花紋。雕刻還是費功夫。白雲居這三個字,若是手工精心雕琢,也需要一天或者兩天,是件不錯的作品。
書法老師楊雲涵:
白雲居這三個字,有北碑的筆法,石匾晚清民國的可能性比較大。
兩塊匾中,我覺得白雲居寫得相對更好。這三個字,看上去好像刻得很簡單,似乎學過幾天篆刻的人都能刻出來一樣。但其實,這三個字刻得不錯,因為傅山曾說——“寧醜毋媚,寧拙毋巧”。
南岸區作協會員毛宇劍:
我去現場看過,這石匾估計是晚清民國的。這裡如果是原建業崗的話,往前推,老地名是“三王廟”。不過,目前能查到的資料很少,所以暫時不確定,後面需多花些時間和精力去查證相關歷史資料。
這些石匾的來歷也暫時不清楚。因為這些石匾,它可能是房主自己寫的、刻的,也可能是定製的,也可能從外地購買運過來作裝飾。這石匾可能是照壁上的,也可能是大門口上的。所以還得多加查證資料。
南岸區政協文化文史和學習委黃璜:
我請教了“南岸活地圖”郭老師,他這樣回覆:白雲居石匾是在社會主義學院內,原建業崗湯公館內小花園裡面的字題刻,旁邊應該還有一組字題刻。建業崗建築群,大約是1920年代前後,湯壺驕與其兄弟(不一定是自家兄弟)三人投資建設的別墅群區,共有老建築約四五處,這字的題刻是在別墅區花園水池石壁內。不過,更具體的需要考查,應該是很有故事的……
在打卡地,有石匾及若干建築石構件,無紀年,又無署名(或看不清),令人難以詳明它的身世。撥開迷霧見雲開,搜尋石匾本身的經歷,挖掘石匾背後的故事,或許更令人著迷。所以將其寫出來,與大家探討,若有更多知情者,還請不吝賜教。
6號線/環線
上新街站2號出入口出,步行幾分鐘即到社會主義學院。
十多味豆花魚
豆花現磨,鯽魚細嫩,秘製湯料裡面加了十多味中藥材。外地遊客都慕名來打卡。
渝錢鬥鬥火鍋
社會主義學院內,皓月樓10樓。主要是此地有無敵江景,非常安逸。
重慶晚報-廂遇記者 楊雪
責 編:張 亞
主 編:羅再芳
總值班:嚴一格
聲明:除原創內容及特別說明之外,推送稿件文字及圖片均來自網絡及各大主流媒體。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認為內容侵權,請聯繫我們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