買買買這件事,我們為什麼願意聽章小蕙的?

買買買這件事,我們為什麼願意聽章小蕙的?

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被稱作李佳琦真正“勁敵”的,是章小蕙。

章小蕙在小紅書的首場直播爆火出圈,熱度衝上6億、比當晚第二名高出5.8億,直播交易額更是突破5000萬元。

這位從小跟著媽媽逛連卡佛、12歲時衣櫃裡就塞滿了香奈兒的真名媛,初次直播,身穿vintage Chanel白色套裝,一頭烏黑長髮披肩,自在溫柔,淡妝優雅,所有關於“老錢”生活的想象,都可以從她的氣質與談吐中得到印證。

作為上世紀90年代就風靡香港的“初代帶貨女王”,如今60歲的章小蕙,又開創了一種直播風格,主打一個“意識流”帶貨。

比起介紹產品的功能,她更注重分享自己的感受,或是娓娓道來一段自己與好物之間的小故事,於是便有了她在直播過程中深情朗誦約翰·鄧恩英文情詩的名場面。

章小蕙的直播間,沒有吵鬧的“上鍊接”叫賣,沒有熱鬧的低價狂歡和砍價戲碼,而是娓娓道來,分享自己與產品之間的故事。

之所以說章小蕙是“真人化的小紅書”,是因為她真的太懂如何分享了。

介紹眼影盤時,她拿出文藝復興時期著名畫家桑德羅·波提切利的傳世畫作《春》來講解,從仙子頭髮的顏色,到樹上掛著的橘子,在章小蕙的口中,都變成了眼影盤中顏色的靈感來源。

她用拋開常規的分享與介紹,顛覆了大家對直播間的認知。帶著半生積累的品位與閱歷,不疾不徐地說出她對於美的想法。

她不強調價格,而是告訴你“時尚也有便宜的,只是你沒有找到而已,我有很多”

她不一味推崇品牌,而是強調“品牌不是第一位,品牌的價值也不是,你的看法是第一位”


即使沒有低價商品引流,大家也願意進入她的直播間,聽她分享美、表達美。她不吝展示自己的戀物之心,分享自己對色彩、藝術的理解與感受,帶著濃烈的情緒感染力,很私人,也很體己,又能帶給觀眾和讀者情緒價值。

她把自己的直播間稱作“玫瑰夢想櫥窗”,稱直播間觀眾為讀者,稱工作人員為編輯。她的直播分享少了許多功利心,多了幾分關於美好生活和儀式感的描繪;而她賣的不僅僅是貨,還有自己十年如一日的品位和生活方式。

擅長講故事的人,自身往往也是一出耐人尋味的故事。章小蕙今日的成名,繞不開她早年傳奇的經歷。

章小蕙出生在香港九龍塘,父親是香港第一代“廣告人”之一,創辦了加拿大中文電視臺,同時也是加拿大《文匯報》的出版人,母親則是名門閨秀。

家境優越的章小蕙被視為“掌上明珠”,從小接受英國貴族教育,初中與父母前往加拿大讀書,後來考入多倫多大學主修美術史,輔修哲學和英國文學,之後又進入紐約時裝學院攻讀時裝買賣和博物館管理碩士。

彼時,在紐約讀書的章小蕙與香港巨星鍾鎮濤在機緣巧合下相識。經歷瞭如夢似幻的熱戀,章小蕙義無反顧地答應了鍾鎮濤的求婚。

1988年,兩人在香港聖德勒撒教堂舉行了盛大婚禮,婚宴耗資300多萬港幣,婚紗由戴安娜王妃的婚紗設計師設計,價值高達13萬港元。

然而這段為人津津樂道的世紀佳緣也難敵現實的白雲蒼狗。

到了上世紀90年代,隨著金融危機爆發,兩人的投資生意損失慘重,甚至揹負起鉅額債務。與破產危機如影隨形的還有婚姻危機,這段感情最終在1999年正式宣告結束。

面對離婚後鋪天蓋地的惡意報道,箇中緣由,情起情落,章小蕙只是淡淡地回答:“線斷了,緣盡了。”

當所有人都以為這朵一直生活在溫室裡的嬌嫩的花註定走向枯萎時,她卻決心要走出一條玫瑰之路。

一切都不得不從頭開始。她先後在《明報週刊》《星島日報》開設專欄,寫稿賺錢,最多的時候要給20個雜誌寫稿,她甚至會在凌晨1點參加完舞會後直奔報社,現場撰寫只剩4小時就要發表的專欄文章。

cr.微博@是你的七妹

後來,她在香港中環創立了個人買手店,獨自還債。即使身負重重壓力,她也依舊保持精緻和體面。這個看似一門心思追求浮華與光鮮的女人,實在活得太清醒。她深知,必須收拾得乾淨漂亮才能打贏仗;她深知,自尊與獨立是愛自己的必經之路。

原本存在於輿論與流言中、一個“拜金”女人的故事,最終憑她不卑不亢的品格,由她親手寫就一篇韻味悠長的精緻散文。

據說,亦舒曾以章小蕙為原型寫下小說《玫瑰的故事》,可無論作家的筆法如何力透紙背,也許都難以真正觸及那份捱過是非對錯的勇氣與清醒。

之所以說章小蕙在小紅書的火是情理之中,是因為她太符合小紅書用戶理想中的女性模樣:歷盡千帆,有錢有閒,依然美麗。

而章小蕙身上散發出來的“老錢”氣質,多半是因為她的審美與品位。

4歲時她就跟隨母親逛連卡佛買洋裝,13歲時獨自一人逛奢侈品店,研究Chanel穿搭。上世紀80年代很多人還不知道愛馬仕,她就已經熟知該如何訂貨。她的好品位是自幼培養起來的,又在後續對文學、藝術、哲學的學習中不斷獲取能量。

審美變現,在她身上很有說服力。

早年開設時尚專欄、創立買手店,她推薦的衣帽服飾,第二天就能在香港爆火,她也因此成了公認的“帶貨鼻祖”,事業蒸蒸日上。

2018年開設公眾號,她用簡潔的文筆,寥寥幾句勾勒出令人嚮往的場景,吸引了大批忠實讀者,多年來積累的種草影響力也在現如今的直播間得到了印證。

她的穿衣風格,既可以用“老錢風”全面概括,同時她也不斷寫下自己對時尚的態度和註腳。

“好劣之別,觸感是最可靠的衡量尺度。”章小蕙的這句話,被拿來當作“老錢風”宣言也不為過。面料、剪裁是真正體現高級質感的地方,不顯山不露水,她的穿衣也能從容散發貴氣。

即使是上世紀八九十年代的穿搭,放到今天來看依舊優雅耐看。不被潮流左右,她的穿衣體現的正是“老錢”的掌控力。

難怪亦舒曾盛讚她:“在香港,我最欣賞章小蕙。她有味道,是時髦潮流以外的一個等級。真奇怪,時下流行什麼,全體與她無關,她自有一套。”

章小蕙曾說:“我的審美,是我的保障,是我個人的財富。”

一路走來,好品位是她安身立命的資本,構成了她從容氣質的底色。內心的框架感穩固,才會由內而外散發對個人審美及風格的強烈自我認同。

往事如風,章小蕙讓自己成為了好品位的象徵,成為永不過時的名牌本身。



結束第一場直播後,章小蕙用“深刻體會我和‘時間’的關係”來形容這場長達6個小時的直播。

沒人比她自己總結得更深刻,也沒人比她自己更清楚地感受時間如何流淌過她的生命。

時間還給她的何止清白,還有別人拿不走也學不來的從容,更把她帶到了該去的地方。

被問到下次什麼時候再直播,她說“花開花落會有時”。

不褪色,不枯萎,章小蕙終於來到了自己的時代。如今,她依舊是盛放的玫瑰,而玫瑰的故事,仍在繼續。

部分圖片來源於網絡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