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內容

中醫認為,“春屬木,與肝相應”,因此養肝成為了春日的養生主旋律。
今天,就給大家推薦“1綠1黑”兩樣食物,它們就是——
春日養肝,必吃這“1綠1黑”!
“綠”菠菜
春日自然要吃春菜了,而在春菜中,菠菜就是不可多得的好滋味。
菠菜,又名波斯菜、赤根菜、鸚鵡菜等,有“營養模範生”的美稱,常吃對人體頗有好處。
中醫認為,菠菜味甘性平,歸肝、胃、大腸經,能滋陰平肝、利腸胃、解熱毒,對於肝陰不足有較好的輔助治療作用。
不僅如此,從營養學的角度來說,菠菜含豐富的類胡蘿蔔素、維生素C、維生素K等,常吃對預防乾眼症、視網膜黃斑病變、白內障有一定好處。
此外,菠菜還富含膳食纖維,可以促進腸道蠕動,利於排便,還能促進胰腺分泌,幫助消化。
也就是說,菠菜不僅有助養肝,還能護眼通便。喜歡吃菠菜的朋友,去菜市場千萬記得買一把回來。
做法:菠菜洗淨焯水後,撈出過涼水備用;花生米炒熟,撈出碾碎。用香油澥開麻醬,加入鹽、醋、芥末油拌勻,和花生碎一起撒在菠菜上即可。
功效:花生炒熟後食用,可以保肝護肝,菠菜有滋陰平肝的作用。二者同吃,護肝養肝的效果更好,關鍵是味道還特棒。
提醒:菠菜中含有較多的草酸,烹調前記得先焯水,這樣能使其中的大部分草酸溶解在水裡。
“黑”桑葚
黑紫色的桑葚,吃起來酸甜可口,同時還兼具一定的養生作用。
中醫認為,桑葚歸心、肝、腎經,有補肝益腎、滋陰補血、潤燥生津的作用,並常用來治療肝腎陰虛所致的相關疾病,如頭暈眼花、耳鳴腰痠、失眠多夢、鬚髮早白等。
《滇南本草》中就有提到,桑葚“益腎臟而固精,久服黑髮明目”。
《隨息居飲食譜》記載,桑葚能“滋肝腎,充血液,祛風溼,健步履,息虛風,清虛火”。
因此,春日想要養肝或是緩解口燥咽乾、盜汗遺精等腎虛症狀,可以適當吃點桑葚或喝點桑葚水。
吃新鮮的桑葚,要選紫黑熟透的,每次20~30顆為宜。但它性質偏寒,因此脾胃虛寒者不宜食用。
桑葚也可以蒸後曬乾入藥,拿它做茶飲、煮粥,也是不錯的選擇。
食材:新鮮桑葚50克(或幹品25克),糯米120克,白糖適量。
做法:桑葚用水浸泡半小時,去柄,洗淨,與糯米同煮為粥,最後加入白糖拌勻即可,每日可食1次。
功效:桑葚與糯米組合,寒熱調和,“性情”溫和。此粥一般人群均可食用,有助滋補肝陰、養血明目,尤其適合肝腎虧虛引起的頭暈眼花、耳鳴腰痠等症。
以上配圖均來源於壹圖網。
-《中國家庭醫生》雜誌社新媒體中心原創出品 –
右下角,您點一個
和“在看”
願你天天睡得香、身體棒!
編輯:魚躍

點個贊點個在看,一起養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