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內容
一天之中zui幸福的事情,大概就是回到家裡能吃到香噴噴的美味。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做飯的朋友都知道,好吃的美味不僅離不開廚藝的精湛,更離不開稱手的刀具。
好的刀具不僅切菜快,夠鋒利,還能做到不粘連,切片薄,當然,做出來的飯也更美味。
不過有的刀看著挺好,買回去發現,切菜倒還說得過去,切肉一言難盡,來來回回磨半天,好幾次都差點切到手!
其實,咱不追求能擁有大廚那樣的技術,對刀有什麼高要求,只需滿足以下幾點,基本就夠家庭日常使用了↓
1、要足夠鋒利,切菜切肉都好使;
2、手柄要好拿,不會滑手;
3、不易生鏽、不易壞,好維護、壽命長。
說到這裡,穎寶向你推薦這把鋒利不鈍,不鏽不沾,耐用好使的「章丘菜刀」。
很多人都知道章丘的鐵鍋,不粘鍋、不生鏽,耐用,我們不少讀者都買過,也是滿滿的好評。
但章丘鐵鍋太過知名,以至於很多人忽略了章丘菜刀,其實同樣使用非遺技藝打造出來的章丘菜刀,品質也十分好!
一把章丘菜刀需要歷經18道嚴苛工序,42個繁雜環節,手工打造,刀刃鋒利、省力稱手、耐磨耐用。
切開的食材,表面都還帶有清晰紋路和汁水,所謂“好刀能留食材鮮”就是這個意思。
刀拿著也很順手,而且不易生鏽、不易斷,十分耐用,正常使用可用個10年以上!
好東西,不便宜,這把章丘菜刀在品牌旗艦店售價要199元。
▼▼
熟悉章丘的人都知道,很早以前是造兵器的,有著大量技術精湛的老鐵匠,是全國知名的鐵匠之鄉。
這把章丘菜刀,來自章丘的孫師傅之手,孫師傅打了20多年的刀,技藝精湛,是家族鑄刀工藝的第六代傳人。
孫師傅介紹說,鑄一把好刀,蕞重要的是原材和工藝,二者缺一不可。
正所謂“好鋼用在刀刃上”,章丘菜刀非優鋼純鐵不得用,要取鐵的韌性與鋼的硬性,只有這樣做出來的刀才足夠鋒利、耐用。
為了提高菜刀品質,鋼材原料是從山東泰山鋼鐵廠專門定製,每一種金屬含量也都是經過精確配比。
但一把好刀的問世,還要經過熟鐵打成毛坯、熟火、開片、剪毛邊、粗開刃、淬火、水磨刃、上把等18道工序。
而這其中大部分工序都是在高溫下進行,這是一個淬火而生的過程。
整個過程中沒有任何測量工具,全靠著老師傅20多年牢記在心的打鐵經驗做出判斷。
就拿淬火環節來說,多一秒鋼火軟會捲刃,少一秒鋼火硬會崩豁,只有不軟不硬才能叫鋼火好,打出的刃具才能既鋒利而又不失強度。
開刃越小,鋒利度就會越好,且手工開刃的刀會比機器開地更鋒利。
這把章丘菜刀採用的就是手工開刃,鋒利無比,用兩個手指頭捏住刀柄,刀刃朝下,拖過紙片,紙片立即被分為兩塊。
使用時,它能像專用切肉刀一樣滑著切肉,不帶筋,不捲刃,連魚肉裡的小骨頭都能處理利索。
手工開刃還有個好處,就是可復磨,哪怕用久了鈍了,磨一磨還會像新刀一樣鋒利,這也讓它十分耐用。
刀柄也是經過精心設計的,帶有輕微弧度,符合人體工學,握上去虎口剛好包住刀柄,握起來手感更舒適。
同時,刀身和刀把都是一體成型,手起刀落,也不怕刀身脫落。
再加上鉚釘+實木的鑲嵌刀柄,握感舒適又耐用,用上幾年也不怕刀柄移位。
孫師傅說,幹活就要仔仔細細,一口鍋至少要錘打36000錘,一把刀也要經過成百上千次的打磨,只有精益求精才對得起自己更對得起顧客。
▼▼
不管原材有多好,工藝有多精湛,用起來好用、順手才是重要的。
章丘菜刀雖然歷史悠久,但也在隨著中國人的烹飪習慣不斷優化、改進。
中餐烹飪前期備菜所需要的切、刮、片、拍等,它樣樣在行。
西紅柿表皮光滑有張力,果肉又極容易切爛,很考驗刀鋒利與否。
章丘菜刀切西紅柿,一刀下去,刀口平整,切口部分沒有被擠爛出汁,只有裡面熟透的瓤自動流出。
如果刀不夠鋒利,刀刃作用在光滑的西紅柿上,受力面積大,還打滑,用力切的同時會把西紅柿果肉壓爛。
“拍”這一用法,非常考驗刀具的韌度,如果硬度有餘而韌度不足,就容易斷。
使用定製鋼材手工鍛打的章丘菜刀,刀胚密度、韌性高。
不管是拍蒜、還是拍黃瓜都是輕輕鬆鬆,不用擔心把刀拍斷。
章丘菜刀切土豆絲,可以看到,因為磨砂減少阻力,下刀更快。
連澱粉高、汁水足的土豆絲也能很快疊至刀背,自動脫落。
▼▼
一把刀好不好用,只有用過的客戶有發言權,翻看一下用戶評論:
雖然章丘菜刀都是純手工鍛打,但每把刀寄出前都會經過嚴格的檢查。
平時也不需要做什麼特殊的保養,只要用完後擦乾刀身上的水分,能很好延長壽命。
雖然菜刀只是一件做菜工具,但一把好用的好刀,真的能讓做飯變成享受。
好東西,不便宜,這把章丘菜刀在品牌旗艦店售價要199元。
一把章丘菜刀,保養得當可以使用10年以上,平均每年下來也就10幾塊錢,所以這個價格還是非常划算的!
▼▼
正宗章丘菜刀,山東濟南(章丘區)直髮,請放心購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