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抑鬱,心情持續低落或煩躁,脆弱敏感,多疑內向,懷疑自己存在的價值,認為別人看不起自己,比較在意別人對自己的看法,易怒喜哭,善嘆息,長嘆氣後則感覺略有好轉,情緒不穩定,有時自言自語,有時大笑有時悲哭,有時認為人生沒有樂趣,有輕生念頭,舌質偏紅,苔薄白,脈象多弦,女性在月經來臨前或正值經期時感到乳房疼痛或痛不可觸,或有痛經,伴腹脹。
食慾減退,食量減少,常有腹脹,噯氣或矢氣後稍減,失眠,難以入睡或入睡後多夢,形體大多偏瘦,對社會環境的適應力較差,面對困難容易放棄,秋冬季節或陰雨天上述症狀加重。
膏方調理-疏肝解鬱膏
【出處】《醫學統旨》。
【組成】柴胡 150g,白芍 200g,川芎 200g,枳殼 200g,陳皮 150g,香附 200g,當歸 200g,茯苓 200g,白朮 150g,炙甘草 100g,薄荷 100g,鬱金 150g,厚朴 150g,大腹皮 150g,玫瑰花 200g,五靈脂 150g,延胡索 150g,黨參 150g,蜂蜜 350mL。
圖:白朮
【加減】易生氣加佛手 200g,入睡困難加合歡花 200g(裝袋包煎)。
【製備】上藥加水煎煮 3 次,濾汁去渣,合併濾液,放置小火上煎煮蒸發濃縮,逐漸使其成稠膏狀,加入炒制過的紅糖,收膏即成。
【服用】取適量膏滋 10~15g,放入杯中,加開水使之充分溶化後服下;也可用溫熱的黃酒將之調勻後服下;或將膏滋含在口中,慢慢溶化,使其藥效充分發揮,此法亦稱“噙化”。每日 2 次,服藥時間在早晚飯後半小時。
氣鬱體質的朋友最需要注意的一點即是情緒的調理,大多抑鬱的人性格都比較內向,因此平時要多與人溝通,負面情緒要及時宣洩,不要總是悶在心裡,多參加集體活動、娛樂活動,心情低落的時候可以看一些喜劇電影或綜藝節目,聽一些音樂會,看一些有意義的演出,不要再看悲劇、社會現實紀錄片等。平時多聽一些節奏歡快、明朗激越的音樂,少聽一些悲悲慼慼、懷古傷今的作品。
飲食上,要少吃寒涼性質的食物例如冰激凌、海鮮、冷飲、水果等,寒凝會導致血瘀,寒邪積聚則陽氣得不到生髮,抑鬱症狀會更加嚴重;也應少吃酸澀收斂之品如烏梅、柑橘、石榴、楊梅、酸棗、檸檬、酸菜、陳醋等,酸澀之品會凝滯氣機,氣機不暢,肝失疏洩,肝木得不到升發,抑鬱則無從緩解。平時可以食用一些辛散溫通、活利血脈的食物,如辣椒、大蔥、洋蔥、玫瑰、葡萄酒、木瓜、秋葵、佛手、香櫞等,但也應適當服用,不可服食太過以致氣機耗散。
氣鬱體質的朋友應該進行一定強度的體育鍛煉,適度發汗,排除體內積累的鬱氣、痰濁;或者是練習瑜伽、氣功、太極,瑜伽和氣功是通導人體氣機一個非常好的方法,它可以幫助人們審視自我、認識自我,不要再與自己較勁,從而達到一種平和的心態。氣鬱體質的朋友還可以藉助中醫的調養方法,例如艾灸、推拿。平時也可自己在家多敲一敲肝膽經,促使肝膽之氣生髮通暢,或是自己點按膻中、太沖、心俞、行間穴,不需要投入太多的精力,也簡便易行,不拘於時間場地。平時應該多參加戶外運動,接觸大自然,大自然是最天然最治癒的寶地,當人身處大自然中,心胸自然開闊,許多心裡放不下的事情、糾纏已久的心結自然也就打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