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內容

來源 | 小椰子專欄(ID:xiaoyezizhuanlan)
最近,各大社交平臺上,有這樣一種新型潮流火了:“白人飯”。
一開始,是有人曬出,自己的白人同事,每天帶來公司吃的午餐。
一片全麥麵包,兩根胡蘿蔔就算對付了一餐,最大的儀式感就是放進飯盒裡。
不吐槽不知道,原來很多人都目睹過,自己身邊白人同事的同款吃法。
一盒看起來索然無味的意大利空心粉,上面淋一勺黃芥末醬就是對午餐最大的尊重。
“同事中午生啃一整顆西藍花,他們都吃得像馬一樣,辦公室微波爐我是唯一一個每天用的人。”
最近大火的短視頻裡,有人更是見識到了白人飯的天花板:
坐火車時看到一個瑞士阿姨,午飯直接掏出了一包生菜一板火腿,再淋點芥末醬就開吃了。
這類看上去食之無味、簡單敷衍、唯一的用處就是維持生命體徵的午餐,卻漸漸成了國內年輕社畜們的仿效對象。
有人每天帶個小飯盒,裝上生的西藍花和紫甘藍,再放點冷凍的雞肉丸,中午到公司加熱一下就算午餐了。
有人帶上一個肉包和兩節香蕉當午餐,並領悟到了白人飯的精髓:
“不餓死就行,不在乎吃什麼。午飯吃得少下午不困,雖然不好吃,但很適合打工。”
有人每天都吃一模一樣的午餐:全麥捲餅包冷凍蔬菜和雞胸肉。
放棄對味道的追求後,新世界的大門就打開了,發現白人飯是真香,每天玩個手機飯就好了。
有人發明出了更適合中國寶寶體質的白人飯:西紅柿配黃瓜。
有人敷衍到極致,午飯漸漸變成了面目可憎的模樣:一杯咖啡,幾片菜葉子,就這麼打發了過去。
網友們無法理解“白人飯”的流行:“我要是這麼吃,一天就能餓暈。”
“吃完急需下午回家煮螺螄粉炒牛河,整個人都空虛了,身體吃飽但是靈魂吃不飽。”
但事實上,白人飯的最大作用,就是吃了下午不犯困,適合打工人馬上進入工作狀態;
而且省事,不需要再浪費額外的時間去洗菜切菜炒菜煮飯,能讓打工人擠壓出更多的休息時間。
就像《黑客帝國》中的那個預言:“不久的將來,食物會變成一種米黃色的無名粘液,來上一點即可提供人體一切所需。”
當效率從手段變為目的,當人被異化成工具,當吃飯僅僅是為了維持生命體徵。
很難評這種愈演愈烈的趨勢,究竟是當下社會誰的勝利。
這屆年輕人,不光流行吃糊弄又無味的“白人飯”,甚至還羨慕起了吃豬食的豬們。
有位生活在農村的博主,每天拍攝下自己煮豬食餵豬的視頻,播放量都特別高。
新鮮的南瓜、馬鈴薯、土豆、紅薯、蘿蔔、西紅柿、綠葉蔬菜……
通通切好扔進大鍋裡,加水,蓋上鍋蓋煮熟,五顏六色很是豐富。
這類視頻的評論區裡,點贊最高的留言往往都是這樣的:
有人直接化身為暴躁小豬,擠開其他小豬,一頭扎進食槽,狂暴進食,被大塊紅薯噎到,遺憾退場。
博主停更一段時間後,每天都有人在評論區裡催更:“不要停更,我們每天都要吃飯的。”
你以為他們是在玩梗開玩笑,但事實上,真的有很多人羨慕豬豬的生活。
“我的豬,除了出欄那天,剩下的每一天都開心。吃熟食,自由活動。”
“我很羨慕他們,沒有壓力,無憂無慮,比我現在天天失眠焦慮好多了。”
難以相信的是,我們生活在這樣一個有北極光、珊瑚礁、雪山、長滿苔蘚的石頭、閃閃發光的瀑布的星球。
上班後,吃著食之無味的白人飯,羨慕吃營養均衡飯菜、自由自在奔跑的豬豬們。
也沒空emo了,也不自怨自艾了,也不無理取鬧了,什麼都顧不上了,就是感覺活著沒什麼意思了。
如果你的工作狀態,已經嚴重擠壓到了你的個人生活空間,並讓你對未來沒有了期待。
卻由於各種原因無法辭職,也許可以瞭解一下【精神離職】這個概念。
這是從國外火到國內的一種新型打工人自救方式,簡單來說,就是:
③工作時間之外不會工作,也不會查看公司發來的消息;
也就是說,在不丟掉工作的前提下,絕對不讓工作佔據私人時間,影響生活情緒。
是啊,誰都想找到一份讓自己快樂、富有激情、有成就感的工作,但並不是每個人都足夠幸運。
“其實無論多麼高大上的工作,時間一長,都會滋生出無聊的感覺。
都會覺得工作不過是一種重複的機械勞動,人生不過片刻的歡愉,片刻的痛苦,剩下的就是似水流年的虛無。
工作也是一樣,高光一刻可遇不可求,成就感就像沙灘上的腳印,海浪一來就沖刷殆盡。
在日復一日看似重複性的勞動中,我們時常會體會到這樣一種虛無感,感受不到意義。
以至於玩世不恭渾渾噩噩,以一種無所謂的態度來看待我們所從事的一切。”
當乏味的工作變成了折磨,升職加薪又成了遙不可及的夢,為了生計和身心健康,他們只能選擇“精神離職”了。
我只希望,身心疲憊的社畜們,除非是真的喜歡吃,否則不要為了省時間,用敷衍的“白人飯”來對付午餐。
之前看過一位卡車司機,即使每天都必須開著車在路上,但依舊不敷衍自己的每一餐。
在駕駛室裡放個電飯煲,炒香豬肉,下點蔬菜和麵條,做一頓美味的滷肉面。
揉麵團,自己做豆沙,包好、擀好,刷上蛋液、撒上芝麻,放進電烤箱裡,變成了香噴噴的烤麵包。
鍋裡放油,炒香雞蛋和米飯,加入焯好水的玉米青豆洋蔥,裝進自己切好的菠蘿裡。
抹上番茄醬撒點芝士碎,放進烤箱裡加熱,就是一碗充滿東南亞風情菠蘿飯。
挖出來的菠蘿不忘倒進高腳杯裡,搗碎加水,給自己做一杯菠蘿汁。
作者簡介:你好呀,我是用獨特視角解讀社會事件的小椰子,個人成長領域作家,b站知名up主,全網粉絲量破100萬,陪你每天一起認知升級。公眾號:小椰子專欄(ID:xiaoyezizhuanlan),歡迎關注。



獅子生活合作聯繫方式:15875245670微信:siw5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