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診系列
舌苔的有無是胃氣的重要標誌。
有胃氣則生,無胃氣則死。
舌苔的有無是胃氣的重要標誌之一。
Part 1
胃氣是什麼?
就是源源不斷的具有滋養作用的生氣,這個氣源自於脾胃。簡單說,就是消化食物的動力。
這個動力需要兩部分的支撐:胃陽,保證水谷腐熟所需溫度;胃陰,也就是胃液、胃酸,好比做米酒需要的水和酵母,是物質基礎。合適的溫度、溼度,再加上動力,才能保證胃正常的受納、腐熟。
Part 2
剝脫苔為何常見於小兒?
古代醫家認為小兒“脾常不足”,“腸胃脆薄,谷氣未充,此脾所不足也。”又云:“兒之初生,脾薄而弱,乳食易傷,故曰脾常不足”。
這裡的“不足”非指病態,而是指小兒脾胃尚未發育完全,胃氣不夠充盈,功能不足,非大人可比。而又生長旺盛,對水谷精微需求量大,脾胃負荷過重,再加上“幼小無知,口腹是貪,父母嬌愛縱其所欲”,所以胃氣容易被飲食所傷。
津液的產生離不開胃的正常運轉, 長此以往,胃陰自然也會不足,在舌頭上的表現就是剝脫苔、少苔。這種情況成年人也不少見,多是從小脾胃功能就不好,家長照顧的一般。
Part 3
胃陰受損的常見症狀
#1
■ 食慾欠佳,吃一點就飽了,喜食酸甜或水果。吃的時候胃沒覺得不適,飯後半小時左右,覺得胃脹痛,好像吃多了。
這是胃陰過少,不能腐化食物的原因。一旦吃一丟丟酸甜的水果,酸甘化陰,相當於增加胃酸,幫助消化,反而覺得舒服。
#2
■ 口不渴,大便乾燥。胃陰不足,腸道的津液亦缺乏,若無大熱消灼,多口乾不多飲。腸道失潤,大便自然偏幹。
#3
■ 外感時剝脫苔會加重。普通人外感都會出現食慾下降,更別說本就胃氣受損之人,對內運轉的力度就更小了,剝脫苔會加重。外感痊癒後,剝脫掉的苔能迅速恢復大半兒。
Part 4
如何預防和養護?
對於這種小朋友,一定要飲食清淡,顧護胃氣,否則後天之本虧虛,成年後體質也會差。如果成年人長期有剝脫苔的,很可能是小時候脾胃功能不好,後天又養護不當造成的。
#1
■“如母壯則乳多而子肥,母弱則乳少而子瘠”,“乳者血所化也,血者水谷之精氣所生,母食熱則乳亦熱,母食冷則乳亦冷。兒傷熱乳則病熱,傷冷乳則病寒”。因此,預防要從哺乳期媽媽開始。
■ 灸完會不會影響哺乳?
答案是:有可能。有時候乳汁也是個排邪渠道,臨床的確遇到灸完當天哺乳,孩子腹瀉的。但兩害相權取其輕,母親如需調理,該怎麼灸就怎麼灸,灸完當天不餵奶就行。
#2
■ 食量應有所節制,不飢不飽,過飽損傷脾胃,過飢供養不足,不利於小兒生長; 常食生冷辛燥肥甘厚膩,寒熱之邪容易停留於胃而影響其正常生理功能。
#3
■ 和小動物一樣,看到什麼東西就用嘴嘗一嘗,是小朋友探索世界的方式,所以飲食習慣的引導也是門學問。
■ 臨床曾見過有中醫粉媽媽,控制飲食嚴格到小朋友失去品嚐不同食物的好奇心,不但胃的功能失常,還出現更難解決的心神問題,身體幾乎停止生長,過猶不及。
Part 5
氣陰兩虛的治療思路
小患者,6歲。
主訴:食慾可,大便長期乾燥,手腳佈滿小裂口,握筆穿鞋疼痛。
#1
■ 看看這舌頭,舌質偏紅,舌前部和舌根部有明顯的兩塊剝脫苔,舌中有塊膩苔。她曾被當成溼疹用單純祛溼的思路治過幾次,不但症狀加重,剝脫苔也更加明顯。
#2
■ 這屬於典型的氣陰兩傷,胃氣受損。
#3
■ 治療思路應該是養胃陰為主(麥冬、玄參等),通便、健脾為輔。用藥兩週後,看看下圖,剝脫處得以填補,膩苔處化掉不少,是不是改善很明顯?症狀也同步好轉,大便不幹了,手腳的裂口在慢慢修復。
#4
■ 好,重點來了,這種舌頭,能艾灸嗎?如果能,灸哪裡呢?
■ 和脾胃相關的穴位,比如中脘一帶、脊中一帶,都可以試試看。但還有一個針對性更強的穴位,就是刷足三里!
part 6
關於足三里
足三里,燥化脾溼,生髮胃氣,是氣陰雙補的不二選擇。早先對於足三里瞭解不深,不夠重視。先看看下面這個案例:
冬天,外感發熱。初期沒有及時治療,正氣又不足驅邪外出,每天晚上低燒38度多,白天渾身痠疼,沒有精神。
就這麼正邪僵持了一週後,主訴:口渴,喝水不解渴,沒食慾,腰痠,晚上低燒淺眠。正邪鬥爭了那麼久,氣消耗光了,陰液肯定有所消耗(這種狀態常見於外感高熱後期)。
嘗試了任脈、督脈的穴位,灸上去挺舒服,但灸完症狀緩解不明顯。實在沒轍了,靈光一閃,請同學幫我試試足三里。
艾條放在足三里的那一刻,我就知道對了。能量很快充滿整個腿部胃經,一直到小腹,然後維持在小腹,無以言表的舒服!跟灸其它穴位的舒服完全不是一個檔次,很快就睡著了。
灸了一個多小時,醒了,最明顯的改變就是滿口津液,口不渴了!誰說艾灸不能滋陰的?第二天,胃口恢復大半,精神好轉許多。正所謂胃氣來複!
這次親身體會,讓我對足三里刮目相看。於是乎此後一段時間,在臨床中大量使用足三里,尤其是這種胃氣不足,傷及胃陰的成人患者,會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至於小兒調理脾胃,一般不灸足三里。有剝脫苔的小朋友,選擇脊中、中脘類穴位,統調脾胃即可,假以時日,胃陰慢慢能補上來。如能配合養胃陰的湯藥,效果則明顯。
END
注意
文中所述調理方法均為專業技能,僅供學習交流之用,非專業醫師勿擅自模仿,如有身體不適請及時就醫。
韓姝
助理醫師
厚朴修習營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