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爆火到「退圈」,他得罪了誰?

下班後,你會選擇去街邊小店吃一碗炒飯,還是來一袋料理包充飢?

2023年作為預製菜大舉擴張的一年,網絡上關於“料理包會代表廚師,街邊小店在未來三年消失”的預言,一直不乏有人討論。

很多人感慨料理包不好吃的同時,還要貸款拉踩一下街邊小店:能夠被取代,一定是因為他們衛生不過關,或者是食材不安全。

對於街邊小店沒有根據的猜測,遠不止於此。


前幾天,有網友留言舉報,要求四川省取締所有樂山炸串。


他給出的舉報理由,則是覺得“油炸食品都是致癌物,建議所有油炸店改賣健康食品”。

最後鬧到樂山市市場監督管理局,都不得不出面進行解釋澄清。


“油炸食品只要所使用的是符合國家標準的原料,按照一定的工藝油炸,食品安全就是有保障的,目前也沒有證據證明油炸食品都是致癌物的說法。”


這場針對街邊小店的“圍獵”才得以落幕。


這樣的惡意,發生在網絡上,不免讓人感到寒心。


殊不知,這種拜高踩低的行為,正在殺死城市的煙火氣。

一場名為正義的圍獵

視頻網站上一位旅行博主爆料,稱自己在雲南怒江景點吃飯時被宰客。


一行四人只點了四條稻花魚,最後結賬時老闆娘竟然要價280塊!


說好35元一斤的魚,做熟後就成了60元一斤,飯菜的味道也是一言難盡。


總之,這個景點附近的小店都是慣會宰客的黑店,能不來就別來。

視頻一出,網絡上對小店老闆娘的謾罵聲不絕於耳。


“村裡吃這一桌,50塊都用不了。這280塊花起來,不怕遭報應啊”


“越是小店越會宰客,東西還又髒又差。”


無數網友在點評軟件上給這家店打負分,還有人給當地防疫站打電話,要求狠狠徹查當地的小店,看看他們衛生是否達標。


在這波“宰客”熱度下,老闆娘成了網暴的眾矢之的,周圍的幾家小吃店也都受大巨大沖擊,生意一落千丈。


正當所有網暴者,為自己的精準打擊和勝利搖旗吶喊時。又有博主選擇去實地探訪,這才讓另一種聲音被報道出來。


看見有人來採訪,老闆娘委屈地流下淚水。

原來網紅口中漫天要價的280元裡,包含的遠不止4條魚。


老闆娘只是民宿的負責人,魚是網紅35元一斤自己買來的。她幫客人加工魚,每斤都只收了25元的加工費。


燒這4斤多的魚,她除了添了不少蔬菜之外,還送了兩個素菜和一大盆紅米飯。飯後又給他們端來了板栗和無花果做零食。


加工魚的時候,全都是明碼標價,寫得清清楚楚。網紅一行人也吃得乾乾淨淨,讚不絕口。


沒想到剛踏出門,就錄了視頻網暴他們。


除了280塊發生了反轉,和當地村民瞭解後得知,這種散養在稻田裡,只吃稻花長大的魚,因為不能人工飼養,又不吃飼料,所以產量低,味道又格外好。


市場售價,普遍一斤都要40塊出頭。而老闆娘做的紅米飯,生米的價格都要10塊一斤,更不要算連吃再帶的兩大盆了。


所以這四人餐280元,人均70元,這真的算貴嗎?

放在一線城市的網紅餐廳裡,或許是超值體驗。


但放在街邊小店,很多人就會覺得是老闆含淚賺了260元。


對小店潑髒水和歧視,成了一些人“高人一等”的身份證明。


還記得武漢糖水爺爺嗎?


每當華燈初上時,武漢街頭總會有一個老人忙碌的身影出現。


這個熱鬧的小攤上,乾淨整齊地擺放著幾個大大的保溫桶。


裡面乘著的是,當天現煮的紅豆湯、綠豆湯、酸梅湯、桂花糊等八種甜品。


攤子前的招牌上寫明,所有糖水一律2元一杯,喝完還可以免費續杯,而且老人孩子喝水不要錢。

這樣的價位,在武漢這座大城市裡,顯然已經是利潤極低了。


而這個價格低廉的糖水小攤,在武漢科技館門口一擺就是17年。


17年裡,無數生活在周邊的孩子在糖水攤上,從上學工作喝到了成家立業。


即便成年後搬離了這裡,走過這裡還不忘來一杯甜絲絲、冰冰涼的糖水來潤潤喉。


除了追憶一下小時候的味道,也為了和糖水爺爺拉一拉家常。

就是這麼充滿人情味的街頭一幕,在2022年夏天被一位路人拍攝下來,發到了網上後,獲得了大量網友的好評。


被這個中國深夜食堂的故事打動之餘,大家也很好奇,2元一杯的糖水,用料這麼足,這樣做生意真的賺錢嗎?


在被問到這個老生常談的問題時,老人樸實地回答道:30多年前,他從河南老家一路輾轉各地討生活,碰了不少釘子,也吃了不少苦。普通人走投無路,口袋沒錢的滋味,他都體會過。後來生活穩定下來,雖然日子依舊不富裕,但就是不好意思把一杯糖水賣太貴。2元續杯的價格,不為了掙錢,就是想給街坊路人行個方便。


老人的言語不多,但卻說了很多人的心裡。


可讓人意料不到的是,視頻大火沒幾天後,這個堅持了17年的糖水小攤,卻在武漢街頭消失了。


原來,一群網絡上的鍵盤俠把糖水攤當作了隨意發洩的出口。


有人質疑衛生不過關,不然不會這麼便宜。


“穿得破破爛爛,東西一定也乾淨不了?”


“這老頭的牙,一看平時就不怎麼刷。他做的東西能喝?”

也有人質疑用料有問題,糖水就是狠貨和科技勾兌的。


“以次充好吧,要麼就是臨期東西猛加香精,喝的就是個化學品”


蜂擁而至的烏合之眾,紛至沓來的網暴留言,讓糖水爺爺和家人不堪其擾。最終他們決定退掉出租房,離開武漢這個傷心地。


可在最後一個拍攝糖水爺爺的視頻裡,分明能看出他租住的出租房雖然面積不大,但處處打掃得乾乾淨淨,煮糖水的用具全也都整整齊齊,食材用料也都非常用心。

但真相已經沒人在乎了,因為鍵盤俠們目的已經達到了。


這樣的例子太多,店小就不配賣那麼貴,衛生一定不過關,路邊攤肯定用差食材…..


從什麼時候開始,街邊小店為廉價低級和low的代名詞。


又是從什麼時候開始,這些小本生意的經營者成為了隨意踐踏的對象。


可他們或許忘了,正是這些上不去檯面的街邊小店,在你最需要的時候,提供了一份城市裡的溫暖。

發生在街邊小店的故事

在網絡上,我們經常能看到這樣,發生在我們身邊的平凡卻不同普通的事情。


年初天氣最寒冷的那幾天,一個衣著單薄的中年男人推開了廣西南寧街邊的一家粉店。


他小心翼翼詢問老闆娘,有沒有能吃的東西,給他一點就好。


老闆娘看他樣子很憔悴,二話不說就給他煮了滿滿一斤粉。


聊天時得知,男子自己從外地來找工作,一連幾天沒有收入,兩個涼饅頭就是一天的口糧。


臨走時,老闆娘告訴他,下頓要是沒著落,還能來店裡吃粉。

同樣暖心的一幕,還發生在哈爾濱的夜晚。


一場大雪過後,小店老闆張先生凌晨打烊時,看到路邊蹲著幾個,通宵清雪的工人在吃盒飯。


看到他們凍得直跺腳,張先生立馬把他們帶回自己店裡,還重新開火給他們做了一盆熱湯。

去年夏天的鄭州,一名女子上身赤裸走進一家小吃店。


從女子臉上的迷茫深情中不難看出,她是一名精神疾病患者。


就在所有人躲著還來不及的情況下,店主沒有怕麻煩也顧不上想太多。她立馬放下手裡的活兒,把她帶到角落,又跑去拿來自己的衣服給她穿上。

這樣微不足道,卻足以打動人心的瞬間,常常在街邊小店裡上演。


過去三年裡,很多小店承擔著風險和成本壓力,慷慨地給出門在外的失業人群,一個免費吃飯的機會。


一些小本經營的飯館,常年擔任著給乞討老人和環衛工人,義務供水熱飯的任務。

這些被攝像頭記錄下來的真實片段,代表的不是一個體,而是千百個街邊小店的縮影。

別抹殺這抹煙火氣

知乎上“你在小餐館或者路邊攤遇到的最感動的事情”的問題裡,我們看到了發生在城市角落裡,少為人知的故事。


有個獨居女孩,深夜痛經到失眠,掙扎著爬起來,想出門吃一碗熱乎的湯麵暖暖肚子。


可排在長長的的隊伍裡,她的肚子已經疼到渾身直冒冷汗了。


看出她這副窘態的小哥,一句“別排了,我給你端過去”和一晚滾燙的牛骨湯。


沒有太多言語上的表達,卻像雪中送炭一樣讓她記到了現在。

也有人在畢業離校的最後一晚,吃上了小吃攤阿姨給她準備的“特別加料”的夜宵。


沒有豐富的配料,所有的祝福都在這一碗餌絲裡展現。

還有人在情緒失控的那一刻,已經顧不上體面,在小吃店的桌子上趴著整整哭了三個小時。


而一旁的老闆娘,只是關上門陪她哭完了一包紙巾後,才留下鼓勵的話:哭吧,哭過之後還要好好生活。

最近大火,經常被人質疑會不會虧錢的東北10元盒飯店。那裡的一粥一飯,除了讓所有人都能吃到飽的大氣之外,也有對同樣是底層人群的關心。


還有那些散落在各個城市街頭,貼著在外免費吃飯的小吃店。給了多少出門在外,前途渺茫的打工人,一份兜底的安全感。

聚攏來是煙火,攤開來是人間。


說不清到底有多少人,曾經在深夜疲憊不堪時,被街邊小店的人和食物撫慰過。


但在知乎的回答裡,大家都不約而同提到了一點:


很多路邊攤小店,總是守候在那裡,看著不起眼,但讓很多人活得更有尊嚴一點。

一個城市的文明不應該體現在餐飲業的門面和裝修上。一個人的修養和格局,更不應該體現在就餐的價位和環境上。


作為最能洞察人性的角落,路邊攤承載了多少人的喜怒哀樂,也解決了多少人溫飽的問題。這些平凡生活的經營者,才是一座城市的人間煙火氣。


對於這些小店來說,只要他們遵紀合法,按規執行就理應得到尊重。


點個「在看」之餘,也在留言處給我們講講你和路邊的小店的故事吧!

11 / Mar / 2023

監製:視覺志

作者:sheryl

微博:視覺志

點擊閱讀原文可以來微博找小視玩呀~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