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覆尿量感染,用此方5劑見效

反覆尿量感染,用此方5劑見效

小編導讀

尿路感染常表現為尿急、尿頻、尿痛,多見於中青年女性。尿路感染看似是個小病,但可能會耽誤不少事,嚴重影響著患者的生活、工作等。解決尿路感染,鄭邦本老師有個方很好用,快來學些下吧。

益氣養陰清淋湯

【組成】北沙參30g,麥冬15g,五味子10g,女貞子15g,墨旱蓮15g,龍膽10g,柴胡15g,黃芩15g。

【用法】水煎服,每日1劑,日服3次。

【功用】益氣養陰,清熱利溼通淋。

【適應證】慢性尿路感染,屬腎氣陰兩虛兼有溼熱者。

【方義】本方中鄭氏生脈湯(北沙參、麥冬、五味子)是邦本先生的經驗方,主要功效為益氣生津,斂陰止汗。二至丸(女貞子、墨旱蓮)出自《醫便》卷一,主要功效為補益肝腎,滋陰止血。兩者配合,共奏益氣滋陰補腎之功;配伍柴胡、黃芩、龍膽草(取龍膽瀉肝湯之意),能清熱除下焦之溼。全方配伍,清熱利溼而不傷陰,祛邪而不伐正。

【加減運用】若溼熱邪氣重者,加白花蛇舌草、白茅根利尿清熱;腎陰不足者,加六味地黃丸滋陰補腎;陰虛火旺者,加知柏地黃丸滋陰瀉火;腎虛小便頻數者,加五子衍宗丸或縮泉丸補腎縮尿。若合併隱血,加石韋、小薊、槐花、白茅根、藕節、阿膠涼血止血;合併水腫,加腎功方(黃芪、黃精、白朮、白茅根)益氣消腫。

醫案

駱某,女,28歲。2016年11月21日初診。

患者反覆尿頻、尿急、尿痛半年餘,多次查尿常規提示白細胞升高,診斷考慮為慢性尿路感染,予以喹諾酮類抗生素治療後症狀好轉,但反覆發作。為求根治,求治於邦本先生。

現症見尿頻,尿急,尿痛,尿灼熱,會陰部潮溼,口乾,口苦,氣短懶言,自覺小腹發冷,舌質紅,苔黃膩,脈弦滑。證屬腎氣陰兩虛,兼下焦溼熱。治以補腎養陰、清熱利溼通淋法,方選益氣養陰清淋湯。

處方:北沙參30g,麥冬15g,五味子10g,女貞子15g,墨旱蓮15g,柴胡15g,黃芩15g,龍膽10g,白茅根30g,白花蛇舌草30g,石韋30g,蒼朮15g,黃柏10g,牛膝15g,薏苡仁30g,烏藥10g,車前草15g,神曲15g。5劑,水煎服,1劑分2日服,每日3次,每次200mL,飯後1小時溫服。

二診(12月2日):患者服藥後,尿頻、尿急、尿痛均有減輕,會陰部潮溼症狀緩解,但見帶下,質稠色黃。於上方中去蒼朮、牛膝、薏苡仁,加大血藤30g,敗醬草30g,土茯苓30g清熱除溼解毒。續方5劑,煎服法同上。

三診(12月9日):上方藥畢,患者諸症緩解約十之七八,現症見大便稍幹。藥已中病,守方不變,於上方去大血藤、敗醬草、土茯苓,加柏子仁15g,火麻仁15g,萊菔子15g,金櫻子15g,潤腸通便兼補腎。5劑,水煎服,1劑分2日服。

四診(12月16日):患者便幹緩解,現症見小便不利,餘未訴特殊不適。於上方去柏子仁、火麻仁、萊菔子,加覆盆子15g,豬苓15g,茯苓15g,金錢草30g,補腎利小便。5劑,水煎服,1劑分2日服。

五診(2017年1月6日):患者諸症皆緩,現症見活動後氣短、乏力,餘無不適。現患者溼熱已除,留有氣虛證候,故於上方加黃芪30g,升麻10g,合補中益氣之意。5劑,水煎服,1劑分2日服。

後患者因他病就診,訴慢性尿路感染症狀未復發。

按:熱淋多與腎、膀胱之功能失調有關。初起以膀胱溼熱氣化不利實證為主,久病入裡,累及腎臟,出現腎氣陰兩虛證候,一虛一實,虛實夾雜,故治療當以標本兼治為準則。

邦本先生認為,該患者之所以反覆發作,是因正氣本虧,邪氣入裡,是故患者腎陰不足為本,外感溼熱邪氣為標。故選用鄭氏生脈湯配合二至丸,益氣滋陰補腎;配合柴胡、黃芩、龍膽草(取龍膽瀉肝湯之意),清熱除溼。二方配伍,利溼而不傷陰,祛邪而不伐正,為本病之主方。

因患者下焦溼熱重濁,故加白花蛇舌草、白茅根、石韋、車前草、四妙散(蒼朮、黃柏、牛膝、薏苡仁)走下焦而加強清熱燥溼之功。後期患者溼熱解除,但遺留腎虛證候,故配伍覆盆子、金櫻子等補腎之品。

邦本先生治療該類疾病,強調兩點:第一,大劑量柴胡有清熱利溼之功,故治療慢性尿路感染時,常用劑量為15g;若取其昇陽舉陷之功,5g即有效果;若取疏肝解鬱之效,常用劑量為10g。第二,對虛實夾雜者,應補虛洩實並用,標本同治,故獲良效。

名醫經驗集

 

《鄭邦本醫集》

點進封面進入悅醫家·中醫書院購書

掃碼免費試讀

本書分為文為基礎醫為樓、學術淵源及學術思想、讀典心語、臨證一得、經驗方藥、醫案實錄、尊師敬賢、薪火傳承8個部分。其中讀典心悟輯錄文論11篇;臨證一得輯錄文論15篇;經驗方藥包括經驗方劑12首和成方合用18組,常用經驗藥物10味、蟲藥4味及蟲藥藥對4組;醫案實錄收錄臨床驗案112則,內容涵蓋內外婦兒等諸科,尤以治內科、婦科病見長;尊師敬賢輯錄文論6篇;薪火傳承輯錄文論5篇。

猛戳圖片,查看好書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