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明朝,茶葉是印鈔機!


01

實際上,不止在明朝
唐、宋、清、民國,
茶葉都是印鈔機!
絕對是卡脖子商品
別稱:“ 茶馬法 ” 、 “ 榷茶制 ” 、 “ 茶引制” …


02

松岡布之孫,始自中國輸入茶葉。
“回絕入朝,始驅馬市茶”。
——《新唐書.隱逸傳》
這是茶馬交易的開始。
“私膏音玉三犯,皆三百斤,乃論死。長行群旅,茶雖少皆死”。
唐宣宗 《稅茶法十二條》


03

“掌握榷茶之利,以佐邦用,凡市馬於西番,率以茶易之”。
——《宋史職官志》

宋初在四川和陝西等地設立茶馬司,專門從事茶馬交易,規定’陝民茶,不準百姓私自交易,盡賣入官”。
宋初統治者勢強盛,就表現為茶貴馬賤,北宋神宗時一馱茶可換一匹最好的駿馬
宋弱就另一個價格了,南宋孝宗時便躍到十馱茶換一匹馬。
宋代用茶葉交換馬匹的數量,每年在一萬匹左右,最高年分達二萬多匹,對充實軍備起到很大作用。


04

帶茶苗和茶籽過二郎山,傳入康藏,都斬頭。包括買誤買生茶籽的人。
因為茶葉太值錢了,120斤茶葉,能換一匹上等好馬。不恰當的比喻,現在120斤普通黑茶能換一輛豪車嗎?
朱元璋女婿騎馬都尉歐陽倫出使西域,挾帶私茶,被逼自殺。
永樂六年令:“各關把關頭目軍士,務設法巡捕,不許透漏私茶出境,若有私販,拿獲到官,將犯人與把關頭目,各凌遲處死,家遷化外,貨物入官”。

“律例絲茶出境與關隘失察者,並凌遲處死。蓋西睡藩邊,切莫諸番,番人持茶為生,故以嚴法以禁之,易馬之酬之,制番人之死命,壯中國之藩籬,斷匈奴之左臂,非常法論也”。
——《明史 食貨志》


05


交多少錢,買多少茶,茶和引得隨時帶著隨時對,數目不對重則殺頭。
茶賣出後,要把原領的引向官府繳銷。
偽造茶引者斬,家產充公。
茶農私自賣茶者打六十棍,價款充公。
夾帶私茶出境者,押發充軍。


06
民國

成立“康藏茶葉公司”,低價購物,高價賣出。
結果英國人從印度把茶葉生產的和中國長一個樣,賺了一筆大的。初步統計,英仿製和冒貼我國邊銷茶招牌銷入西藏的茶葉一年達20萬斤。


07

邊疆人為啥一定要喝茶?
還真是缺不了
一個是農業極為不發達,吃肉要靠茶解油膩
一個是茶多酚能刺激口腔的唾液分泌,有生津丘渴的作用,為最理想飲料。
最後一個是補充維生素。
於是,茶葉成結婚聘禮,絕對硬通貨。
結婚、生娃,湯色要是紅豔,喪事湯色要暗淡。

“西藏婚姻,得以茶葉、衣服、牛羊肉若干為聘焉。”
——《西藏圖考》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