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的6、7月份,正大量上市的的新鮮茄子成了餐桌上的常見菜。應季的茄子新鮮、便宜又好吃,營養價值也很豐富。
中醫認為,茄子性寒,有清熱活血、寬腸通便的功效,對於消腫止痛、止血消炎以及治療心血管疾病等有一定療效。
現代醫學研究認為茄子富含蛋白質、膳食纖維、多種維生素和礦物質元素。它特殊的鹼類成分還可以起到輔助降低膽固醇、預防心腦血管疾病的作用,對中老年人有非常好的養生價值。
茄子含有一般蔬菜少有的維生素P,每100克茄子中約含有750毫克的維生素P。這種物質能增強毛細血管的彈性,降低毛細血管的脆性及滲透性,有助於防止血管硬化,使心血管保持正常的功能,對高血壓、心腦血管疾病的防治有益處。
茄子含有豐富的花青素,它有很強的清除自由基的能力,能降低身體的炎症反應,同時還具有保護血管壁、修復受損血管的作用,對於預防心血管疾病以及心臟的保護都有很大的幫助。
茄子也是個富含鉀元素的食材,每100克的它鉀含量142毫克,比夏天的黃瓜更高。天氣熱起來後,適當增加攝入鉀有助於降壓,從而對心腦血管健康有益。
茄子中還含有皂苷,是血管裡壞膽固醇的“搬運工”,能預防膽固醇在血管壁沉積和動脈硬化,有利於降脂。
中醫認為茄子能清熱通便,緩解腸燥。它的膳食纖維含量也很高,食用後有助於促進腸胃蠕動有寬腸通便的作用。還能預防消化不良,有防治胃病、養胃護胃的功效。
茄子富含磷、鈣、鉀等微量元素和膽鹼、胡蘆巴鹼、B族維生素等多種營養素,可以滋養神經。
茄子中的花青素可以促進視網膜中的視紫紅質再生成,而視紫紅質是保證正常視力的關鍵物質。還能提高視力敏感性,緩解眼疲勞,中老年人建議多吃。
茄子的抗氧化能力在常見蔬菜中排名前十,它的皮和肉中含有多種抗氧化物質,如維生素E、花青素等,能幫助清除體內的自由基,減少細胞的氧化損傷,延緩衰老,常吃有助於肌膚保持彈性,細膩潤澤。
茄子最健康的吃法就是蒸,這樣可以最大程度地保留茄子中的營養成分。
蒜蓉蒸茄子
將帶皮的茄子切成條狀或塊狀,入鍋大火蒸熟,放入碗中,加入自己喜歡的調味料,如蒜泥、香菜、橄欖油、香油、生抽、蠔油等,略微攪拌即可。
茄子拌洋蔥
做法:
①將茄子切成兩半,撒鹽醃製5分鐘,然後放入蒸鍋中蒸6分鐘左右取出,把茄肉撕成小塊;
②洋蔥切成碎末,下鍋旺火炒15秒,倒在茄子上;
③另起一鍋,加入3勺醬油、1勺米醋、小半勺糖、少許香油,待料汁濃稠後淋在洋蔥及茄子上,拌勻後即可食用。
1、如何防止茄子吸油
醃製法:將茄子切成自己想要的形狀,撒上少許鹽後用手揉搓,幾分鐘後茄子就會滲出水分。將瀝乾水後的茄子放入鍋裡炒,可以大大減少油的使用量,炒制過程中也不需要再另放鹽了。
焯水法:炒茄子之前先把它放進沸水中焯至半熟狀態,然後再入鍋炒制,也可以減少油的攝入。
另外,茄子皮最好不要削。茄子的保健功效離不開茄皮內的花青素,如果吃茄子的時候把皮去掉,那效果將大大削弱。
而除了花青素之外,茄子皮中還有很高濃度的果膠和類黃酮類物質,所以茄子帶皮一起吃,對心血管會更有益。
2、挑選法寶
一看顏色:看外觀和色澤,通常顏色鮮豔、有光澤的茄子相對較新鮮。
二看果實連接處:可以看茄子萼片(把端)和果實連接的部位,通常會有淺白色或略帶淡綠色的一圈淺色環帶。比較寬或明顯的,相對較新鮮。
三摸手感:可以通過摸手感來判斷,軟硬適中、輕微觸壓表面能復原的,說明茄子果肉組織水分保持較好,相對較新鮮。
另外,長茄子水分含量相對要高一些,更容易炒爛,可以蒸著吃、烤著吃或者做成涼拌茄泥,口感都不錯。圓茄子的質地偏硬一些,適合燉著吃或者炒著吃,做紅燒茄子的口感也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