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管齊下
九年後,由普利茲克獎得主弗蘭克·蓋裡(Frank Gehry)設計的畢爾巴鄂古根海姆博物館在與之同名的西班牙小鎮拔地而起,直接將一座戰後奄奄一息、經濟滯後的城市“盤活”了,被廣泛稱為“畢爾巴鄂效應”(Bilbao Effect)——指通過文化藝術帶動經濟發展。
藝術機構的分館也常被稱作“衛星博物館”(Satellite Museum)——依賴於主館的運營與策展團隊,並從其長期或短期借展品。而以上兩座頂級博物館在20世紀末的大膽舉動,無疑為後來者打造了兩份經典模板。一種是立足本國,旨在促進地區性的藝術文化發展;另一種則隨著全球化進程,走向國際、打響名號。
跟著這一趨勢,“藝術寶庫”盧浮宮同時創辦了這兩類分館。2012年,其在距巴黎北部200公里的城市朗斯(Lens)建立新場館;2017年,盧浮宮阿布扎比博物館在阿聯酋盛大開幕,成為兩國間文化交流的矚目時刻,而這一合作的總金額為令人咋舌的13億美元。如此“壕”氣十足,讓人不禁發問,為何這麼貴?
盧浮宮阿布扎比博物館內部
首先,一大開支在於修建場館本身,尤其是由知名建築師設計並新建場館,如普利茲克獎得主讓·努維爾(Jean Nouvel)設計的盧浮宮阿布扎比博物館共花費1.08億美元;畢爾巴鄂古根海姆博物館的造價為8900萬美元,在20世紀末可謂高企。
盧浮宮阿布扎比博物館內部
其次,運營、借展品等則是另一大支出。如盧浮宮阿布扎比博物館可從主館以及另外13座法國博物館借作品15年,費用高達7.47億美元。同時,財大氣粗的阿聯酋政府為了“盧浮宮”這一冠名,還額外花費5.25億美元,冠名期限為30.5年。此外,將作品運到國外分館,運輸與人力成本也十分高昂。種種費用相加,這一巨大開銷真的能“回本”嗎?
盧浮宮阿布扎比博物館內部展廳
因地、因人而異
對於這一問題,需要站在博物館、當地政府與觀眾三方的角度來考慮,不能一概而論。首先,對博物館而言,這無疑是件“名利雙收”的好事。第一,這些項目背後通常由政府出資,博物館的成本較小,只需要借出作品、安排團隊協助即可。
巴黎蓬皮杜中心
第二,無論在本國或他國開設分館,都是進一步擴大場館“品牌影響力”的絕佳機會,尤其是主館因故關閉時,其分館依然可以代其“刷存在感”。
2021年6月,巴黎蓬皮杜中心就宣佈計劃在美國澤西城(Jersey City)開設分館,將一座廢棄工業建築改造為美術館,預計於2024年開放;今年,蓬皮杜中心與韓華文化基金會簽署合作協議,將在韓國首爾63大廈建立分館,開幕時間暫定為2025年。而其主館將在今年閉館翻修。雖然這並不是開設分館的決定性因素,但無疑是一種契機。
將被改造成蓬皮杜中心澤西城分館的建築外觀
2010年,蓬皮杜中心在法國東北部城市麥茨(Metz)開設的分館正式對外開放,由日本建築師坂茂(Shigeru Ban)設計,建築耗資6933萬歐元。
第三,這些頂級博物館通常館藏十分龐大,對公眾展出的僅為其中一小部分。如盧浮宮在2019年的藏品量約為61.6萬件,而對外展出的僅為3.5萬件。開設分館則能增加藏品流動性,讓那些常年放在倉庫的作品“重見天日”,被更多元化背景的觀眾看到,這也是體現博物館與藝術品價值的重要方式。
2023年初,故宮博物院北院區正式破土動工,此分館將位於北京海淀區西北旺鎮。
不過,這一點對國內藝術機構而言則略有不同,尤其是民營美術館,如尤倫斯當代藝術中心、龍美術館等。在國內不同城市開設分館,可通過巡展的形式觸及更多觀眾,實現“一展多城”展出,從而增加門票收入、建立品牌效應。
UCCA Edge,尤倫斯當代藝術中心上海分館。
當然,對於跨國開設分館的博物館,挑選作品時則更需要注意文化差異。比如中東地區是否能接受裸體題材的繪畫與雕塑、基督教主題的作品能否展出,這些作品會不會冒犯到當地觀眾,都是需要考慮的問題。
其次,對當地政府而言,開設美術館則需要承擔一定的風險,也需考慮更多因素。盧浮宮朗斯分館通常被視作受“畢爾巴鄂效應”的影響,因為兩座城市的情況類似——第二產業一蹶不振、失業率高、經濟衰退……
不過,政府修建分館的初衷並非為了重振經濟,而更多是出於政治與社會原因——將其作為一項社會福利措施,推動地區性文化公平,轉變當地以礦業聞名的城市形象。因此,該館的首要目標不是吸引國際遊客——而是當地人,這也是其開館第一年門票免費的直接原因。
據統計,其18%的觀眾是工人階層(遠高於法國博物館的平均值6%),65%為當地或周圍區域居民,84%為法國人。除第一年的參觀人數達到87萬人次外,之後平均約50萬人,是法國參觀人數第三的地方性博物館。
從這個層面來說,盧浮宮朗斯分館無疑是成功且值得的。雖然政府目的各有不同,但前期具有長遠目光的城市規劃、充分考慮“人”的需求無疑至關重要。
維多利亞與艾爾伯特博物館鄧迪分館(V&A Dundee),位於蘇格蘭,由日本建築師隈研吾設計。
最後,對觀眾而言,開設分館值不值得則分歧較大、標準不同。有的觀眾看重建築第一眼感受,比如V&A鄧迪分館建成後被當地人形容為“無聊”“醜”,儘管《泰晤士報》將其列為年度最值得參觀的建築之一;有的觀眾對藝術並不感興趣,比如對盧浮宮朗斯分館,部分當地人認為這是“紆尊降貴”的行為,並不能解決經濟與歷史遺留問題。而對於藝術愛好者來說,可以就近看到德拉克洛瓦等名家傑作則是一件令人興奮的事。
歐仁·德拉克洛瓦(Eugène Delacroix)代表作《自由引導人民》(La Liberté guidant le peuple)在盧浮宮朗斯分館展出,引發觀眾紛紛圍觀欣賞。
因此,博物館斥巨資開設分館是否值得,這個問題背後涉及多方視角,無法以單一角度得出結論。但有一點可以確定,隨著越來越多的分館走近地方與國際觀眾,這種類似“市場下沉”的做法讓豐富多元的展覽不再只是一線城市的獨享福利,參觀博物館、參與文藝活動逐漸走進人們的日常生活,成為一種生活方式,而不再是精英專屬。如果有世界級博物館在你所在城市開分館,你會贊同還是反對?歡迎留言分享看法。
編輯、文 張劍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