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話養生:燻艾草、佩香囊、五毒月的由來(附語音)

端午話養生:燻艾草、佩香囊、五毒月的由來(附語音)
↑點擊上方卡片關注我↑

【本篇是:中醫彭鑫博士端午話養生系列講座之一】

聽眾朋友們,大家好,我是中醫彭鑫博士。今天我們講解的主題是端午話養生之一:艾草養生。
 
在我國眾多的傳統節日當中,端午節可以說是與中國傳統文化和中醫藥文化關係最為密切的一個節日。在這一天有很多民間習俗。比如門前、窗前要懸掛艾葉。出門的時候要佩戴用艾葉等中草藥製作而成的香囊。在這一天還要燻艾灸,在古代還有一個習俗喝雄黃酒,還有古人的賽龍舟,吃粽子等一系列的民間習俗。在這些習俗裡,有一味中草藥與端午節關係非常密切,那就是艾草。
 
民間有句諺語叫做“清明插柳,端午插艾”。為什麼艾草在端午節這麼受歡迎?我們先看一下艾草的歷史。在《孟子·離婁》裡講“今之慾王者,猶七年之病,求三年之艾也”。《莊子》裡記載“越人燻之以艾”。(請關注微信:pengxinboshi)什麼意思?就是在古代治病的時候,尤其是治難治的病,比如七年之病,這時候要求三年之艾,也就是陳放三年艾葉、艾絨。越人指的是越國的人,經常燻之以艾,用艾草來燻。燻艾草在古人的記載裡是可以預防瘟疫,可以辟邪。在這裡引申出來一個傳說,就是艾葉可以辟邪的傳說。
 
    關於艾葉的傳說   
 
因為在古時候,保管和傳遞火種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工作。什麼比較容易燃燒?古人在生活中發現,所有植物當中的艾是最容易燃燒的,而且艾有一個特點是氣味芳香,辛溫走竄,可以溫通血脈等等,還有一系列的非常好的治病功效。因此保管火種的人,每年都要在端午節前後,也就是艾葉生長的最茂盛、最旺盛的時期,他要上山採摘大量的艾葉,把它曬乾之後,掛在自己家牆上,晾乾之後,再製作成艾絨。(請關注微信:pengxinboshi)以前我講艾灸系列課程裡面專門講過,艾葉採好之後,還要進行晾曬,晾曬好之後再進行捶打,把這些碎葉去掉,把艾絨留下來。把艾絨做好了之後,用來取火和保存、傳遞火種之用。
 
有一次瘟疫來襲,大面積的流行性的瘟疫。保管火種的人,他們家住的那個村子裡的人,都因為感染瘟疫而死。但是保管火種的人,他們全家卻安然無恙。甚至他家的鄰居,也逃脫了這種災難。於是人們就發現艾葉是可以辟邪的。由此逐漸演變成,端午節要在門前掛艾葉的習俗。這個習俗來源於什麼?來源於對艾草這種植物的認知,還有對它功效的肯定。所以這就是端午節與養生相關的,艾草習俗的來源。
    艾葉的功效   
在中醫的典籍裡有很多內容都記載了艾草的功效。比如我們熟知的東漢“醫聖”張仲景的著作《傷寒雜病論》裡就有膠艾湯和柏葉湯,這兩個處方里都用到艾草。明代醫家李時珍《本草綱目》裡,治療疾病的驗方中有52個驗方里都用到艾草。(請關注微信:pengxinboshi)《本草綱目》裡記載艾草的功效:“艾以葉入藥,性溫、味苦、無毒、純陽之性、通十二經,具回陽、理氣血、逐溼寒、止血安胎等功效,亦常用於針灸。”它說艾草味苦、性溫、無毒、屬於純陽之性。因為屬於純陽之性,所以它能通十二經、回陽救逆、調理氣血、祛寒溼、止血、安胎等功效。這是明代醫家李時珍的記載。
 
艾在清朝宮廷裡應用也非常廣泛。在我們現在查到的清宮醫案裡,艾葉出現的頻次非常高。清宮醫案裡記載,在光緒34年,御醫就用蘄艾等藥物粉碎,或者搓軟,用綾絹製成6寸寬的腰帶繫於腰間,治療光緒皇帝的腰胯疼痛,用此來補充湯藥之所不及。(請關注微信:pengxinboshi)這位御醫就用蘄艾,湖北蘄春縣所產的艾,給它粉碎,搓軟之後,用綾絹,像綢子一樣,非常細的布料把它包好,做成6寸寬的腰帶,把它系在光緒皇帝的腰間,治療光緒皇帝的腰胯疼痛。所以古人經常把艾草作為一種外用和內服的草藥來應用。
 
艾也是一種非常好的食物。在廣東東江地區,當地人在冬季和春季,採摘鮮嫩的艾草葉子和葉芽做蔬菜來食用。艾的食物屬性和藥用價值,決定了它是非常受歡迎的,因此在古代應用非常廣泛。這幾年,尤其是從2000年之後,艾灸在人民群眾之間流行的非常廣泛。好多老百姓也喜歡在家裡自己燻艾灸,補充身體的陽氣、祛寒溼。
 
艾草的作用是什麼?艾草的作用,我們根據古代醫家的文獻資料,給大家總結出來主要有以下幾個功效,第一個是活血行氣,第二個是祛溼散寒,第三個是溫通經絡,第四個是回陽救逆,第五個是防病保健,第六者是駐顏美容,這六大功效。我之前講課裡也都有,在這裡就不一一贅述了。大家可以看相關的文章鏈接來了解這方面內容。
    燻艾草   
端午節前後,因為氣溫逐漸升高,雨水也越來越多,尤其是江南地區,現在應該正值梅雨季節。梅雨季節會持續很長時間。這種地理環境潮溼,萬物生長的茂盛,因此導致蚊蟲、螞蟻等的各種小蟲子滋生。(請關注微信:pengxinboshi)我們都知道蚊蟲滋生,就帶有傳染病,所以瘟疫在這個時期容易發作流行。這個時期,尤其是在南方梅雨季節,潮溼天氣的這種地區是傳染病和皮膚病的一個高發時期。因為這個地方的溼和熱重,蚊蟲增多,所以這個時候傳染病、皮膚病、溼疹等這一系列的問題就高發。
 
既然高發,用什麼對治?我們知道艾葉性屬溫,氣味芳香,它有多種功效,其中就有溫熱之性,可以散寒止痛、祛溼止癢。尤其適用於一些溼性、寒性的疼痛和皮膚病,效果非常好。剛才講的這個時期的皮膚病是因為溼所引起的,艾草本身就有祛溼的功效,所以我們就可以點燃艾柱或者艾條,燻患有溼疹的皮膚,有很好的療愈作用。
 
同時它可以溫經散寒、通暢氣血,所以艾灸還可以治療一些寒性疼痛,比如腹痛、痛經、關節痛、頸椎病、腰椎病、膝關節和肘關節疼痛都可以用。口服湯劑主要用來溫經散寒。外用方法有艾灸,或者外敷,或者泡洗,或者煮水外洗都有很好的作用。如果是皮膚病,我們可以煮艾葉水,外洗皮膚。同樣也可以用艾灸,用艾條來燻皮膚溼疹的部位。(請關注微信:pengxinboshi)在臨床上檢索CNKI科技文獻裡,有大量的用艾灸治療溼疹的報道,都是運用艾草陽性的作用,都非常有效果。因此,古人就用艾葉、艾草來防病治病。民間就用艾葉燻蒸的方法,把艾草點燃之後,來驅蚊、防蟲,因此防止疾病的傳播。
 
有的用艾葉懸掛在門窗前,用芳香的味道來驅蚊、驅蟲。有的是把艾葉製作成香囊佩戴在身上,以辟邪防病。還有的人,每年把艾柱或者艾條或者艾絨買回家之後,把艾絨點燃,燻蒸每個房間,讓每個房間瀰漫著一股芳香濃郁的艾灸味道。燻蒸之後,打開門窗晾一晾,就會發現夏天的蚊蟲、蒼蠅等各種小蟲就非常少。同時還可以避免這些蟲子叮咬身體,這就是艾灸的功效。
 
一個是直接用艾葉,把它放在門口,另外一個就是直接點燃艾葉來燻。古典文學名著《紅樓夢》裡就有把艾草點燃之後來燻蒸房間的描述。現代可以不用點燃艾葉,可以直接買艾柱,我們有一些好朋友就用小艾柱,點燃之後,放在小碟子裡或者小碗裡,放在房間燻了之後,一個艾柱燻完,二三十分鐘,整個房間瀰漫著一股清香的味道。這個時候,再打開門窗通通風,此時整個房間裡還遺留著香氣,這樣就能起到相應的效果。
 
    佩戴香囊   
艾葉是一種非常芳香的植物,所以在古代也把它用作製作香囊的原材料。香囊在古代也叫做荷包。一般都是用比較高級的布料做好,裡邊有個香囊膽,放上芳香的中草藥或香料,是非常雅緻的一個民間的習俗,用來佩戴在身上。所以香囊最早的含義是為了健康。(請關注微信:pengxinboshi)在古代,人們經常以艾草作為主要原料,把它做成粉末,同時配合上如石菖蒲、白芷、蒼朮、藿香、佩蘭、甘松等中草藥,也統一打成粗末,放在內膽裡,裝好了之後,整體的味道就有一股芳香,而且有闢穢化溼的功效。
 
清朝時候人們把它佩戴在身體上,古人是經常佩在腰間。現在可以把它放在車裡,掛在家裡的門上,或放在臥室的床頭。這股清香,一方面可以安神定志,對睡眠很有好處。同時這股芳香之氣還可以驅蚊,可以辟邪。所謂的辟邪、驅蚊還有避穢,這都是古人的名詞,所謂的“邪”指的是什麼?就是邪氣,就是指的不正之氣。用此來防病治病,就如《黃帝內經》中所講的“正氣存內,邪不可幹”。辟邪的邪,其實指的邪氣,邪氣就是指的病氣,容易導致人身體出現問題的外來邪氣,這就叫做“邪”。
 
香囊恰恰就可以達到扶助身體正氣,祛除邪氣,化除溼氣,排除濁氣,芳香避穢,扶正祛邪這樣的目的。所以古人為什麼要在端午節佩戴香囊,就是這個原理。他是利用艾草、石菖蒲、藿香、佩蘭有芳香闢穢的功效。同時還可以化溼,可以散寒,還可以安神的這樣一些藥物。把它製作好之後,佩戴身上就可以達到《黃帝內經》裡面講的:“正氣存內,邪不可幹”的功效。
 
香囊在中國的歷史上非常悠久,一開始是作為一種飾物佩戴在身上。到了後期,香囊主要發展為寓意是祝福吉祥,同時還增添了養生保健,防病治病的功效。尤其是在近代和現代,香囊大多數都是為了養生保健,延年益壽,寓意吉祥如意的含義。這都體現了中醫學裡所謂的“天人相應”的一種哲學思想。
 
中國古人認為人與天地是相應的,所謂的“天”指的是大自然,“人”指的是人體。大自然中的陰陽交感之氣,在端午節前後是非常強烈的,今年比較特殊,往年在端午節前後,大多數都是芒種到夏至之間。(請關注微信:pengxinboshi)這個節氣正好是天地之間陰陽二氣交感變動最劇烈的時期,所以這個時期大自然出現了陰陽二氣的劇烈的交感和變化。人體也出現了劇烈的交感和變化。在這個時期,尤其是在芒種到夏至這段時期,人就容易上火,火瘀住就會變成毒,這個毒就是來源於此。
    五毒月的由來   
很多人問我,他說:“彭博士,五毒月有沒有科學道理?”大家一定要理解五毒月所謂的毒指的是什麼意思?其實指的就是火熱之邪。古人經常把毒和熱合在一起,熱憋在身體裡出不來,到處亂竄,就變成毒。熱憋在身體裡疏洩不出來,到皮膚上就變成溼疹,這就是熱毒性溼疹。到眼睛上,眼睛紅腫,這就是目赤,肝中的火毒。到牙上,就是口中之火毒。到後腦勺、後背發出癰疽來,這就是癰疽之火毒,這都屬於毒。
 
從中醫的眼光看來,陽氣要是舒解不了,憋在裡邊就容易變成毒。中醫治療的方法叫做清熱解毒,大家注意這個詞非常好,熱清掉,毒不是滅了,而是解掉。不是說清熱滅毒,不是說清熱打擊毒,或者是清熱消滅毒。(請關注微信:pengxinboshi)這個詞是清熱解毒,解是什麼意思?就是解開。比如之前打了一個結,給解開了,打結的繩子還是好繩子,千萬不要用剪刀把這個結給剪掉,那就不是中醫的思路了。
 
中醫的思路是化解這個矛盾,所以中國古代的詞叫解毒,就是解開。比如身體裡有陽氣瘀滯,所導致的火憋在那裡,成了毒。中醫的思路就是把火疏通,散開。散的同時還要清火,平衡這股熱的能量,所以叫做清熱。同時疏解陽氣,不讓它憋著,疏導開,就像大禹治水一樣,不是四處堵這個水,而是四處的疏導。疏導之後,陽氣通了,毒就解了。
 
李時珍為什麼說艾葉通行十二經,他說艾葉是純陽之性,通十二經。為什麼他這樣說?這句話其實很重要。艾葉為什麼能去毒?實際它最重要的作用就是通十二經。艾葉,無論是煮水外洗,還是點著了燻,還是直接做艾灸,或者泡浴等。(請關注微信:pengxinboshi)艾葉還有一個最重要的功效,大家一定不要忽略了,就是它的溫通之力特別強,通身體經絡的能力特別強。艾葉點著,無論是燻也好,洗也好,還是蒸也好。總之艾葉能幫助身體把瘀滯的陽氣疏通開,只要疏通開,不憋在那裡,毒就解了,所以這就是解毒的作用。
 
所以很多人就覺的,端午節這個時期有很多毒火,我們不能再火上加火,再用艾灸了。其實很多人對於火的理解,或者對毒的理解就流於膚淺。毒和火,大家想一想,本身都是你身體裡的能量,都是好東西。為什麼變成毒和火?說白了就是憋那了。艾草為什麼能治?艾灸為什麼能疏通?就是因為艾草有這個功效,它是所有藥物裡溫通經絡最強的一個藥,中醫學裡三百六十多種藥裡邊,艾草是溫通之力最強的。所以古人就在所有的中草藥裡選了這味藥,作為艾灸的原材料。
 
大家想一想,為什麼不選其它的藥做原材料?那麼多樹葉,那麼多樹枝。中草藥大多數都是植物性藥物,裡邊有樹枝、樹葉、樹莖的草藥非常多。為什麼只選擇艾作為艾灸的原材料?為什麼不選擇其它的樹枝,比如桑樹枝,為什麼不選?桑葉為什麼不選?金銀花為什麼不選?這麼多中草藥為什麼不選?就是因為其它的藥都不具備艾葉所具備的溫通之性。(請關注微信:pengxinboshi)所以大家理解了艾草,就能理解端午節,就能理解五毒月,毒的來源是什麼。這裡面就蘊含著非常豐富的中醫學理念,還有《黃帝內經》中“天人相應”的思想。
 
好了,今天的課就講到這裡,謝謝大家的收聽,我們下次課再見。(未完待續)
本篇是:中醫彭鑫博士端午話養生系列講座之一。
免責聲明:本文為健康知識分享。文中所涉及的藥物、藥方、針灸以及其他各種治療和養生方法,請在專業醫師指導下應用,切勿自行應用。如因不當使用所產生的問題,概不負責。
版權聲明:本文作者彭鑫,本文為原創文章,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引用。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並保留相關法律權利)
推薦閱讀

關注「中醫彭鑫博士工作室」公眾微信號,回覆數字 2023,查看熱門閱讀集結 .

[附語音]中醫彭鑫博士講解《艾灸養生》系列課程

[附語音]彭博士講《二十四節氣養生》

[附語音]彭博士講《黃帝內經》系列精華篇

[國新辦]中醫學博士彭鑫:中西醫終極的結合點就在臨床一線

[清華大學]彭鑫博士公益講座——彭祖養生思想的現代啟示

[視頻]八段錦全集養生功法—彭博士送您一份大禮

[視頻]漩渦匯聚能量:升清降濁走圈法

[視頻]彭鑫博士座客央視——如何給寶寶捏脊

[精品文章]“冬至”一陽生,正確的養生方法是這樣的

[精品文章]偏方到底能不能吃?

[精品文章]大德必得其壽:心胸豁達是養生第一理念

中醫彭鑫博士工作室

微信公眾平臺:pengxinboshi

官網:www.pengxinboshi.com

新浪微博:@中醫彭鑫博士

騰訊微博:@中醫彭鑫博士

彭鑫博士門診預約及講座邀請方式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