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中醫年過八十,但無著作,我跟師多年,現介紹其治“高熱”經驗點滴

老中醫年過八十,但無著作,我跟師多年,現介紹其治“高熱”經驗點滴

中醫書友會
第3554期
每天一期,陪伴中醫人成長

I導讀王遠明老中醫治療的這兩個高熱病案,著眼點在於“風”,正如老中醫所言“風減則火勢折銳,風平則驚厥悉除,熱勢可平矣”,“用全蟲、鉤藤祛上煽之風,牡蠣潛鎮浮越之陽,風熄而熱奚不平哉!”真是臨床實踐之言。你在臨床上用過此文介紹的經驗嗎?歡迎留言區討論。(編輯/居業)


點擊文章底部右下角【點贊】【在看】
建立深度閱讀(友誼)關係

王遠明老中醫治高熱的經驗
作者/陳通桂
我縣王遠明老中醫年過八旬,積60餘年臨床經驗,尤以內、兒科獨具風格,聲著於川西汶江一帶,然無著述。筆者隨其學習共事多年,對他的經驗稍有所悟,茲錄其治高熱的經驗點滴,僅介紹二案:
  • 案例一:
1966年仲春,一老嫗患結核病併發慢性支氣管炎,曾用青、鏈黴素、四環素、雷米封等常規治療數月效果不顯。
證見:咳嗽氣喘,每日上午各發熱一次,體溫39℃,面頰潮紅,心煩口渴,喜冷飲,盜汗、骨蒸,脈細數,苔薄黃而幹,舌質紅赤,頭暈,煩不思食,少氣懶言,倦怠神疲。
餘診為氣陰兩虛之證先以生脈散合竹葉石膏湯服兩劑,心煩口渴稍減,食慾漸復,精神稍好轉。
然每日仍發熱如前,骨蒸盜汗不減,餘思王冰言:“寒之不寒,當責無水”。故給知柏八味丸兩劑,不效,又換秦艽鱉甲散合六味地黃丸加麥冬、五味,服兩劑仍不效而邀王老師會診
王師乃於秦艽鱉甲散加味處方上再加全蟲三隻(茶洗)、牡蠣5錢、鉤藤一兩,囑進兩劑。一劑熱勢平熄,二劑諸證均好轉。後又進數劑痊癒出院。
餘問方義,王老曰:


“寒之不寒當責無水,滋水仍不效者,當責有風。今用全蟲、鉤藤祛上煽之風,牡蠣潛鎮浮越之陽,風熄而熱奚不平哉!”

  • 案例二:
1977年8月門診見一小兒,6歲,高熱、驚厥、時時抽搐,體溫39.5舌紅口乾,脈數,煩躁,嘔吐不食,神志昏迷。
因邀王老師會診,王師診視後說:“此乃暑厥,類似暍病”。
處方

全蟲一隻(茶洗),僵蟲2克,鉤藤10克,石膏20克,朴硝6克,酒軍4克,麝香三釐,白芍6克,知母10克,甘草1克。


除麝香外,餘藥煎服,頻頻喂之,麝香分三次納藥汁服之。連服三次。

下午,患兒神志清醒體溫降至37.8℃,王老又於方中減去麝香,喊其再服2劑。旬日之內又兩診,患兒康復。
餘問王老:“暍病或厥,用大承氣湯為釜底抽薪法,折何用全蟲、鉤藤、僵蟲?”
曰:“風減則火勢折銳,風平則驚厥悉除,熱勢可平矣。"

推薦閱讀

集錦 | 小兒高熱有沒有簡便退熱法?(等)
重用地骨皮,治久久不退低熱或高熱,屢有殊功

版權聲明
•文章來自《四川中醫(1983年)》丨作者/陳通桂丨薦稿/王雅倩丨校對/孫昱、姜春顏編輯/居業、十三
本文版權歸權利人所有。僅供學習交流,請勿隨意試藥。

下載【靈蘭中醫app】免費學習

近200本中醫古籍

近7000篇中醫好文

戳此下載靈蘭中醫app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