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說“老破小”難賣,我們“老舊大”更賣不掉

“都說‘老破小’很難賣,我們這種市中心三室兩廳兩衛的‘老舊大’更賣不掉!”一大早,房東劉先生就坐在武林廣場附近一家鏈家房產門店,拉著中介殷殷叮囑,“文案我想好了,九宮格照片也配齊了,到時你朋友圈幫我多發兩次,讓你同事也給我轉發,我很誠心要賣的。”

“這幾個月都睡不好,為了賣房子,原先的租客不給他續租了,房租也沒了。結果幾個月下來連看房的人都很少。”柳先生叫苦,自己的房子位於武林商圈,總價一降再降了,怎麼還是無人問津?

“老舊大”的尷尬

1個月內“0帶看”,3年降價200多萬

“這不是個別現象。”西湖區文二路附近一家中介門店曹店長打開後臺給我們看,西溪河東小區有多套3室或以上面積較大的住宅,近15天的帶看量都是“0”。“後臺系統只展示15天,實際上這些房子至少1-2個月內都是‘0帶看’。”小區對應的學區還是杭州頂級公辦小學學軍小學,但也無法燃起購房者的熱情。

老小區翠苑,105-172方的大戶型集中在翠苑三區和五區,帶看量一樣每月都是“0”或“1”。僅一套在近15天內帶看4次,因為在同類房源裡單價排前三低,樓層高、視野好、帶電梯。但哪怕擁有這麼多優點,“相親”也未能成功,依舊待字閨中。

“有套勝利新村2樓的房源,面積約80方,在那一片小區裡也算‘老舊大’了。”黃龍商圈一位資深中介說,這套房源掛牌3年多了,2019年掛的價格是680萬,“錯過了最佳賣房時間,到現在價格已經下調到450萬,降了200多萬,還是沒有意向客戶。”

“莫干山路上的梅苑閣小區,總共5幢房子,我印象中,2021年賣掉過一套,之後到現在沒成交過。”主營市中心老小區買賣的中介小呂說。

“老舊大”不但讓房東心痛,連中介都“哀嚎”。“現在看這類房源的客戶太少了,我們也不敢過於推薦,拿得出這個總價,搖新房‘不香’嗎?”

買家想著打7-8折

房東想著不能“虧本割肉”

綜合中介們的說法,當下房東心態和購房者心態差距很大,雙方觀望、僵持很久了。不光指“老舊大”,也適用於整個二手房市場。

房東們的心態是,期待杭州亞運會後杭州樓市會好起來。因為錯過了之前的價格高點,心理上接受不了現在購房者的還價,覺得這樣賣就是“虧本割肉”,心有不甘。

而購房者們目前的預期,差不多要在房東掛牌價的基礎上再打個7折或8折,否則很難下定決心,生怕自己買虧了。

這邊,房東不認為杭州二手房市場的掛牌量會嚴重影響房價,也等待政府出臺政策紅利;另一邊,伴隨學區的淡化,老小區購買群體在不斷減少,購買意願在不斷減弱。

誰會為“老舊大”買單?

“其實‘老舊大’和‘老破小’,都面臨著房齡老、戶型過時、沒有物業(或者物業比較弱)、小區停車難、租戶多、學區優勢日漸下降……因此房子本身價值迴歸是在所難免的。”一位就職於杭州知名房企的地產營銷人士分析。

但“老舊大”面臨的挑戰更大:“老破小”因為總價低,受到一些剛需家庭或老年人群體喜歡;而“老舊大”面對的是改善人群。“限價之下,越來越多的人會首選搖號新房,或品質更好的次新房。對於老房子要麼不考慮,要麼非常苛刻地挑揀性價比。”

他認為,房東往往會陷入一個誤區:覺得當下二手房市場不好,導致“老舊大”賣不好。“實際上,‘老舊大’就算在二手房市場火熱的情況下,也不是高溢價房源的主力;在市場低迷時期,卻是首當其衝的‘特價品’‘滯銷品’。”

我們採訪了主城區近10位中介,他們普遍認為,未來,這個群體可能願意為“老舊大”買單:工作在老城區,家裡有老人,有多個小孩,需要置換大一點的房子,同時又不想更換生活圈子。

他們在各方面想要便利的基礎上,若碰到理想的價位,會考慮老城區的“老舊大”房源,“其他恐怕很少會有客戶考慮了。”

選擇“老舊大”

最好兼顧這些要素

如果你想“撿漏”老舊大,我們收集了十多位業內人士的選房建議,希望幫你更好地判斷:

1.選擇物業相對好的小區,可以把老小區的硬件維護得更好,吸引更多自住的人。同時在社區服務方面也可以有更好的支持。

2.選擇要麼有景觀要麼有空間的“老舊大”。比如露臺、花園,可以有更好的居住感受。

3.電梯很重要。隨著業主的年齡增長,或者家中有老人,對電梯會越來越看重。如果沒有電梯,哪怕老小區頂躍也沒有競爭力。

4.儘量買純粹的大戶型小區。一般購買大戶型的業主消費力都不錯,對物業、小區維護等各方面的要求也比較高,即便小區上了“年紀”,依舊不會放鬆“保養”。

橙柿互動·都市快報記者 陸丹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