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上方卡片關注我↑
【本篇是:彭博士講《黃帝內經》系列(附語音)-精華篇-之八百二十。(更多精彩內容持續更新中……)】
“病在肝,愈在夏,夏不愈,甚於秋,秋不死,持於冬,起於春,禁當風。肝病者,愈在丙丁,丙丁不愈,加於庚辛,庚辛不死,持於壬癸,起於甲乙。肝病者,平旦慧,下晡甚,夜半靜。肝欲散,急食辛以散之,用辛補之,酸瀉之。”——《黃帝內經·臟氣法時論》
(接前文)我們在臨床中也會遇到這種肝病,其實現在的患者當中,你在門診上遇到一進門就皺著眉的,臉色有點發黃。然後一摸脈的脈特別弦,然後一伸舌頭來,舌頭兩邊都有粘液,還有一些齒痕,然後再聽他說兩句話,你就覺得這個人心情比較壓抑,這是最多的,還有的人是焦慮,壓力大也肝鬱,現代社會,尤其是快節奏的,一線城市這種患者就越來越多,我們在臨床上也會遇到,這時候你一方面得給他養五臟,一般來講,肝鬱的人,肝氣鬱了,會橫犯脾土,脾氣也不足,你要給他補上脾胃,用四君子湯補脾胃,四君子湯裡邊又有白朮,你又擔心壅滯,這時候你可以少佐以柴胡。
《黃帝內經》講的叫做“急食辛以散之”,辛味藥,比如防風、荊芥、蘇葉,你嘗一嘗,你就會發現有一點辣,這就是辛味,辣就是辛,咱說辣跟辣椒的辣不一樣,這個辣是有點往外散的感覺,所以在這個時候得用上一點防風、荊芥、蘇葉、白芷,這些藥散一散,而且這些藥都有一點香味,香味能養脾胃。(請關注微信:pengxinboshi)你再加點柴胡疏肝,有火的話加一點黃芩,不能太多了,黃芩一多了之後,脾胃又受不了,所以這個方開好了之後,有的患者是食慾不好,這時候加點焦三仙、陳皮行行氣,醒一醒脾胃,有的患者一吃點涼東西還拉肚子,但是同時他還有火。
你看這個門診上,他就是真正的臨床,你就會發現跟課本相差甚遠,課本就是虛是虛,實是實,瘀是瘀,通是通,都不一樣,在門診上你就會發現有的人吃點涼東西還拉肚子,同時他還牙疼,眼睛還上火,你說這兩個矛盾是不是集中在一個人身上?(請關注微信:pengxinboshi)你要給他用清火的藥,用太多了,胃不行,你給他養了胃之後,上面還上了火,這種情況下你就得詳細辨證,就得根據這個人的火到底是實火還是虛火,如果是虛火需要用一些比較輕柔的藥給它清火氣,同時還得養肝,可以用點白芍、白菊花比較輕柔的,如果是這個人是個實火,實火嘴裡邊特別苦,口氣重,還有反酸燒心,就知道這可能胃裡邊也有火氣,你可能就會用上黃芩、黃連,用瀉心湯的思路。
張仲景為什麼是醫聖呢?因為他創了很多種治療法則,也就是說在漢朝的時候,仲景所遇到的這些患者就已經是寒熱錯雜了,就剛才我說的,上面牙還上著火,舌頭尖還上著火,嘴裡還有味,還反酸燒心,這是都是火氣,但並不妨害這個人拉肚子,吃點涼東西胃寒,腳涼,這是中焦和下焦都有寒氣,張仲景用半夏瀉心湯,用甘草瀉心湯,這些瀉心湯系列,小柴胡湯裡邊有柴胡、黃芩,有黃芩清火,但是人家還有生薑、人參,還有補元氣的,還有補脾胃的,溫胃的。
所以咱們一定要明白,真正的門診,在臨床上,這個患者比較複雜,你要是給他用上清上焦火的同時,根據他的情況,如果需要加乾薑就加乾薑,如果需要加炮姜就加炮姜,需要加高良薑就加高良薑,姜也有區別,但也有的人是適合用生薑。生薑咱們都知道,生薑實際上放到藥鍋裡煮完了之後,生薑就變成熟姜了,所以咱們在學經典的時候,既要傳承經典,既要守正,又要與時俱進的時代化,跟現在的患者的具體情況合拍,有的患者適合用生薑,需要辛散一下,有的人需要用乾薑,有的人需要用炮姜,還有的人需要用炮姜炭,這都是有區別的。(請關注微信:pengxinboshi)還有的人適適合用高良薑,尤其是子宮特別寒的女孩,這時候用上良姜,再加上一點香附,她就舒服了。(未完待續)
學了彭鑫博士今天講的課程之後,相信您對《黃帝內經》有了更加深入的理解,最後做一個答題互動,測一下您的學習成果。
本篇是:彭博士講《黃帝內經》系列(附語音)-精華篇-之八百二十。(更多精彩內容持續更新中……)
免責聲明:本文為健康知識分享。文中所涉及的藥物、藥方、針灸以及其他各種治療和養生方法,請在專業醫師指導下應用,切勿自行應用。如因不當使用所產生的問題,概不負責。
版權聲明:本文作者彭鑫,本文為原創文章,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引用。
關注「中醫彭鑫博士工作室」公眾微信號,回覆數字 2023,查看熱門閱讀集結 .
[附語音]中醫彭鑫博士講解《艾灸養生》系列課程
[附語音]彭博士講《二十四節氣養生》
[附語音]彭博士講《黃帝內經》系列精華篇
[國新辦]中醫學博士彭鑫:中西醫終極的結合點就在臨床一線
[清華大學]彭鑫博士公益講座——彭祖養生思想的現代啟示
[視頻]八段錦全集養生功法—彭博士送您一份大禮
[視頻]漩渦匯聚能量:升清降濁走圈法
[視頻]彭鑫博士座客央視——如何給寶寶捏脊
[精品文章]“冬至”一陽生,正確的養生方法是這樣的
[精品文章]偏方到底能不能吃?
[精品文章]大德必得其壽:心胸豁達是養生第一理念
中醫彭鑫博士工作室
微信公眾平臺:pengxinboshi

官網:www.pengxinboshi.com
新浪微博:@中醫彭鑫博士
騰訊微博:@中醫彭鑫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