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頭沉胸悶、關節沉重?西紅柿+它吃,健脾胃、消水腫,頭腦更清晰~

夏天頭沉胸悶、關節沉重?西紅柿+它吃,健脾胃、消水腫,頭腦更清晰~

3個動作 護膝法

85歲老人,關節好的秘訣↓↓↓

專家教您一套不花錢的護膝法

簡單3個動作,一練就不疼!

點擊下圖,關注公眾號“養身廚房”

後臺回覆“護膝”,即可領取!

養生美食主持陳賽邀請您一起關注廚房健康~

今天帶來6種祛溼藥材,包括:

赤小豆、玉米鬚、白扁豆、薏仁、藿香、佩蘭

這些藥材祛溼功效大不同

您吃錯了,可能更傷身

溼熱、寒溼又有什麼區別?

對應的祛溼食材又有哪些?

小廚帶來有祛溼功效的疙瘩湯和手抓餅

到底如何製作?趕快了解一下吧!

零失敗疙瘩湯

祛溼

點擊視頻查看詳細做法和專家講解△

主要食材

麵粉 西紅柿 番茄醬

烹飪步驟

1

做疙瘩

礦泉水瓶蓋扎一個小孔。然後將礦泉水瓶裡裝滿水,讓水從小孔往下滴在麵粉裡。最後不停攪拌麵粉,使其形成大小均勻的疙瘩,靜置3-5分鐘。

2

煸炒

西紅柿切丁,將蔥花、西紅柿煸炒,加入番茄醬。加入玉米鬚水煮沸,調味僅需鹽、胡椒粉、醬油。

3

煮湯

然後將疙瘩少量多次撒進西紅柿湯裡,最後淋上蛋液,煮熟後即可。

知識點

張晉 西苑醫院治未病中心主任

溼氣重症狀

頭沉、胸悶、關節沉重、四肢水腫

3種祛溼方法

1、健脾化溼:脾虛後會出現水溼內停,通過健脾來化溼

2、芳香化溼:芳香味可以醒脾,促進脾胃功能

3、淡滲利溼:通過利水、利小便的方法,使水溼排出體外

6種食材的不同祛溼功效

溼氣困於頭,頭身困重,需芳香化溼

藿香+佩蘭,芳香醒脾,清利頭目

溼氣在中焦脾胃,食慾不振,需要健脾化溼

白扁豆+薏仁,健脾化溼

溼氣困於關節,下肢水腫,需淡滲利溼

赤小豆+玉米鬚,淡滲利溼

祛溼水

玉米鬚水,適合腿腫、關節沉重等溼氣症狀

百搭手抓餅

祛溼

點擊視頻查看詳細做法和專家講解△

主要食材

麵糰 蔬菜 香辛料 蔥花

烹飪步驟

1

自制五香粉

花椒、桂皮、丁香、砂仁、草果小火煸香,用石臼搗碎成粉末。

2

處理麵糰

300克麵粉、3克鹽、180克溫熱水和成半發麵麵糰,加入50克熟油揉搓後餳發30分鐘。麵糰擀成圓面片,然後將油酥、五香粉、蔥花均勻撒在面片上。也可以將馬齒莧焯水切碎撒在面片上,做兩種餡料的手抓餅。

油酥的做法:熱油澆在麵粉上,攪拌均勻晾涼

張晉 西苑醫院治未病中心主任

馬齒莧,祛溼熱

五香粉,祛寒溼

3

做餅

圓面片一半捲成筒狀,一半切成小長條。然後將小長條擰成小“麻花”狀,裹在筒狀面片外面。再按壓成餅。

4

煎制

將餅放入鍋中煎至兩面金黃即可。

知識點

張晉 西苑醫院治未病中心主任

祛溼食材清單

溼熱症狀:口乾口苦、頭面出油、易生痤瘡、手足心容易出汗,舌苔黃膩、偏紅

祛溼熱食材:冬瓜、萵筍、鴨肉、荷葉、黃瓜、苦瓜、芡實、綠豆、絲瓜、葫蘆、鯽魚、玉米鬚、馬齒莧、茭白等

寒溼症狀:口淡不渴,喜歡吃熱食,面色萎黃、精神疲憊,手腳容易發冷,舌體胖大有齒痕、舌苔白喉

祛寒溼食材:砂仁、肉桂、生薑、花椒、羊肉、丁香、草果、刀豆、小茴香等

《養生廚房》邀請資深中醫康復師
教您幾個夏季養生小動作
每天練一練,收穫大健康
點擊預約直播↓↓↓

Scroll to Top